资源简介 3.3 海水的运动———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前导学【知识速递】1.波浪的类型、成因及影响四要素 波峰、_______、波高、波长常见 类型 风浪 由风力形成,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风速越大,浪高越_______,能量越_______海啸 海底_______、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的海水的_______风暴潮 在_______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的急剧升降,即风暴潮。当强风与海水涨潮同时发生,海水水位暴涨,风暴潮来势倍增。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能发生成因 风力作用、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等影响 塑造海岸地貌;重要的_______;影响海上作战、船只航行、海洋环境与渔业作业;海啸、风暴潮会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等2.潮汐(1)定义: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_______作用下所产生的_______性涨落的现象。人类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这是潮汐的名称的由来。【释义】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的最_______,落得最_______。(2)大潮、小潮的成因①太阳、月球和地球大致处在_______上时,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叠加在一起,形成_______。②当月球、地球连线与太阳、地球连线形成_______时,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小,海面的涨落差距就小,形成_______(3)潮汐的规律①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_______次海水涨落.②一月中,大潮和小潮各出现两次。大潮出现在_______和_______的时候,即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小潮出现在上弦和下弦月,即农历初七、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前后。3.暖流和寒流分类 概念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举例流向 水温暖流 从____流向_____ 比到达海域温度____ _______ 西欧_______气候的形成;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寒流 从____流向____ 比到达海域温度____ _______ 澳大利亚西海岸_______环境的形成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类型 影响 实例海洋生物 (形成大渔场) _______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纽芬兰、北海道、北海等渔场_______,冷海水上泛,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_______海洋污染 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水污染范围 ——海洋航运 顺洋流航行速度_______,逆洋流航行速度_______;寒暖流交汇处多_______,不利于航行;洋流带来冰山,威胁海运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重难扩展练】1.海浪、潮汐和洋流的比较比较项目 波浪 潮汐 洋流形成因素 风力、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 月球和太阳引力 盛行风、海水密度差异、地转偏向力、陆地轮廓等时间 无周期性 具有周期性 常年分布 普遍 普遍 有规律地分布在大洋表层方向 多随风向变化而变化 海水定时涨落 常年沿一定方向稳定地流动【练1】海水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海水运动不仅输送水和能量,还促进了海洋生态的物质循环,并影响着全球的天气和气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浪、海啸、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三种主要形式B.海啸是风浪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能量C.潮汐是海水在日月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海水涨落现象D.早晨的海水上涨称为潮,晚上的海水回落称为汐(2)下列海水运动与其能量来源组合正确的组是( )A.潮汐——密度差异 B.风浪——太阳辐射C.海啸——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D.洋流——海底地震和火山活动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项目 影响 举例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低纬度海区水温不会持续上升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暖流流经海区气候比较湿润,寒流流经海区气候比较干燥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热带海域寒流流经地区,寒暖流交汇区形成海雾 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洋流携带北极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 拉布拉多寒流常携带冰山【练2】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洋流( )A.①③均是暖流 B.②④均是寒流C.①是暖流,③是寒流 D.②是寒流,④是暖流(2)受图示洋流影响( )A.①沿岸地区降水增多 B.②周边海域出现浓雾C.③附近海水温度升高 D.④周边海域存在渔场【习题演练】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下图为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南、北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等值线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风速 B.洋流 C.海岸线走向 D.海水深度2.目前波浪能开发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 )A.稳定性差 B.资金缺乏 C.生态破坏严重 D.市场需求不足阅读下列描述海水运动的诗句,据此完成问题。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②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徐凝《观浙江涛》3.诗句①中描述的是(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暴潮4.诗句②中描述的现象,其主要动力来源是( )A.盛行风 B.太阳辐射 C.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D.海底地震读下图,回答完成下面小题。5.图二中洋流与图一中洋流方向性质一致的是( )A.①一甲 B.②—乙 C.①—乙 D.②一甲6.关于图二洋流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使沿岸荒漠景观向高纬度延伸 B.②带来南极冰川,威胁航海安全C.①使向北航行的游轮节省燃料 D.②洋流流经海区有世界著名渔场下图示意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7.甲渔场的成因主要为( )A.上升补偿流 B.径流入海 C.寒暖流交汇 D.人工养殖8.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M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渔场之一,主要生产鳕鱼、沙丁鱼等。(1)说明图中M海域渔场的成因。(2)某国一艘轮船正沿图中航线自北向南航行,分析洋流对该轮船航行的影响。(3)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沙漠分布面积较广的原因。答案以及解析【知识速递】1.波谷;高;大;地震;波动;强风;海洋能源2.(1)引潮力;周期;高;低(2)同一直线;大潮;直角;小潮(3)两;朔;望3.低纬;高纬;高;增温增湿;海洋性;高纬;低纬;低;降温减湿;荒漠4.寒暖流;北海道;上升流;秘鲁渔场;快;慢;海雾【重难扩展练】【练1】(1)答案:C解析:海浪、潮汐、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三种主要形式,A错误;海啸是海浪一种形式,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B错误;晚上的海水上涨称为汐,D错误;潮汐是海水在天体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海水涨落现象,以月球引力为主,太阳引力为辅,C正确。故选C。(2)答案:B解析:潮汐能量来源是天体引力,A错误;风浪是风引起的,风是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形成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B正确;海啸是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滑坡导致的,C错误;洋流是盛行风、密度差等因素形成的,D错误。故选B。【练2】(1)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①为加利福尼亚寒流,②为拉布拉多寒流,③为墨西哥湾暖流,④为南赤道暖流的一部分。由此可知,D正确,A、B、C错误。故选D。(2)答案:C解析:①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寒流降温减湿,降水减少,A错误;②附近地区有拉布拉多寒流经过,一般情况下寒暖流交汇海域或者海气温差较大的海域易出现浓雾,该海域仅有寒流经过且附近海域纬度高、气温低,不易出现浓雾,B错误;③为墨西哥湾暖流,暖流对流经地区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C正确;④周边海域仅有暖流经过,不易形成渔场,D错误。故选C。【习题演练】1.答案:D解析:北部海域大陆架宽、浅,海底摩擦作用较大,波浪能密度较小;南部海域水深,海底摩擦作用小,波浪能密度较大,D正确。故选D。2.答案:A解析:波浪能是由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它实质上是吸收了风能而形成的。它是海洋能源中能量最不稳定的一种能源,不利于大规模开发,A正确。故选A。3.答案:A解析:“水何谱谱”描述的是海水波涛激荡,“洪波涌起”描述的是风力引起的风浪。故诗句①中描述的是海浪,A正确,B、C、D错误。故选A。4.答案:C解析:诗句②中“钱塘郭里看潮人”描述的是钱塘江观潮的人多。故其现象应是钱塘江大潮。潮汐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地球与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引力所引起的,钱塘江大潮的主要动力应为月球和太阳的引力,C正确;盛行风和太阳辐射,都不是其主要的动力,钱塘江大潮与海底地震无关,A、B、D错误。故选C。5.答案:B解析:据图可判读出,甲为北半球寒流,乙为南半球暖流,①为南半球寒流,②为南半球暖流。图二中②洋流与图一中乙洋流相对应,B正确,D错误;①洋流不与甲乙对应,A、C错误。故选B。6.答案:C解析:①洋流为南半球寒流,可以使的沿岸荒漠景观向低纬延伸,A错误;②为暖流,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不会挟带冰川,B错误;向北航行与①洋流流向一致,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C正确;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会形成比较大的渔场,在②附近没有寒暖流交汇和上升补偿流,不会形成大的渔场,D错误。故选C。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甲处位于南美洲东部沿岸,为纽芬兰渔场,由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在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交汇而形成,C正确,A、B、D错误。故选C。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据图判断,图中①为巴西暖流,②为墨西哥湾暖流,③为北大西洋暖流,④为加那利寒流,因此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的①②③,A正确。故选A。9.答案:(1)该海域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沿海地带的表层海水被吹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底层大量的营养盐类物质被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养分,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生长,鱼类饵料丰富,利于渔场形成。(2)受(本格拉)寒流降温作用影响,沿岸多海雾,能见度较低,影响轮船的航行安全;(本格拉)寒流流向(自南往北流)影响船只速度,轮船航速减慢导致轮船能耗增加等。(3)沿海地区地处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影响,降水稀少,地表干旱严重;受来自大陆干燥的东南信风影响空气干燥水汽较少;沿岸(本格拉)寒流的减湿作用明显,干旱加剧导致沿海地区沙漠广布。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海城位于非洲西南部地区,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该洋流为上升补偿流,将深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有利于渔场形成。(2)洋流对该轮船航行的影响,一方面从流向角度分析,另一方面从洋流使海雾形成,导致能见度低的角度分析。(3)沿海地区沙漠分布面积较广的原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洋流等角度分析。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