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原地投篮(分层次多种方式投篮)教学设计三年级 篮球单元 第10次课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游戏设计使学生在复杂真实的游戏活动中、在与同伴一起的亲身实践中逐步构建、习得原地投篮的动作方法,并尝试在篮球活动中结构化的运用所学。从而使自己在独立活动中得到发展,篮球运动能力得到提升。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行为,塑造运动品德。二、教材分析:小篮球是小学三年级球类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内容。小学三年级的小篮球教学是在水平一阶段的而基础上,突出篮球运动的游戏性、竞争性和集体性,激发学生参与篮球锻炼的兴趣,提高篮球活动能力,为水平三阶段小篮球运动技术的学习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原地投篮是篮球各项基本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投篮动作的正确与否是实战中影响投篮命中率的直接因素。本课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段,在原有投篮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学生对投篮动作的熟悉,培养自主修正动作的能力,使动作规范化,提高投篮的命中率,同时在练习中,着力提高投篮时上、下肢协调配合的能力,从而为以后的教学及比赛奠定基础。三、学情分析:(学生原有知识能力)本堂课是小篮球投篮第一堂课,学生们第一次接触投篮。学生手臂力量及小肌肉群的动作的控制能力尚不足以保证投篮命中率,故以呼啦圈为篮圈,既增大了圈口又降低了投篮的高度,在保证学生投篮成功率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投篮还没有基础,在原本随意的投篮动作下通过学习学会正确投篮动作。(学生现有认知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或与人合作获取知识,善于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通过独立活动、学习“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学生情感分析)乐于合作,运动热情容易被激发。(学生身心特征分析)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意志力有待提高。而且本堂课是第一节投篮课,学生第一次接触投篮,对投篮兴趣高。四、学习目标运动能力:力争使80%的学生初步掌握原地投篮技术和方法,发展学生灵活、机敏、弹跳与空间感等身体素质健康行为:在学习投篮的游戏活动中,能让更多学生对篮球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体育品德:在自主学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与同伴互帮互学,树立团结协作意识。在面对困难时学会坚持。五、主要学习内容1.投球挑战赛2.原地自投自接球挑战赛3.投球入圈挑战赛4.投篮对抗赛六、教学重难点:教师教学重点:用游戏化的方法将本节课的知识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帮助其理解投篮动作。难点:游戏化过程是否设计合理,能否引起同学兴趣。学生学习:重点:投篮时的手型和动作(蹬地、伸臂、翻腕、拨指)难点:手臂、手腕、手指均匀用力七、本课特点:本节微课以游戏激趣导入,分层次多种方式练习,采用快慢镜头播放,通过游戏的方式解决重难点,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技术,再结合“学、练、赛、评”方式,提高学生投篮的精准度。八、场地器材:大呼啦圈 小呼拉圈 篮球 安全平坦的场地 标志桶 球网九、安全措施:1.学生遵守游戏规则2.场地器材安全距离摆放3.游戏过程中拿着呼啦圈侧面对着同学,避免被球砸中头部面部。投篮同学控制好力度。小篮球单元课时计划水平:二 年级:三 课次:第10课次 执教: 雷檬学习目标 运动能力: 力争使80%的学生初步掌握原地投篮技术和方法,发展学生灵活、机敏、弹跳与空间感等身体素质 健康行为: 在学习投篮的游戏活动中,能让更多学生对篮球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体育品德: 在自主学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与同伴互帮互学,树立团结协作意识。在面对困难时学会坚持。学习内容 1.投球挑战赛 2.原地自投自接球挑战赛 3.投球入圈挑战赛 4.投篮对抗赛教学重难点 教师教学: 重点:用游戏化的方法将本节课的知识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帮助其理解投篮动作。 难点:游戏化过程是否设计合理,能否引起同学兴趣。 学生学习: 重点:投篮时的手型和动作(蹬地、伸臂、翻腕、拨指) 难点:手臂、手腕、手指均匀用力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教与学活动 运动负荷 组织形式与要求时间 强度开始部分 1、激趣导入 2、明确学习目标 3、清晰学习重难点 4、安全提示 1、引导观看学生比赛时无法将球传出的小视频。引发思考: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2、文字呈现学习目标与学习重难点,并语言讲解。 3.展示篮球课需要的服装篮球型号与安全的合适的场地。 1分 要求: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观看视频时要认真。准备部分 1.教师示范动作 2.球性练习一:行进间拨球练习 3.球性练习二:胯下绕球练习 4.球性练习三:胯下拨球练习 5.球性练习四:组合练习 1.教师慢动作示范投篮动作。提问:老师用了几种方式投篮?引入本次课堂 2.学生示范动作,教师跟随学生示范讲解动作名称 小 组织队形: 要求:动作规范基本部分 1.投球挑战赛 方法:两人一组,面向篮板进行投球比赛,用自己喜欢的投篮方式在规定时间内,比比看谁击中篮板上的圆圈次数更多 2.原地自投自接球挑战赛 方法:两人一组相对而立,站在球网两端呼啦圈内进行原地自投自接球。在呼啦圈内接住球得一分,出呼拉圈扣一分。比比看谁得分更多。 3.投球入圈挑战赛 方法:两人一组,在球网两端相对而立,摆放一个呼啦圈在球网一侧。一人持球进行原地投篮,投出篮球越过球网落到呼啦圈内积一分,投篮后迅速跑到呼啦圈一侧,另一位同学等球落地后接到球运球到球网另一面进行投篮,反复循环,比比看谁更准。 增加难度:如果增加一个小呼拉圈你还能如此精准吗?当然投进小呼拉圈会得到更多分哟,那么我们来挑战一下吧。 4.投篮对抗赛 方法:四人进行游戏。两两一组,一组中一人拿着小呼啦圈站在大呼啦圈内当一个可以活动的小篮筐,另一位同学充当防守和投篮的选手,需要在防守者防守下投出篮球到自家“篮筐”,“篮筐”可以移动双手中的呼啦圈接应队友投出的篮球,投进一球积一分。投进以后“篮筐”变为防守者,投进的同学变为“小篮筐”以此交换,循环比赛。在规定时间内,比比看那一队积分更多。 1、示范小组示范游戏方法,教师讲解。 2、2人一组按游戏规则进行投球挑战。 示范小组示范游戏方法,教师讲解。分场地开展游戏活动。 教师引导,通过原地自投自接,调整控制好出手力度。 开展小组内比赛,遵守规则。 1、示范小组示范游戏方法与规则,教师讲解。 2、分场地进行游戏活动。 3、教师巡视,游戏中多鼓励落后一方同学,使其坚持努力拼搏完成比赛。 增加难度,鼓励孩子投进小呼拉圈。 示范小组示范游戏方法,教师讲解。 2.利用视频技术清晰游戏中攻防方法。 3.游戏引导孩子使用正确方式投篮。通过对抗使孩子们的投篮能在实战中学会自己喜欢的投篮方式。 56秒 50秒 1分30秒 1分37秒 2分37秒 中 中 中 大 大 组织队形: 要求:游戏中做到诚信,听到开始后才能投球 组织队形: 要求:控制好双手投球力度,才能控制好球的落点。 组织队形: 小窍门: 拿球站稳,控制好弧度和力度会更加精准。 组织队形: 要求:增加一个小呼拉圈,调整好力度和弧度投进。 要求:增加对抗时,注意规则和当篮圈的同学注意安全意识结束部分 1、学习小结 2、布置家庭作业 1.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进步。“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挑战中你有什么收获”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2.让学生们了解力量练习对提升投篮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帮助。 25秒 要求:认真听讲,认真总结,记录好课后作业。安全措施 1.学生遵守游戏规则 2.场地器材安全距离摆放 3.游戏过程中拿着呼啦圈侧面对着同学,避免被球砸中头部面部。投篮同学控制好力度。 预计负荷 平均心率:140次/分 运动密度:80%左右场地器材 大呼啦圈、小呼拉圈、篮球、安全平坦的场地、标志桶、球网家庭作业 力量练习 1.平板支撑1分钟×4组 2.立卧撑10个×4组 3.原地自投自接篮球30次×4组 2、小区投篮练习50次×2组。课后小结 1.在课堂准备工作,通过让学生自由练习,让学生有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2.在篮球教学中,首先是运用体育课的基本教学方法进行篮球基本技术的教学,让学生观察学习动作与游戏,通过观察、模仿、达到学习的目的。在课堂的篮球教学比赛中,让学生自己组织比赛,培养孩子自主练习,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3.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们在体育课上既学会了知识,又愉悦了心灵。是我上体育课的最终理想与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