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跨越式跳高与游戏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1、课标精神: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结合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2、理论落地:以田径运动体能板块为教学框架,利用呼啦圈、软式排球等器材开展教学,着重发展学生的上肢柔韧及身体协调能力。教学中由易到难逐步提升难度,让学生能深切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勇于展现自我,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教学内容上肢柔韧与游戏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心智发育的初期。学生的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是可调控、可改善、可发展、可增强的关键期,学生运动能力差异不明显,对体能项目也仅停留在碎片式的游戏与情景体验期。柔韧是体能版块的重要内容,发展学生柔韧能力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身体机能。三年级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内容,在水平一阶段的基础上,突出游戏化、生活化、结构化、竞争性和集体性,激发学生参与体能锻炼的兴趣,提高圣体各项活动的能力。四、教材分析发展柔韧性是小学水平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能版块的重要要求,本单元包含柔韧性、灵敏性、速度及力量等,对于发展小学时身体健康机能有着重要意义以游戏的方式带入练习,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体能,基本建立学生距离感、空间感等能力,培养果敢、机敏、顽强以及遵守规则等基本心理品质,基本具备对抗挫折的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五、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化的游戏帮助同学们了解上肢柔韧练习的相关知识2.在游戏中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与行为意识3.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及课堂安全意识,积极参与游戏。六、教学重难点重点:提升学生的上肢及躯干柔韧能力难点: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发力七、场地器材运动场地一块 灵敏圈20个、软式排球4个八、安全措施1.充分的准备活动以降低肌肉粘滞性,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2.练习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结合安全提示以预防冲撞事故的发生;3.运动强度的合理安排及分配,规范的动作技术以及循序渐进练习组织能有效避免运动伤害。柔韧与游戏单元课时计划水平:二 年级:三 课次:第2课次学习目标 运动能力:通过情境化的游戏帮助同学们了解上肢柔韧练习的相关知识 健康行为:在游戏中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与行为意识 体育品德: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及课堂安全意识,积极参与游戏。学习内容 柔韧练习与游戏 游戏一:炒爆米花 游戏二:运送爆米花 游戏三:爆米花传送带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升学生的上肢及躯干柔韧能力 难点: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发力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教与学活动 运动负荷 组织形式与要求时间 强度开始部分 1.师生问好 2.视频导入: 猜机器的用途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和任务 4.体育课常规及安全教育 1.教师语言导入,以提问引入课题。 2.宣布本课的内容、目标,做好学习动员,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学法: 1.认真听讲 2.衣着端庄 40” 小准备部分 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3.针对性拉伸 举例说明及专项准备活动的图片示范 75” 中基本部分 游戏一:炒爆米花 游戏方法:两人面对面站立,身体前倾,相互拉手围成一个爆米花机。两人向同一方向转动身体及手臂,同时脚步站位随身体变化不断调整。 炒爆米花前准备 炒爆米花第一步:徒手模仿爆米花机运转 带圈模拟爆米花机运转 思考:怎样的身体姿态更有利于转动? 游戏二:运送爆米花 游戏方法: 1.运送前准备: 一个爆米花道具; 2.运爆米花第一步:前排第一人将爆米花从前往后交替传递,分别是头后、胯下、头后;最后一个人接住爆米花的人跑到队伍最前方,用与接球方式不同的方向将爆米花往后传递 3.运爆米花第二步:加大运送者之间的距离 游戏三: 爆米花传送带 把参与人数平均分为两组,运送方式与上一个游戏相同。在3分钟内,看哪一组运送的次数最多,则哪一组获胜。 教法: 1.教师讲解 2.观看示范视频 3.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探索练习。 学法: 1.想象并思考。 2.学生自主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3.根据自己完成动作的情况进行自评,然后总结再练习。 教法: 1.教师讲解 2.观看示范视频 3.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探索练习。 学法: 1.想象并思考。 2.学生自主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3.根据自己完成动作的情况进行自评,然后总结再练习。 学法:学生手臂尽量后伸,同时身体和头部稍后仰 120” 200” 95” 大 大 大 大 X X 炒爆米花第一步 X X 炒爆米花第二步 X X X X X 运送爆米花 一路纵队前后间隔一臂距离站立结束部分 放松小结: 提示运动后静态的拉伸、及时补水(少量多次) 针对性拉伸活动肌群比如站位体前屈、手臂、腰腹、股四头肌等,每个动作坚持10秒左右! 教法:教师指导学生运动后注意事项 学法: 1.跟着老师做放松操 2.自评、互评 3.回收器材 4.师生再见 50 小安全措施 安全的练习场地、规范的运动服装 充分且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 练习安排循序渐进,并合理安排间距 预计负荷 平均心率:140次/分 运动密度:85%左右场地器材 运动场地一块 灵敏圈每20个、软式排球4个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1.坐位体前屈拉伸十次,每次10秒 2.30秒背肌练习,5组 3.1分钟仰卧起坐,3组课后小结 同学们在运动过后也要养成拉伸放松的习惯,比如站位体前屈、手臂、腰腹、股四头肌等,每个动作坚持10秒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