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体育上册 小篮球:运传投2(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三年级体育上册 小篮球:运传投2(教案)

资源简介

运传投2教学设计
三年级 篮球单元 第14次课
单位: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构建主义理论,通过游戏设计使学生在复杂真实的游戏活动中、在与同伴一起的亲身实践中逐步构建、习得移动传接球的动作方法,并尝试在篮球活动中结构化的运用所学。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篮球运动能力得到提升。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行为,塑造运动品德。
二、教材分析:
小篮球在小学三年级(上期)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为主要活动项目之一,本单元包含运球、传接球、投篮、脚步等基本动作,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体能,基本建立人与球体的距离感、空间感、速度感等能力,培养果敢、机敏、顽强以及遵守规则等基本心理品质,基本具备抗挫折意识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心智发育的初期。学生的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是可调控、可改善、可发展、可增强的关键期,学生运动能力差异不明显,对小篮球项目仅停留在碎片式的游戏与情景体验期。小篮球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内容,在水平一阶段的基础上,突出篮球的游戏化、生活化、结构化、竞争性和集体性,激发学生参与篮球锻炼的兴趣,提高篮球活动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让大部分学生了解基本篮球规则,能流畅的将运,传,投在比赛中组合运用
2、能与同伴一起参与篮球学练,跟不同的队友愉快合作完成练习。
3、按规则参加体育游戏,在学练的基础了和同学互帮互助。
主要学习内容
1、运球传球练习
2、运球投篮比赛
3、接球后变相运球投篮比赛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将运球,传球,投球结合起来并运用到比赛中
难点:能流畅的将运,传,投组合运用
七、本课特点
通过游戏合作的方式解决重难点,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能学以致用
八、场地器材:
篮球场1块 篮球2个
九、安全措施:
合理的场地划分、边界意识、游戏规则。
小篮球单元课时计划
水平:二 年级:三 课次:第14课次 执教:罗友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让大部分学生了解基本篮球规则,能流畅的将运,传,投在比赛中组合运用 2.能与同伴一起参与篮球学练,跟不同的队友愉快合作完成练习。 3.按规则参加体育游戏,在学练的基础了和同学互帮互助。
学习内容 1、运球传球练习 2、运球投篮比赛 3、接球后变相运球投篮比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将运球,传球,投球结合起来并运用到比赛中 难点:能流畅的将运,传,投组合运用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教与学活动 运动负荷 组织形式与要求
时间 强度
开始部分 1、激趣导入 2、明确学习目标 3、清晰学习重难点 1、引导观看学生比赛时传球慢。引发思考: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2、文字呈现学习目标与学习重难点,并语言讲解。 50秒 要求:观看视频认真,主动思考问题。
基本部分 快速运球3次接传接球 方法:两人一组间距2米,一人持球相对站立。原地快速运球三次后传给队友 2、快速运球3次+变相+传接球 方法:两人一组间距2米,一人持球相对站立。原地快速运球三次后加入原地变向后再传给队友 3、快速运球3次+胯下绕球+传接球 方法:两人一组间距2米,一人持球相对站立。原地快速运球三次后加入胯下绕球后再传给队友 4、运球+篮下投篮 方法:两人一组在罚分线两端开始运球到篮下投篮,投篮后将球传给自己队友。 5、运球+篮下投篮(增加运球距离) 方法:两人一组在三分线两端开始运球到篮下投篮,投篮后将球传给自己队友。 运球+两次变相+篮下投篮 方法:两人一组在三分线两端开始运球到标志物完成两次变向后到篮下投篮,投篮后将球传给自己队友。 1、教师与示范小组示范游戏方法并讲解。 1、教师与示范小组示范游戏方法并讲解。 1、教师与示范小组示范游戏方法并讲解。 1、教师与示范小组示范游戏方法并讲解。 1、教师与示范小组示范游戏方法并讲解。 1、教师与示范小组示范游戏方法并讲解。 2分 1分 1分 2分 1分30秒 1分30秒 中 中 中 大 大 大 组织队形: 要求:快速完成运球与传球 组织队形: 要求:动作迅速,连贯 组织队形: 要求:动作迅速,连贯,尽量不掉球 组织队形: 组织队形: 组织队形:
结束部分 学习小结 1.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 20秒
安全措施 合理的场地划分、边界意识、游戏规则 预计负荷 平均心率:150次/分 运动密度:80%左右
场地器材 篮球场1块 篮球40只
课后小结 一.激发兴趣 我以学生经常在篮球上遇到的问题为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基本部分 通过运传的原地练习,不断加大难度,让学生在更复杂的情况下练习,增加运传的衔接的熟练度。再通过游戏与投篮结合起来,把运,传,投,三者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能力。 二、存在不足与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微课制作发现了自己在视频拍摄和剪辑方面的不足,如何引导学生在镜头面前更真实的表达情绪还需要提高,在课程的设计上还欠缺创新能力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好,这就需要在日后的备课中多加注意做好课前预设。最后希望自己能够在经验教训中积累和沉淀,在以后的微课制作中教学中时时反思,完善自己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