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主题名称 移动传接球 单元、课次 小篮球第7次课 年 级 三年级微课亮点简介 通过游戏设计使学生在复杂真实的游戏活动中、在与同伴一起的亲身实践中逐步构建、习得移动传接球的动作方法,并尝试在篮球活动中结构化的运用所学。教材分析 小篮球是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运动技能球类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内容,在培养运动兴趣、发展体能、提升感知能力、体验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学段一的小篮球游戏主要是上肢控球的基本动作为主,掌握简单的抛、传、拍运等简单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活动兴趣;学段二的移动传接球是在原地胸前传接球基础上进行学习,重点在形成移动位置避开防守队员完成传接球的意识和行为,并尝试在游戏和比赛中结构化的运用。提高篮球活动的能力,为学段三小篮球运动技术的学习和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情分析 (学生原有知识能力)学生在本单元前序学习中学习了篮球项目的原地传接球等动作方法。传接球已有一定的基础。学生在课余也自我尝试过行进游戏,但运、传、投运等动作技术掌握不熟练还不能结构化的运用,学生篮球能力也呈现不同层次。(学生现有认知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或与人合作获取知识,善于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通过迁移、同化“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学生情感分析)乐于合作,运动热情容易被激发。(学生身心特征分析)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意志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能否做到够坚持到底还需要磨砺其品质。学习目标 运动能力:了解篮球运动传接球的基本术语。90%以上学生能完成移动传接球。并能在竞赛性游戏活动中运用。在游戏活动中发展灵敏与心肺耐力水平。健康行为:能与同伴一起参与篮球学练,交换队友后能适应新的合作环境。体育品德:在篮球游戏遵守游戏规则,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还能在坚持一会。主要教学内容 1.传接球挑战赛。2.传球与跑垒3.不传对角线4.三次传球重难点 教师教 学 重点:通过游戏规则与方法的设计引导学生移动到空位传接球难点:在多人合作游戏中如何让学生结构化运用所学。学生学 习 重点:移动位置避开防守队员完成传接球难点:在小组对抗中运用移动传接球安全保障 合理的场地划分、边界意识、游戏规则 场地器材 篮球场1块 篮球每人1个教学过程前期拍摄 后期制作流程 内 容 镜头 文字呈现及配音旁白(关键词及具体语言) 音乐 时间片头 课程介绍 画面1: 文字呈现:小篮球:移动传接球主讲:施宇学科:体育与健康年级:小学三年级单位: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 有 8秒激趣导入 视频引入 画面2:全景:固定镜头 旁白:欢迎来到施老师的篮球课堂。篮球比赛中传接球是队员间配合的主要方式。但在实际的练习和比赛中我们时长出现无法将球传出的情况。情况下面的视频。视频:学生比赛时无法将球传出的小片段。旁白: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有 35秒学习目标 目标内容 画面3:全景:固定镜头 文字呈现:学习目标:运动能力:了解篮球运动传接球的基本术语。在移动中进行传接球。并能在游戏活动中运用。发展灵敏能力与心肺耐力水平。健康行为:能与同伴一起参与篮球学练,交换队友后能适应新的合作环境。体育品德:在篮球游戏遵守游戏规则,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还能在坚持一会。视频旁白:清晰目标可以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学习目标吧。 有 7秒重难点 重难点内容 画面4:全景:固定镜头 文字呈现:重点:移动位置避开防守队员完成传接球难点:在小组对抗中运用移动传接球。旁白:开动脑筋移动避开防守队员,尝试和队友合作在比赛中运用今天的学习成果可以让你篮球能力提升哟。 有 10秒传接球挑战赛 文字讲解 画面5:游戏1 旁白:你,准备好了吗!文字呈现:游戏1:传接球挑战赛旁白:游戏方法,两人一组间距1米,一人持球相对站立。1分钟内两人每成功的连续完成2次传接球后退一步。结束时比比两人的间距越远越好。 有 22秒1、游戏:传接球挑战赛 游戏示范 画面6:近景:跟镜头 旁白:让我们一起来看游戏的示范吧。 有 19秒游戏活动 画面7:全景:固定镜头 文字呈现:准备挑战吧!旁白:预备开始。停!游戏中诚信很重要,听到停止信号就不可能在移动哟。 有 38秒画面8:全景:固定镜头 旁白:记住你现在的位置,我们再来挑战一次看看能不能相距更远。预备开始。停!教师视频:你有比上一次更厉害吗? 有 54秒2、游戏:传球与跑垒 文字讲解游戏示范 画面9:全景:固定镜头特写:跟镜头 文字呈现:游戏2:传球与跑垒方法:四人一组分别站在场地四角,时1号为跑垒员,游戏开始时1号随机将球传给2号或者4号同学,并快速从场地边线外经234号点跑回1号点。234号同学用与跑垒同学相同的方向传球3次。比比看谁更快。 有 31秒游戏挑战升级(挑战四次传球) 画面10:全景:固定镜头 文字呈现:你和你的伙伴准备好了吗?旁白传球的同学注意,要快速的移动到空位完成传接球。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传接球的速度吗?请同学们讨论 有 20秒画面11:全景:固定镜头 文字呈现:精力集中反应迅速动作连贯协同配合旁白:游戏中需要我们精力集中、反应迅速、动作连贯、协同配合你做到了吗? 有 10秒3、游戏:不传对角线 文字讲解游戏示范游戏挑战 画面12:全景:固定镜头 文字呈现:游戏3:不传对角线方法:四人一组,其中三人分别站在边角处一人在场地内防守。比赛时进攻队员通过移动跑到传球者相邻的边角方可接球。如被防守者拦截或者传对角线则与防守队员交换角色。 有 35秒画面13:全景:固定镜头 文字呈现:小窍门:移动位置避开防守队员完成传接球。旁白:提前预判积极跑动可以让你更容易避开防守队员的拦截。 有 59秒画面14:全景:固定镜头 旁白:在练习的时候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可以相互提醒如何移动更容易规避防守队员,下面我们在进行一次游戏,动动脑筋让球的路线更加多变,让防守队员更难以琢磨。 50秒4、游戏:三次传球。 文字讲解游戏示范游戏跟练(如果有困难可以用软排球降低练习难度) 画面15:全景:固定镜头 文字呈现:游戏4:三次传球游戏准备:相邻两各场地合并为一个比赛场地。穿分队背心先发球。方法:红蓝两方每方4人。进攻方完成3次接球得一分(一人多次接球只算一次接球)。防守方距离进攻方半米进行防守。得分或者球被抢断交换攻防角色。得分多者胜利。 有 26秒画面16:全景:固定镜头 旁白:注意:一个得分周期中一人多次接球只算一次接球在小组对抗中运用我们刚才学习的移动传接球方法可以帮助你赢得更多的积分。 有 118秒学习小结家庭作业 画面17:全景:固定镜头 盘白: 在刚才的游戏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呢?文字呈现学生1:集中精神可以让我容易的接住同伴的球。学生2:开动脑筋寻找空挡可以更好的避开防守队员。学生3:跑动起来,我们小组传接球的机会更多了。老师:嘉许孩子们很好的发现。希望你们在平日的校园活动中多参与篮球活动。 有 74秒画面18: 文字呈现:家庭作业灵活性练习旁白提高身体的灵敏性可以帮助我们在篮球活动的更好的移动。别忘了完成家庭作业哟。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期待下次再见! 有 15秒片尾 片尾 画面19: 文字呈现:指导教师:牛晓、陈明建、牟世珺技术支持:罗友、王璨录制时间:2022.04.15版权: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 有 11秒微课教学反思(自我评价) 移动传接球是在原地胸前传接球基础上进行学习,重点在形成移动位置避开防守队员完成传接球的意识和行为,并尝试在游戏和比赛中结构化的运用。在前序的学习中学生传接球已有一定的基础。学生在课余喜爱进行篮球游戏,但运、传、投运等动作技术掌握不熟练还不能结构化的运用,学生篮球能力也呈现不同层次。基于上述问题,我设计了“传接球挑战赛”、“传球与跑垒”、“不传对角线”、“三次传球”等逐级递进的游戏活动。运用游戏化教学策略(即:提取动作本质特点,设计相关性游戏体验,融入游戏运用让学生在游戏中习得动作方法、发展运动能力、保持学习激情与兴趣)和结构化教学策略(即:在复杂场景中通过实际体验、操作、对抗,结构化的应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复杂问题。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习得知识与技能、整体知觉、改善运动体验。)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学会移动传接球的动作方法,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并尝试在篮球活动中结构化的运用所学。 “传接球挑战赛”是对前序教材原地胸前传接球的复习与检测。“传球与跑垒”是引导学生在移动起来完成传接球并通过比赛提升传接球质量。“不传对角线”是通过游戏规则的设计让学生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学会、理解为什么要和如何移动跑位完成传接球。“传球三次”是在比赛场景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试错中习得方法并结构化的运用。从学生的课后反馈情况可以得知本次课学生的整堂课设计有方向、有方法、有运用,学生的真问题得到了真解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