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3.2 直面我国的环境问题(练习)一、选择题:1.当前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B.土地荒漠化和气候变暖C.“三废”问题 D.赤潮问题2.下列事件反映了环境污染问题的是( )①我国西北地区的沙尘暴严重 ②酸雨蔓延,德国黑森林被毁③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④日本水俣病事件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37%。水土流失属于( )A.生态环境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大气污染4.“满城尽是黄金沙”,致使沙尘天气肆虐的因素可能有( )①生态破坏 ②过度放牧 ③环境污染 ④土地荒漠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我国每年因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 000亿元。这说明( )①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②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③我国必须把保护环境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④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6.在嘉兴某开发区有这样一条标语:“既要金色,又要绿色”,为此我们要协调好的是( )A.控制人口与节约资源的关系 B.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C.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的关系 D.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关系7.“我们的家园怎么了?”2010年我国北涝南旱西地震,自然灾害不断发生,这与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有关。这启示我们应该( )①协调好人与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的关系②遵循自然规律,力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③只注重经济发展速度④依靠科技,战胜一切自然灾害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8.目前,全国日排污水量已接近1.3亿吨,8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江河湖海普遍受到污染,78%流经城市的河段已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城市地下水的50%受到污染。据调查,60%的人体疾病与饮用不清洁的水有关。这说明了( )①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在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②人为因素是导致水污染的重要原因③必须科学地保护和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④随着中国人口增多和社会发展,水体污染是不可避免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9.对右图寓意分析正确的有( )①发展经济必然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②经济发展速度快,环境保护自然跟不上③该工厂未能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④企业应该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10.右图漫画《姜太公钓鱼新编》启示我们( )A.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矛盾的,必须先保护环境B.我国的水资源严重缺乏,必须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C.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必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资源、环境形势严峻,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11.在“十二五”减排部署上,新增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指标:拓展了减排范围,首次把减排范围扩大到农业领域和广大农村地区,机动车污染治理被纳人生活污染减排的范畴;反复强调要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此必须(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①把节约能源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②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良好道德风尚③通过行政和立法手段来切实推进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给地球一个星期天,给空气一个星期天,给交通一个星期天。9月22日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无车日。我国设立无车日的目的有( )21cnjy.com①改善空气环境 ②缓解交通压力 ③取消私人小轿车 ④倡导绿色交通理念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3.现在我们每天都可从报纸、电视上看到全国各地的空气质量状况公告。这表明( )①我国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我国的环保工作已做得非常完善③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④有利于发挥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2014年5月,成都、德阳、绵阳等5市联防联控禁止“燃烧秸秆”主要是为了( )A.防止水土流失 B.保护森林资源 C.保护耕地资源 D.改善空气质量15.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当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中国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并作为全球首个荒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进行科学评估。这表明( )2·1·c·n·j·yA.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的目标基本实现B.我国生态环境局部在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C.人与大自然之间存在着不和谐之音D.我们应该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二、非选择题:16.识图:图一:我国大气中可吸入颗粒浓度变化图图二:我国“七五”计划以来环保投资变化图请回答:(1)根据图一,说明我国大气环境状况及其变化特点。(2)从图二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3)试分析说明图一与图二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两条改善大气环境的建议。17.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年来,“镉大米”“重金属蔬菜”“血铅事件”等土壤污染案件频频见报,引起公众极大关注。以下调查结果来自环境保护部与国土资源部2014年4月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1教育网(注: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还是国家主要的粮、棉作物产区)材料二:据有关调查,在珠三角地区,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污染土壤占到土壤总面积的22.8%,工业污染是最大祸首,一次性餐具造成的白色污染及居民生活污染也不容忽视。针对上述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回应,当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尚未出台,土壤污染修复的技术规范还没建立,现有的土壤修复技术也不成熟,治理土壤污染任重道远。【来源:21·世纪·教育·网】请回答:(1)结合表一、表二和注,描述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并简要分析其危害。(2)结合材料二,就政府和公民应如何保护土壤资源提出建议。18.为积极参与“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活动,建设“清丽湖州”,某校九年级学生对我市治水情况进行了社会调查活动。【活动一:探查身边“清清河”】同学们探查了市区的主要河道,发现原来的黑河、臭河、垃圾河不见了,河水变清了,河道两旁整洁优美。但在一条不知名的小河边,他们也看到河面上还漂浮着一些垃圾,于是马上打电话向环保部门反映情况。21·世纪*教育网【活动二:寻找治水“好声音”】同学们从网上搜集到了以下治水好举措。(1)为撰写调查报告,同学们根据活动内容制作了一张简表,请你帮助完成。调查主题“五水共治”,我们在行动调查方法思考与建议反映的现状(根据活动一)我们的建议(根据活动二相应举措)建议一:要落实治水工作责任制,将治水工作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建议二:(2)运用“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和“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同学们的行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非选择题:16.(1)大气(或废气)污染严重。 特点:污染程度正在逐步降低。(2)环保投资的投入不断增加;环保投资占GDP比重不断增加。(3)国家环境保护的投入较少,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国家环保投资的增加,大气污染程度逐步下降(或环境逐渐改善)。建议:加强空气质量监测;依靠科技开发清洁能源;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生产;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等。17.(1)现状: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我国16.1%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1.1%受到高度污染;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作为国家主要的粮、棉作物产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土壤污染较其他地区严重。危害:土壤污染容易造成农产品有害残留物超标,导致农作物等产品质量下降,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严重导致土壤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导致粮食、棉花等重要经济作物的污染、减产,容易造成国家粮食短缺等问题;土壤污染日益严峻,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增加土壤污染治理任务的难度。21·cn·jy·com(2)政府:制定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有关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法规;建立土壤污染修复的技术规范,加大对土壤修复的技术规范的监督管理;逐步成熟土壤修复技术,加大对土壤修复技术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重视工业污染对土壤污染的危害,长期坚持落实治理污染任务。公民:树立自觉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学习有关保护土壤资源的知识;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减少白色污染;自觉减少生活污染,注意处理好重金属废弃物;发现企业违规操作造成工业污染,要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与破坏土壤资源的行为作斗争。www.21-cn-jy.com课件29张PPT。关注我们的家园第2课时直面我国的环境问题1.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和人口持续增长的阶段。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较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都使人与环境的关系渐趋紧张。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0多万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陆地国土面积的37%,每年流失表土约50亿吨,大约相当于全国耕地被剥去l厘米的肥沃土层。2.荒漠化: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面积的27%。3.环境污染:工业生产中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城市垃圾污染问题突出。例如,我国主要大江大河都不同程度受到污染;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河段水质恶化,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和水库水质也普遍较差。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森林锐减物种灭绝生态破坏大气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水 污 染环境污染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东北丘陵山区、云贵高原、长江上游、江南丘陵。原因: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土层较薄等 人为原因:滥砍滥伐、不合理地农林耕作制度等影响:图8-29 我国北方荒漠化的分布根据地图,说一说我国的荒漠化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图8-30 造成我国荒漠化的因素 呼伦贝尔草原的荒漠化,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多种人为因素。近年来,草原上的人口和牲畜持续增长,过度开垦和放牧,就是最主要的原因。 荒漠化不仅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还会污染和破坏环境。在我国的西北和华北地区,春季气候回暖,起风时沙尘弥漫,形成沙尘暴天气。沙尘暴会掩埋农田,破坏交通线路。 结合七年级所学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呼伦贝尔地区的自然条件。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以西。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差和日差都较大。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分析造成呼伦贝尔草原地区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干旱少雨,地表疏松;过度开垦、放牧,人口和牲畜持续增长。 想一想,荒漠化会给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哪些负面影响。位置:气候:降水:生态:人口:经济: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污染和破坏环境,引发自然灾害。降低生活质量,损害人类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掩埋农田,破坏交通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对农业生产造成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制约经济的发展。图8-34 黄河水系受污染的情况水质按I、II、III、IV、V、劣V类逐步下降。当水质下降到三类标准以下,由于所含的有害物质高出国家规定的指标,会影响人体健康,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根据图示,说出受到污染的黄河河段和支流。河段:上游河段部分流域, 中游河段大部分流域, 下游河段小部分流域。支流:湟水、大黑河、汾河、洛河、渭河等。 除了上述报道,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黄河遭受污染的报道?这些报道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污染问题,有什么样的后果?报道反映了黄河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后果:影响人们饮水和灌溉,造成经济损失。环境问题的危害 1.近年来,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2.环境问题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影响到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环境治理 1.措施: 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并治理环境污染。 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很多城市的大气环境和大江大湖得到治理。人们感到,植被变茂盛了,空气变清新了,河水变干净了,大自然呈现出勃勃生机。2.成效:1.生态环境建设方面:①开展防护林工程建设。在沿海地区、沿江地区以及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修筑了绿色屏障。②大力开展治沙工作。③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和退耕还牧等工程。2.环境污染治理方面:针对我国“三河两湖一池”等大江大湖水体污染严重的现实,以及一些重工业地区出现酸雨和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的情况,展开了治理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3.环境保护任务的长期性与持久性: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的措施拓展提升我为保护和重建家园献计献策提示:可从科技、法律制度、投入、宣传、个人行动等方面去思考。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环保从自己做起……依靠科技,开发环保产品,建环保设施 开发者、政府要承包环保费用依法保护环境,处罚破坏环境的行为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宣传:个人行动:科技:资金投入:法律:防治结合:合作探究国家: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立法,打击破坏环境行为,及时治理环境问题,倡导全民保护环境。企业:遵守国家保护环境的法规,在生产中注重环保,利用科技减少生产中的废气废水等的排放。个人: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环保意识;遵守环境保护的法规,与破坏环境行为作斗争;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你认为国家、企业、公民个人分别应当怎么做?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直面我国的环境问题课堂小结原因:问题影响措施: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和人口持续增长的阶段。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较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都使人与环境的关系渐趋紧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把保护环境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并治理环境污染。请不要转载!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8.3.2 直面我国的环境问题(练习).doc 8.3.2 直面我国的环境问题(课件).ppt 同在蓝天下.mpg 呼伦贝尔大草原.mp3 小小鸟.swf 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