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第三章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一节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 电离平衡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温故知新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化学平衡常数如何表示?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只与温度有关Ka =cp(C)·cq(D)cm(A)·cn(B)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类似,请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推断弱电解质CH3COOH H++CH3COO-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a =c(CH3COO-)·c(H+)c(CH3COOH)电离平衡常数探究一 如何定量表示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大小HA A + H+对一元弱酸或一元弱碱来说,溶液中弱电解质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Ka、 Kb 分别表示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c(A )·c(H+)c(HA)Ka=一元弱酸(HA)的电离的平衡常数一元弱碱(BOH)的电离的平衡常数Kb=c(B+)·c(OH )c(BOH)HB OH + B+CH3COOH CH3COO + H+c(CH3COO )·c(H+)c(CH3COOH)Ka=NH3·H2O NH + OH +4醋酸(CH3COOH)的电离的平衡常数一水合氨(NH3·H2O)的电离的平衡常数Kb=c(NH )·c(OH )c(NH3·H2O)+4根据所学内容,写出CH3COOH、NH3·H2O的电离常数电离平衡常数一、电离平衡常数2.表达式多元弱酸或多元弱碱多元弱酸或多元弱碱的每一步电离都有电离常数Ka1、Ka2或Kb1、Kb2等eg:25℃时H2CO3的两步电离常数=4.7×10-11c(H+)·c(CO )c(HCO )Ka2=2 3 3=4.4×10-7c(H+)·c(HCO )c(H2CO3)Ka1= 3Ka1 >>Ka2 >>Ka3 ……【思考】对比如下数据,电离平衡常数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表1:25℃ 几种弱酸的 Ka表2:不同温度下CH3COOH的 Ka温度 Ka0℃ 1.66×10-510℃ 1.73×10-525℃ 1.75×10-5弱电解质 KaHF 6.3×10-4CH3COOH 1.75×10-5HCN 6.2×10-10相同温度下,Ka 越大,弱酸越易电离,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2)外因:温度;升高温度,电离常数 K 增大。(1)内因:弱酸的自身性质决定。2、影响电离平衡常数的因素电离平衡常数4、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弱酸的Ka越大,电离程度越大,越容易电离出H+,酸性越强。弱碱的Kb越大,电离程度越大,越容易电离出OH-,碱性越强。CH3COOH H2CO3 H2SKa=1.8×10-5 Ka1=4.3×10-7 Ka2=5.6×10-11 Ka1=9.1×10-8Ka2=1.1×10-12酸性:CH3COOH>H2CO3>H2S>>HS (1)判断弱电解质电离的难易以下表中是某些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25 ℃),比较它们的酸性强弱。弱电解质电离常数HClOHFHNO24.0×10 86.3×10 45.6×10 4酸性:HF > HNO2 > HClO实验操作 向盛有2 mL 1mol/L 醋酸的试管中滴加1 mol/L Na2CO3溶液,观察现象。你能否由此推测Ka(CH3COOH)与Kal(H2CO3) 的大小?实验现象原理结论有气泡产生反应生成了CO2,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 + Na2CO3=2CH3COONa + H2O +CO2↑CH3COOH的酸性比H2CO3的强,Ka(CH3COOH) > Ka1(H2CO3)4、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2)判断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电离平衡常数P61【实验3-2】强酸制弱酸——较强酸与盐溶液生成弱酸的反应规律利用电离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以及确定产物。酸性:HCOOH > HCNHCOOH+NaCN===HCN+HCOONa【例题】 已知:Ka(HCOOH)=1.77×10-4 mol·L-1Ka(HCN)=4.9×10-10 mol·L-1HCOONa 与 HCN不反应问下列反应是否能发生,若能发生请写出化学方程式:(1)HCOOH与NaCN溶液:(2)HCOONa 与 HCN溶液:思路点拨:通过Ka 比较酸性大小→判断反应是否符合强酸制弱酸1.次溴酸和碳酸都属于弱酸。运用表中电离常数判断,可以发生的反应是( )酸 电离常数(25 ℃)碳酸 Ka1=4.5×10-7 Ka2=4.7×10-11次溴酸 Ka=2.4×10-9A.HBrO+Na2CO3===NaBr+NaHCO3B.2HBrO+Na2CO3===2NaBrO+H2O+CO2↑C.HBrO+NaHCO3===NaBrO+H2O+CO2↑D.NaBrO+NaHCO3===Na2CO3+HBrOA方程式中给出H+的就是酸2.已知:25 ℃时,H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1.8×10-4,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4.5×10-7,Ka2=4.7×10-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甲酸有气泡产生B.25 ℃时,向甲酸中加入NaOH溶液,HCOOH的电离程度和K均增大C.向0.1 mol·L-1甲酸中加入蒸馏水,c(H+)减小D.向碳酸中加入NaHCO3固体,c(H+)减小B二、电离常数的计算3.比较离子结合质子的能力大小弱酸的Ka值越小,酸性越弱,酸根阴离子结合H+的能力就越强。弱酸 HCOOH H2S H2CO3 HClO(25 ℃) K=1.77×10-4 K1=1.3×10-7 K2=7.1×10-15 K1=4.4×10-7 K2=4.7×10-11 3.0×10-8(1)HCOOH、H2S、H2CO3、HCl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浓度的HCOO-、HS-、S2-、HCO3-、CO32-、ClO-结合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COOH>H2CO3>H2S>HClOS2->CO32->ClO->HS->HCO3->HCOO-二、电离常数的计算H2CO3和H2S在25 ℃时的电离常数如下:电离常数 Ka1 Ka2H2CO3 4.2×10-7 5.6×10-11H2S 5.7×10-8 1.2×10-15BB课堂练习二、电离常数的计算4.利用电离平衡常数判断反应能否发生A.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CO2+H2O+2ClO-═CO32-+2HClO 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 ═CaSO3↓+2HClO C.少量SO2通入Na2CO3溶液中:SO2+H2O+2CO32-═SO32-+2HCO3- D.等浓度、体积的NaHCO3与NaHSO3混合:H++HCO3- ═ CO2↑+H2O例: 25℃时,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弱酸 CH3COOH HClO H2CO3 H2SO3K 1.8×10-5 4.9×10-10 K1=4.3×10-7 K2=5.6×10-11 K1=1.5×10-2K2=1.0×10-7C电离平衡常数4、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C(H+) c(H2PO4-) c(HPO42-) c(PO43- ) c(OH-)离子浓度:第一步K1 > 第二步K2 > 第三步K3>>>>(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判断【练习】求H2S溶液的微粒浓度大小关系分别为:C(H2S) >C(H+) > c(HS-) > c(S2-) > c(OH-)二、电离常数的计算2.比较弱电解质中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依据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表达式,可以比较浓度改变时(温度不变)溶液中某些微粒浓度的变化。eg: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过程中 是如何变化的 加水稀释,K值不变,c(H+)减小,则 始终保持增大。二、电离常数的计算常温下,将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请填写下列表达式的数值变化情况(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课堂练习c(H+)c(CH3COOH)(1)c(CH3COOH)c(CH3COO )· c(H+)(2)c(CH3COOH)c(CH3COO-)(3)变小不变变大基本步骤:(1)列出“三段式”计算(2)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比较小,平衡时弱电解质的浓度(a-x) mol·L-1,一般近似为a mol·L-1。(即忽略弱电解质电离的部分) CH3COOH CH3COO-+H+起始浓度/(mol·L-1) a 0 0变化浓度/(mol·L-1) x x x平衡浓度/(mol·L-1) a-x x x二、电离常数的计算电离平衡常数探究三 电离常数具体应用应用四:计算弱酸、弱碱溶液中的H+、OH-的浓度c(H+) =cKa弱酸溶液中c(OH-)=cKb弱碱溶液中这两个公式如何得到的?课下思考并写出推到过程二、电离常数的计算在某温度时,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1的醋酸中,达到电离平衡时,c(H+)约为1×10-3mol·L 1,计算该温度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Ka。起始浓度/(mol·L 1)变化浓度/(mol·L 1)平衡浓度/(mol·L 1)0.1001.0×10 30.1 1.0×10 31.0×10 31.0×10 31.0×10 31.0×10 3CH3COOH CH3COO- + H+CH3COOH的电离方程式及有关粒子的浓度如下:c(CH3COOH)Ka=c(CH3COO )· c(H+)=(1.0×10 3)·(1.0×10 3)(0.1 1.0×10 3)0.1≈(1.0×10 3)·(1.0×10 3)≈1.0×10-5课堂练习=x·x0.2≈1.75×10 5变化浓度/(mol·L 1)xxx平衡浓度/(mol·L 1)x0.2 xxc(CH3COOH)=(0.2 x) mol·L 1 ≈ 0.2 mol·L 1c(H+)= x = 0.00187 mol/L【例题】已知25 ℃时,CH3COOH的Ka=1.75×10 5,计算0.2mol·L 1的CH3COOH达到电离平衡时c(H+)的浓度。0起始浓度/(mol·L 1)0.20Ka=c(CH3COO )·c(H+)c(CH3COOH)(2)平衡时粒子浓度求算3、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例】在某温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2 mol·L 1的氨水中,达到电离平衡时,已电离的NH3·H2O为1.7×10 3 mol·L 1,试计算NH3·H2O的电离度?电离度:实际上是一种平衡转化率,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电离度=1.7×10 3×V(溶液)0.2×V(溶液)×100%=0.85%已电离弱电解质分子数原弱电解质分子数×100%电离度 =已电离的溶质浓度溶质的初始浓度= ————————×100%(3)电离度的求算3、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向两个锥形瓶中各加入0.05g镁条,塞紧橡胶塞,然后用注射器分别注入2 mL 2 mol/L 盐酸、2 mL 2 mol/L醋酸,测得锥形瓶内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两个反应的速率及其变化有什么特点?(2)反应结束时,两个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基本相等,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压强/kPa时间/s0100200300120140160镁与盐酸、醋酸反应时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2 mol/L盐酸2 mol/L醋酸(1)等质量的镁分别与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反应时,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大,与醋酸反应的速率小。(2)过量的镁分别与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思考与讨论1、为什么起始阶段(0-100s)Mg与盐酸反应速率比醋酸快?2、为什么反应过程中(100-200s)Mg与盐酸反应的速率下降幅度比醋酸小?3、为什么反应结束时生成的氢气一样多?2 mol/L 的盐酸和醋酸,初始阶段的c(H+)分别为: 、 。2 mol/L小于 2 mol/L与Mg条反应,初始阶段的反应速率: 。问题分析:盐酸 > 醋酸初始阶段0-100sHCl==H+ + Cl Mg+c(H+)下降更为明显CH3COOH CH3COO + H+Mg+c(H+)下降,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下降幅度不如盐酸中明显与Mg条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盐酸的减小非常明显,醋酸的相对变化幅度小。反应过程中100-200s2 mL 2 mol/L 的盐酸可电离的n(H+)= 。2 mL 2 mol/L醋酸可电离的n(H+)= 。0.004 mol0.004 mol该实验中:反应结束后,n(H2)= 。0.002 mol相同条件下,两锥形瓶压强基本相等。思考: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pH),相同体积强酸(碱)与弱酸(碱)有什么不同呢?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强酸(碱)与弱酸(碱)的比较示例分析:盐酸与醋酸溶液分别与物质反应①盐酸:c(H+)大、pH小,开始与金属反应的速率大②醋酸溶液:c(H+)小、pH大,开始与金属反应的速率小③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和碱的能力相同,与足量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的量相等溶液中H+由HCl完全电离所得,无未被电离的H+溶液中H+由CH3COOH部分电离所得,存在未被电离出的H+HClCH3COOHtV(g)0强酸(碱)与弱酸(碱)的比较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示例分析:盐酸与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醋酸溶液的pH大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盐酸加入的水多70V(水)baHClCH3COOHpHV1V2不考虑溶液极稀的情况70V(水)baHClCH3COOHpHV'相同pH 、相同体积强酸(碱)与弱酸(碱)的比较示例分析:盐酸与醋酸溶液与物质反应①盐酸:c(酸)小,中和碱的能力小,与足量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的量少②醋酸溶液:c(酸)大,中和碱的能力大,与足量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的量多③盐酸和醋酸溶液中的c(H+)相等,开始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的速率相等溶液中HCl完全电离,达到相同pH所需浓度更小溶液中CH3COOH部分电离,达到相同pH所需浓度更大tV(g)0HClCH3COOH强酸(碱)与弱酸(碱)的比较示例分析:盐酸与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盐酸的pH大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醋酸溶液加入的水多不考虑溶液极稀的情况相同pH 、相同体积70V(水)baHClCH3COOHpHV'70V(水)baHClCH3COOHpHV1V23.判断电解质强弱的方法(1)从弱电解质电离特点分析,部分电离,离子浓度小同浓度,同温下导电性实验;与镁反应;测pH、c(H+)三、强酸与弱酸的比较①同浓度、同温度下,与强电解质溶液做导电性对比实验;②同浓度、同温度下,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如将镁条投入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开始时反应速率前者比后者快。③测c(H+),如0.01 mol·L-1的醋酸溶液c(H+)<0.01 mol·L-1则证明醋酸是弱酸。三、强酸与弱酸的比较3.判断电解质强弱的方法(1)从弱电解质电离特点分析,部分电离,离子浓度小(2)从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分析①采用实验证明电离平衡的存在:如醋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再加CH3COONa晶体,颜色变浅。②稀释前后的c(H+)与稀释倍数的变化关系:如将c(H+)=10-2 mol·L-1的酸溶液稀释至1 000倍,若c(H+)<10-5 mol·L-1,则证明该酸为弱酸;若c(H+)=10-5 mol·L-1,则证明该酸为强酸。3.判断电解质强弱的方法三、强酸与弱酸的比较(2)从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分析③相同c(H+)的强酸和弱酸溶液,分别加该酸的钠盐固体,溶液的c(H+)减小的是弱酸,c(H+)不变的是强酸。④相同c(H+)、相同体积的强酸和弱酸溶液与碱反应时,消耗碱多的为弱酸。3.判断电解质强弱的方法三、强酸与弱酸的比较酸碱质子理论(布朗斯特酸碱理论)共轭酸碱组成上相差一个H,像碳酸和碳酸氢根是一对共轭酸碱(碳酸是给出质子的酸,碳酸氢根是接受质子的碱),碳酸氢根和碳酸根是一对共轭酸碱(碳酸氢根是给出质子的酸,碳酸根是接受质子的碱)。故像碳酸氢根这样的,既能做质子酸(给出质子),又能做质子碱(接受质子)丹麦 布朗斯特-劳里1923年提出的质子理论认为:凡是给出质子(H+)的任何物质(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接受质子(H+)的任何物质都是碱。简单地说,酸是质子的给予体,而碱是质子的接受体。酸和碱之间的关系表示如下:酸 =质子(H+)+ 碱A3、某温度下,等体积、c(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中的c(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Ⅱ表示的是盐酸的变化曲线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C.取等体积的a点、b点对应的溶液,消耗 的NaOH的量相同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B2.18 ℃时,H2A(酸):Ka1=4.3×10-7,Ka2=2.1×10-12;H2B(酸):Ka1=1.0×10-7,Ka2=6.3×10-13。在浓度相同的两种溶液中,用“>”“<”或“=”填空。(1)H+的浓度:H2A H2B。 (2)酸根离子的浓度:c(A2-) c(B2-)。 (3)酸分子的浓度:c(H2A) c(H2B)。 (4)溶液的导电能力:H2A H2B。 >><>4、下列关于电离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离常数(K)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越弱B.电离常数(K)与温度无关C.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常数(K)不同D.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常数相互关系为K1A5、25 ℃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电离平衡常数 1.7×10-5 Ka1=4.3×10-7 Ka2=5.6×10-11 4.7×10-8请回答下列问题:(1)CH3COOH、H2CO3、HCl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Ka2差别很大的原因(从电离平衡的角度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同浓度的CH3COO-、HCO3-、CO32-、ClO-结合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例4、已知25 ℃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HCOOH:Ka=1.77×10-4,HCN:Ka=4.9×10-10,H2CO3:Ka1=4.4×10-7,Ka2=4.7×10-11,则以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a.HCOOH+NaCN=HCOONa+HCNb.NaHCO3+NaCN =Na2CO3+HCNc.NaCN+H2O+CO2=HCN+NaHCO3d.2HCOOH+CO32- =2HCOO-+H2O+CO2↑e.H2O+CO2+2CN-=2HCN+CO32-be(4)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和书写化学方程式一般符合“强酸制弱酸”规律。写出下列条件下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少量Cl2通入到过量的Na2CO3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l2与Na2CO3按物质的量之比 1∶1恰好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少量CO2通入到过量的NaClO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式 H2CO3 HClO电离平衡常数 Ka1=4.3×10-7、Ka2=5.6×10-11 4.7×10-86、25 ℃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本节内容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