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诚实守信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 诚实守信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 4.3 诚实守信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道德与法治 教师 邹诗婷
核心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的传统美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 道德修养:知道诚信的含义,理解诚信对个人、企业、社会和国家的意义,认识在社会生活中失信会给人造成的危害,理解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做到言行一致。 法治观念:了解民法典中的诚信原则,提高法律意识,践行民法原则。 责任意识: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运用诚信智慧。
重点 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难点 践行诚信的做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导入 展示表格,全班复习4.1尊重他人和4.2文明有礼相关内容。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
展示学习任务,明晰本课重点问题。 思考回顾前两框内容,回答关键句。 通过填空复习前两节课所学内容,引入《诚实守信》的重点内容和逻辑脉络。
目标导学一:诚信无价 目标导学一:诚信无价 任务探究一:概念解读 PPT出示:诚、信。 引导分析:诚,即内诚与己;信,即外信于人。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任务探究二:诚信的地位 提问: 在社会生活中,你在哪见过诚信? 诚信是自古有之还是当代要求? 诚信仅仅是道德要求吗? PPT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民法原则。 知识小结:诚信的地位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 诚信也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法律) 任务探究三:“鼠头鸭脖”事件 视频:“鼠头鸭脖”事件概况 古有指鹿为马,今有“指鼠为鸭”,到底是鼠还是鸭? 讨论:这场事件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 分享: 涉事当事人被全社会通报并严肃处理——涉事人失去社会、单位的信任,走到哪里都有这一“污点”,无法立足。 涉事企业南被吊销经营许可证,对涉事企业和法定代表人顶格处罚。——涉事企业的公信力和收益下降,形象和信誉坍塌,丢失客户,影响未来发展。 全社会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维护公信力,维护人民安全。——打击食品安全问题,净化了社会风气,维护了政府公信力,促进了社会和谐。 知识小结:为什么要讲诚信?(重要性)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个人) 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 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社会、国家) 回答问题,笔记整理:诚信的含义和地位。 小组讨论,分享回答。 笔记整理,为什么要讲诚信? 环节设计,贴近学校、社会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问题的探究,引导从身边寻找诚信元素,理解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含义和地位。 从社会热点事件出发,引导学生全面思考发现诚信对于社会各个主体的作用和意义,总结出诚信的重要性。
目标导学二:践行诚信 任务探究四:个人如何践行诚信? 展示问题: 1、捡到了别人的钱,你会直接上交给老师吗? 2、考试遇到不会做的题,你会偷偷瞄别人的试卷吗? 3、小卖部买零食店主多找了你钱,你会还回去吗? 4、周末与同学约好去参加志愿者活动,你会按时赴约吗? 知识小结:个人如何践行诚信? ①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阅读探究P44:谎言、隐私与诚信 问题:你是否赞同上述同学的观点?如何处理诚实与保护隐私的关系。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知识小结:个人如何践行诚信? ②运用诚信智慧。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PPT展示: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会怎样? 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知识小结:个人如何践行诚信? ①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②运用诚信智慧。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④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任务探究五:学评P39合作探究“网红经济”应该如何做才能实现有序发展? 小组讨论:“网红经济”应该如何做才能实现有序发展? 知识小结:如何建设诚信社会? 国家:要建立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依法惩处不诚信的行为。 企业:要增强法律意识,诚信经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个人: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珍惜诚信记录。大力弘扬诚信文化,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回答问题、分享经历 阅读课本P44探究与分析,思考回答问题。 了解失信被执行人在社会中所受限制。 结合学评讨论思考并分享。 笔记整理:个人如何践行诚信?如何建设诚信社会? 从学生生活引入,通过学生的回答反馈了解学生的诚信意识养成情况,引导学生要在生活中形成诚信意识并且付诸于每日行动。 通过三种观点的辨析和评论,体会诚实与隐私的关系,理解“善意的谎言”,明白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诚信智慧,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通过理解失信被执行人的限制理解社会个人信用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懂得要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学习完整课内容后结合案例思考,如何建设诚信社会,理解诚信文化的建设需要多方努力,要在生活中尽己所能践行诚信,共同建设诚信社会。
课堂 小结 梳理 回顾 梳理本节课知识脉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课后作业 完成学评第四课8-15、17题。 2、拓展:完成第四课表格归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