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让家更美好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 让家更美好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
课题 《让家更美好》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科目 道德与法治
学段 初中 授课时间 2023.10 课时 1课时
授课班级 初一(一)班 授课教师
解读教材 教材地位和结构 本课较全面地落实了新课标“我与他人和集体”第一部分“交往与沟通”中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学习本课内容,对培养学生孝亲敬长、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非常重要。 本课由引言和“家的意味”“爱在家人间”“让家更美好”三个项目内容构成。 项目3“让家更美好”,主要阐述了现代家庭的结构及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学会与家人共创共享和谐家庭。
教学目标 1. 了解现代家庭结构的演化和现代家庭的特点;知道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掌握化解家庭成员间矛盾与冲突的方法。 2. 提高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能力,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提高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积极家庭和谐作出努力。 3. 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树立家庭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家和万事兴”。
教学难点 创建和谐家庭的方法和技巧。
解读学生 初中阶段的学生,能深切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家庭的温馨,懂得孝亲敬长的道理,但往往行动上做得不够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尊心都在增强,不再一味地依赖父母,被动地接受父母的干预和指导,而是开始独立地思考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受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逐渐产生了较明显的逆反心理,易与父母发生误解、矛盾,甚至冲突,导致双方关系疏远或紧张。但处于这种状态中的中学生也渴望被人理解,渴望与父母有心灵的沟通。初中学生有重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心理需求,但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比较单一,与家人共创共享和谐家庭的能力不强。
解读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学案、课件;分好小组组织课前合作学习; 学生学习准备:课前通过书本自学;课前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法 探究式教学法、活动体验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情境体验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学习 《让家更美好》的课本内容 课前作教学准备,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 课前自主预习《让家更美好》的课本内容 让学生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并为后续教学作准备
导入 课前内容导入 话题交流,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首先,我想请大家用一个词来表达你对家的感受。 【教师小结】家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避风的港湾,都是温暖的牵挂,那里有我们一生都要牵挂的亲人,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家更加温暖、和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让家更美好”这个话题。 让家更美好(板书) 【学生回答】略。 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谈感受,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有话可说,从而自然地导出课题。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一、现代家庭面面观 一、现代家庭面面观(板书) 活动一:“交流与分享” 多媒体展示:活动过程: 完成数材 P83“运用你的经验”,结合教材所给曲的图示, 说说现代家庭还有哪些特点。 【教师提问】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教师小结】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学生回答】略。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家庭的特点,让学生知道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家庭关系、结构都发生着变化。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活动二:“我思我悟” 【教师引导】既然家庭结构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那我们就不妨通过“晒晒我家的老照片”活动来亲身感受一下。 【教师提问】看了大家的老照片,同学们有什么话想说? 【教师小结】听了刚才同学们的讲述,我们不难发现,现代的家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到今天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从前些年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到今后一段时期内二孩、三孩家庭逐渐增多,中国的家庭结构在持续发生着变化。过去的家庭常常是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现在一般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核心家庭,是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是由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 家庭结构不断演化(板书) 【学生活动】把课前搜集到的反映家庭关系、结构等的照片带到课堂中来,利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 【学生回答】以家庭的住房、成员等角度回答。 布置任务,让学生亲自搜集家庭老照片,与长辈交谈,使其对家庭结构等问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二、中国人的“家”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 【教师提问】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请同学们一起看教材P84“探究与分享”,说一说,你经常使用哪种方式与家中的长辈交流?你更喜欢哪种方式?为什么? 【教师小结】通信工具的发达,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交流更方便,家庭氛围也越来越平等、民主。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较大变化(板书) 【学生回答】略。 学生谈自己的生活实际,并相互交流,使其对家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和谐家庭我出力 二、和谐家庭我出力(板书)活动四:谈谈身边事 多媒体展示: 2020年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山东省朱呈镕家庭。妻子朱呈镕,山东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丈夫赵树明,山东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山东临沂,有一位“最美兵妈妈”。她有5000多个兵儿子,十几年来拥军行程几十万公里,送鞋垫8万多双,送水饺 900多吨,做报告400余场,累计捐款捐物1000多万元。抗“疫”时期,带着20吨水饺,连夜驱车送到抗疫一线……她就是“沂蒙新红嫂”朱呈镕。 家风是一面镜子,更是一面旗帜。这些年来,朱呈镕的拥军路,让家人由不理解渐渐转变沩大力支持。她多年未在家过春节,丈夫赵树明对此既自豪又心疼,由“忍痛割爱”变成贴身相伴,只要有空,老两口儿就会一起去部队看望那些人民子弟兵。在朱呈镕的影响带动下,儿女,侄子、外甥等10余人选择走进军营,报效祖国,孙辈们也从小树立起长大要当兵的理想。这次抗“疫”中,儿子赵跃得知朱呈镕要“逆行”送水饺到武汉抗“疫”一线,主动请战,承担运输车辆驾驶的任务,星夜兼程将满载沂蒙老区人民深情厚谊的水饺送到火神山医院子弟兵手中。 【教师提问】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家和万事兴的重要性。
家和万事兴(板书) 活动五:分享与交流 【教师引导】通过大家的展示,说你的感受。 【教师小结】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家庭是大河,个人是小河;社会、国家是大河,家庭、个人是小河。 传承良好家风、重视家庭文明,就是提振社会风气、涵养社会文明,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层面上的落实到位。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搜集的“二十四孝故事”,畅谈感受。 【学生活动】结合同学的分组展示,说自己的感受。 从古代故事、身边事入手,激发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活动六:我为家庭出把力 【教师过波】在一个家庭中,祖辈、父辈、子辈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差异可能带来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你能做些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形成本组的意见。 【教师小结】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体谅包容,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互相信任、体谅包容,促进家庭和谐(板书) 【学生回答】略。 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七:我心中的“最美家庭” 【教师提问】每年,我们这座城市都要评选“最美家庭”。 请大家说说什么样的家庭才是最美的。 【教师小结】从大家的发言中不难看出,“最美家庭”的类型很多,读书守礼、和睦敦厚、睦邻互助、敬老爱幼、奉献担当,不管怎样,大家都认为和睦、有浓浓的亲情味就是最美。 所以,我们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建设和谐家庭作贡献。 我们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亲情更浓,让家更和睦。 【学生活动】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 本框的主要内容 随着我们的成长,家庭的分量越来越重,我们作为家中的一分子,责任感也越来越重,只有好好珍惜我们和家人相处的日子,尽我们的一份力,才能让家越来越美好! 听教师梳理并做好笔记,对已学内容进行巩固,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课后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提供条件。
板 书 设 计
课后任务 在班里组织一次“我家最美”的摄影作品展览。活动旨在记录家庭美丽的瞬间,传递生活温暖。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体验式教学。学生在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中,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受到触动,思想受到启发。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设问,体现了生活化的原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注重以活动引领教学,通过新颖的案例、灵活的方法、生动的手段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该活动教学能够营造民主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师生关系和谐,使体验更加深刻。让学生结合案例思考讨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但是在交流与分享的环节中,学生收集的资料有时还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和点拨,教师应在教学中多加注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