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二、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三种方式:物质传递、接触传递、通道传递(植物的胞间连丝)】三、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四、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1、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2、蛋白质: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3、糖被分为糖蛋白和糖脂;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密切联系。五、细胞膜特性:结构特性: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第二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一、相关概念:细 胞 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 胞 器: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八大细胞器的比较:名称 形态结构 功能 分布线粒体 呈粒状、棒状, 具有双层膜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车间” 普遍分布于动植物细胞叶绿体 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具有双层膜 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绿色植物叶肉细胞核糖体 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无膜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普遍分布于动植物细胞内质网 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分为光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单层膜 蛋白质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普遍分布于动植物细胞高尔基体 由许多扁平的囊泡构成,单层膜 纤维素合成场所,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普遍分布于动植物细胞中心体 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无膜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液泡 单层膜,泡状结构 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溶酶体 球状小体,单层模 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主要分布于动物细胞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囊泡→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第三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二、细胞核的结构:1、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2、核 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3、核 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核 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渗透作用:水分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膜两侧具有浓度差二、水进出细胞的原理(一)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膨胀2、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皱缩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形态不变(处于动态平衡)【动物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相关结构:细胞液:液泡里面的液体。细胞壁:伸缩性小,具有全透性。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伸缩性大。】原理: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的复原③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形态不变(处于动态平衡)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具有大液泡 (2)具有细胞壁 (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不能复原的原因可能是外界溶液过高而使细胞失水或失水时间过长而死亡。发生质壁分离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充满了外界溶液。在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中,植物细胞能主动吸收K+和NO-,因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三、比较几组概念1、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2、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3、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如:玻璃纸、鸡蛋的卵壳膜等)4、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四、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1、被动运输:物质以顺浓度梯度扩散形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的物质跨膜方式。【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2、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3、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比较项目 运输方向 是否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代表例子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顺浓度梯度) 不需要 不消耗 O2、CO2、乙醇、甘油等协助扩散 需要 H2O(水通道蛋白)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载体蛋白)等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逆浓度梯度) 需要 消耗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各种离子等五、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胞吐(如蛋白质,体现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六、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