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公式和物理意义。3. 会运用加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 能正确区别加速度和速度。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2. 加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难点:加速度三、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四、教学建议教法建议对比、总结、归纳、教学设计方案(一)引入新课复习提问:(多媒体播放记录数据)请看下列几种运动形式,通过相同时间记录下的速度值,设时间间隔都是1 s。A 20 m/s 20 m/s 20 m/s 20 m/s 20 m/s 20 m/sB 0 m/s 20 m/s 40 m/s 60 m/s 80 m/s 100 m/sC 0 m/s 40 m/s 80 m/s 120 m/s 160 m/s 200 m/sD 240 m/s 210 m/s 180 m/s 150 m/s 120 m/s 90 m/sE 30 m/s 50 m/s 60 m/s 40 m/s 70 m/s 100 m/s从以上速度记录来看,这五种运动,1. 那种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A)2. 哪个是变速运动?( B、C、 D、E ) 3. 哪个是有规律的变速运动?( B、C、D )。这三种运动有何规律?(速度的变化是均匀的。) 在这三种运动中有何不同?( B、C 越来越快 D越来越慢。) 哪一个速度变得多? ( C )(二)引出课程内容1.匀变速直线运动⑴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不相等,这种运动就称为变速直线运动。⑵ 定义:物体沿直线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⑶ 初速度: 所研究时间段(初位置)的初始速度⑷ 末速度:所研究时间段(末位置)的末态速度(教师引导学生用上题练习找初、末速度可选不同时间段练习。)⑸ 种类:匀加速直线运动 vt>v0匀减速直线运动 vt2.加速度在有规律的运动B中我们分析,当=1 s, =20 m/s=2 s, =40 m/s=3 s, =60 m/s在此我们可看到,对不同的时间段,速度的变化量是不同的,但在相同的时间段内,速度的变化是相同的,对单位时间来说,速度的变化量是一个定值。这个定值称为加速度。⑴ 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速度的改变量与发生这个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来表示。⑵ 公式:加速度 末速度 初速度 t 速度变化所用时间⑶ 加速度的单位: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上题求出B、C、D的加速度。计算得出加速度值有正有负。⑷ 方向:通常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①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v0 ,>0,加速度为正,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图1(a)。②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vt图1⑸ 物理意义: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结论: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即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3.区别加速度和速度速度和加速度是两个含义不同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速度的大小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加速度的大小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如果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很大,但它的速度变化很小或根本不变,则它的加速度很小或等于零。例如,超音速飞机速度很大,但它沿直线匀速飞行时,加速度等于零。相反,速度小,加速度也可以很大,如火箭在刚开始升空时,初速度为零,但它的加速度却非常大。表1-4是某些加速度的数值。(教师介绍)4.例题讨论讲解例题1 一列火车开出站台之后,在50 s内速度由8 m/s增加到18 m/s,火车的加速度是多少?解 已知 =18 m/s,=8 m/s,=50 s则为正值,说明加速度的方向与火车运动的方向相同。例题2 以12 m/s的速度匀速行使的汽车,突然紧急刹车,经过2 s停止,求这辆车的加速度。解 已知 =12 m/s,=2 s,=0则为负值,说明加速度方向与汽车运动方向相反。(三)小结1.匀变速运动是单位时间速度变化量相同的运动。2.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为恒定值,即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3.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四)作业布置1.p13 4、5、6题 2.《技术物理练习册》(第3版)相关习题(五)教学说明1.教学中教师结合实例强调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这种变化,包含了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2.要使学生了解无论速度是增加还是减小,都有加速度,加速度的正负表示其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