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2.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下册2.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单元 第二单元 课时 1
教材分析 (一)纵向分析 在小学阶段,规则教育分布在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和五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之中。具体来说,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讲述校园规则,引导其适应学校公共生活,建立一个有序的校园生活环境,引导形成规则意识;二年级上册和下册涉及到公共生活规则,引导学生在公共场所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遵守公共场所秩序,初步树立公共意识;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离不开规则”中学生初步了解规则,初步建立“规则概念”和“规则意识”,体会规则的重要性。本课则是对遵守规则具体做法的延伸,共建公共生活,学生从规则的遵循者、参与者逐渐成长为规则的共同构建者。 (二)横向分析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选自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对个人和公共生活的关系有全面的认识,让学生懂得公共生活有序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秩序意识。本单元共三课,从认识公共生活到理解公共秩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最后落实到学生个人应该如何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学生逐渐形成公共意识。本课是单元中的第二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建立在学生已经认识公共生活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公共场所失序的危害,引导学生自觉遵循并维护公共秩序,是向下一课如何落位于我参加、我奉献的行为的过渡。
学情分析 在不同地域的学生对秩序的认知存在差异,在农村小学就读的学生相对于城市小学就读的学生的秩序意识较弱,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进行教学。学生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为检测每个学生对公共秩序的了解程度,课前为学生布置了填写公共标识单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公共标志功能的了解程度的考察。另外五年级学生在分析社会现象时存在观察问题不全面的情况,在课中则让学生进行不文明现象的讨论,引导学生用合理合法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不遵守社会秩序的事例,思考事例中的人应遵守的公共规则,并对事例中人的行为进行点评,加强遵守和维护秩序的思想观念,养成遵守和维护秩序的优秀品格。 2.通过参与不守秩序现象交流,感受不守秩序的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3.通过对不文明现象的讨论和观看有关不文明现象的事例,思考后明白不能做违法的事,不违法但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也不要做,会用合法的方式解决身边的不守秩序的问题;明确公共生活受到国家法律的保证。 4.通过制作公共秩序任务单,清楚地知道公共场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制作公共秩序任务单的过程中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要靠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树立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的观念。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有关不遵守秩序的热点新闻视频 2.公共标志卡片 3.生活中不文明现象的图片 4.相关教具准备 5.塑料瓶、五个小球、绳子 学生准备: 1.公共秩序任务单 2.课前对公共标志进行搜集 3.学生写一个不文明现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进行一个拉小球的游戏。请两个小组上前进行游戏。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每人拉一个球,5秒之内,将所有小球从瓶子里取出来。) 2.最快抽出和最慢抽出的说一说理由。 小结:游戏的成功需要秩序,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秩序? 学生在前面进行游戏。 分享成功失败经验。 学生回答老师问题。 通过游戏亲身体验,感悟秩序的重要性。
讲授新课 活动一:不文明现象讨论 1.说一说你在公共场合见到的令你讨厌、反感的行为,为什么? 2.通过同学们分享的经历,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你们知道这些不遵守规则的行为会造成哪些后果吗? 3.引导学生思考在公共场所的正确做法。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公共场所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都应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共同维护公共秩序。 活动二:公共标志我知道 1.根据大家课前搜集的公共标志,以小组的形式完成30页学习单,完成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搜集的公共标志。 2.想一想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是不是人们就会自觉维护或遵守公共秩序了。 3.为学生播放车辆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的视频。并提问学生看完视频的感受。 4.让学生了解应急车道的知识。 活动三:公共生活秩序单 生活中还有无视公共标志,不遵守秩序的人,我们还得想想办法,老师这有一个办法,我们可以做一个公共生活秩序单。 1.下面我们就来设计一份“公共生活秩序单”,为自己和他人能享受到优异的社会秩序服务。 (提醒学生可以从交通、社区、商场、医院、公园等公共场所入手。) 2.大屏幕展示学生设计的“公共生活秩序单”,分析一下大家的秩序单有什么共同之处?设想一下社会生活没有了秩序,会有怎样的后果? 3.师总结: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里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联系自己生活经历说说见到过的不良行为。 根据课前调查填写学习单。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设计“公共生活秩序单”。 学生展示秩序单 结合自己已有的经历谈,回忆体验印象深刻。 引发学生思考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危害。 让学生了解到不遵守社会秩序的危害,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不遵守秩序的人一定要及时制止他们的行为,使学生逐渐形成守秩序的观念。 通过设计清单使学生清楚在不同场合要注意哪些事项。 学生通过寻找班级同学秩序单的共同之处,明白了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考虑他人的感受,不能因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人。 通过完成清单知道了什么场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需要哪些标志进行提醒。
课堂小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鼓励学生从现在开始做一个遵守和维护秩序的人
课后作业 课下请同学们设计有关维护学校周边社会秩序的宣传海报。 学生在绘画和写字的过程中,对本课的知识有更深的感悟,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 第五课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