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4 物体受力分析教学目标1. 掌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步骤。2. 掌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的应用。3.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应用。教学建议教法建议分析、讲解。教学设计方案(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前几节课中学过哪几种性质的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什么?叙述牛顿第一定律。什么叫共点力?什么叫合力?什么叫分力?二者关系如何?如何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一个物体往往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很难找到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若干个力的共同作用会对物体的运动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我们先从几个实例来看如何进行受力分析。(二)引出课程内容1.物体的受力分析例1 分析的汽艇受力(图1)。注意强调汽艇在水中快速航行 。引导引导学生分析: 图1(1)汽艇处于地球重力场中,受重力G ,方向竖直向下;(2)汽艇在水中与水接触还与水面上方的空气接触,受水的浮力FN ,方向向上;(3)汽艇向左运动,受到水给它的阻力Ff1和空气给它的阻力Ff2 ,方向都向右;(4)另外汽艇还受到发动机提供的推动力F(实际上是汽艇螺旋桨对水作用力的反作用力,也属于弹力)。例2 一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绳子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图2)。图2引导引导学生分析:(1)重力G ,方向竖直向下;(2)物块与斜面和绳子接触,受斜面的支持力FN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绳子的拉力F ,沿绳子收缩方向;(3)物块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受斜面对它的摩擦力Ff ,方向沿斜面向下。例3 连结体(图3)。注意强调水平桌面是粗糙的。分析时有意识地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引导学生分析)图3例4 叠放并相互挤压的物体(图4)。注意强调水平面是粗糙的,整体向右加速运动。分析时有意识地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引导学生分析)图4总结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并把它和周围物体隔离,单独画出;(2)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3)把物体的受力情况画在隔离图上。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其加速度等于零。(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外力等于零。F合=0(3)例题分析例 5 支架的轻质横梁BC是水平的,拉杆AB跟横梁成角,在支架的B处挂上重力为800 N的物体,横梁和拉杆各受到多大的作用力 解 如图5所示,取B点为研究对象,它受到的力为:挂重物的绳施加的向下的拉力, 斜杆AB的拉力,水平横梁BC的作用力,这三个力是共点力。B处于静止状态,由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可求出和。注意:解答中所求出的F2为拉杆AB对B点的拉力,是拉杆受力的反作用力;F3为横梁BC对B点支持力,是横梁受力的反作用力,的合力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图5例6 如图6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A点,线的中点挂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端B用手拉住,当AO与竖直方向成角,OB沿水平方向时,AO及BO对O点的拉力分别是多大?分析:先以物体m为研究对象,它受到两个力,即重力和细线的拉力,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细线中的拉力大小为F=mg。图6再取O点为研究对像,该点受三个力的作用,即AO对O点的拉力F1,BO对O点的拉力F2,悬线对O点的拉力F,如图所示:① 用力的分解法求解:将F=mg沿F1和F2的反方向分解,得到得到② 用正交分解合成法求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Fx合=0;及Fy合=0得到:解得:(4)结合例题总结求解共点力作用下平衡问题的解题步骤:① 确定研究对象;②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受力图;③ 据物体的受力和已知条件,采用力的合成、分解、图解、正交分解法,确定解题方法;④ 解方程,进行讨论和计算。(三)小结本节课通过例题分析讨论,学习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并学习了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条件的应用。(四)作业布置1.p47 4、5题 2.《技术物理练习册》(第3版)相关习题(五)教学说明1.教师注意从静止物体、平面物体、斜面物体循序渐进进行物体受力分析,使学生容易掌握。2.教育学生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受力分析,避免学生漏掉或凭空杜撰某个力。3. 教学中多进行例题分析和练习,突破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条件的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