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物质的量(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上一节分别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概念,学生通过物质的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学习已经搭建了“微观-物质的量-宏观”的桥梁。本节课希望通过第二部分气体摩尔体积和摩尔质量,让同学们了解质量、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微粒和宏观量之间的双向思维路径。二、学生学情分析本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本节通过物质的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学习已经搭建了“微观-物质的量-宏观”的桥梁。通过物质的分类也了解了物质聚集状态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温度、压强。为之后学习气体摩尔体积及其影响因素,并构建其质量与气体体积的联系奠定基础。三、教学目标1、认识气体摩尔体积,通过对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导,培养从宏观微观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化学问题的意识。2、能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体会物质的量在化学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价值。四、教学过程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入 【提问1】在我们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对于化学方程式我们能够通过质量的角度进行宏观描述,也能通过微粒数、物质的量等进行微观描述。那么对于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们是否能够将其进行如下化学语言的描述呢:每2体积的氢气就可以和1体积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水? 【提问2】我们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的系数通常只能反应气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不能反映液体或固体之间的关系。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至第16页,尝试根据初中学习物理密度公式,推导出1 mol不同聚集状态物质的体积规律。 【总结】由此,我们通过计算得出初步结论。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mol不同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不同,而1mol不同气体的体积几乎相同。 【回答1】不能。水是液体,对于液体而言,无法恰好完全生成两体积水。 【回答2】发现相同条件下,1mol不同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不同,而1mol不同气体的体积几乎相同 回顾上节课程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语言描述合理性。通过计算引导学生主动推导、总结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体积是否一致的结论。新课传授 【提问1】思考第一课物质的分类中所学的内容,通常物质的体积与什么因素有关? 【总结】通过第一课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在微粒数目相同的情况下,气体体积主要由微粒间距离大小决定,而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主要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 【提问2】根据此推论,你能想到为什么1mol不同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不同,而1mol不同气体的体积几乎相同了吗? 【总结】我们又称1 mol所精确包含的基本单元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可以写作符号NA。其在数值上近似等于6.02×1023 【提问3】刚刚,我们学习了物质的量的概念,同时了解了阿伏伽德罗常数。那么我们如何使用这两个物理量对某一物质所含的具体微粒数进行分析呢? 【总结】通过对于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不难发现,微粒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微粒个数之比。 【练习】请同学们思考,在0.5 mol O2中含有的氧分子数目是多少?氧原子数目是多少? 【提问4】那么我们现在已经了解了一定物质的量下的粒子个数的数量的微观情况,从宏观上来说,1 mol物质的质量究竟有多大呢?我在PPT中给出了每一种粒子1个粒子的质量,请同学们利用刚刚所学的公式试着计算出1 mol物质的质量。 【总结】1mol任何微粒或物质的质量,当以g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我们称单位物质的量(即1mol)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用符号M表示,单位为g/mol。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物质的质量如何用含M的公式表示?m=n×M。 【提问5】比较今天所学习到的两个新公式、新物理量,你是否能将其串联在一起? 【回答1】固体或液体因粒子彼此间距离较小,由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决定。 气体由于粒子彼此间距离较大,远大于分子本身大小。因此体积大小主要由粒子数目、粒子间距离的影响。 【回答2】1mol任何粒子的集合体都含有约6.02×1023 个粒子。该粒子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其他任意微粒或微粒的特定组合。 【回答3】N=n×NA 【回答】N(O2) = 3.01 × 1023 N(O) = 6.02×1023 【回答4】可以发现1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或相对原子质量。 【回答5】m/M=n=N/NA,物质的量是一座将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 通过国际基本单位回顾和物质的量设定的小故事,增加学生学习物质的量这类相对抽象、微观概念的兴趣。 收束问题,重回“如何架起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强调摩尔是将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联系起来的桥梁,并建立起与其他基本单位之间的定量关系。引出摩尔质量的概念。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进行课堂小结 【讲解】本节课程我们再次揭开了化学微观世界的一脚,我们利用总结生活中的经验,使用物质的量的物理量对数量级极大的微粒集体进行了统一。引入了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概念,架起了一座宏观与微观世界通讯的桥梁。在未来,这座桥梁还将承载着更多更重要的使命,在后续的课程中也会进一步对于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进行进一步深挖。请同学们在课后思考以下问题,在我们学过的三个有关于微粒质量的概念:1 mol 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是否等同? 布置有关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相关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