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中国近代史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目标导航
标准解读
学习要点:衣食住行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
学习提示:从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了解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知识结构
二、交通、通讯的不断发展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前后:
物价飞涨
民生凋敝
经济恢复,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改革开放前后: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衣着丰富多彩,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50年代列宁装、布拉吉
不爱红妆爱武装
人人爱穿绿军装
60年代绿军装
70年代蓝灰色的海洋
80年代
90年代
新世纪以来,服装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2、改革开放前后:
饮食结构单一,温饱问题未完全解决。
吃饭问题基本解决,追求健康饮食。
多样化 健康化
2、改革开放前后:
住房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居住环境改善。
相关史事
1978年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只有6.7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8.1平方米。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城市里的许多人告别了拥挤的大杂院,搬进了规划整齐的居民小区,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单元房。许多农村的情况也有明显好转,砖瓦房代替了土坯房和茅草房。在一些富裕农村,还建起了漂亮的住宅小区。
改革开放前四大件
缝纫机
手表
自行车
收音机
改革开放后新四大件
电视机
洗衣机
电冰箱
空调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新四大件”的说法已经远远不能概括迅速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的生活了,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电话、电脑、手机已相当普及,住房、汽车也开始成为百姓的私产。
2、改革开放前后:
收入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优化;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
年份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元) 农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元)
1978年 343.4 133.6
1990年 1 510. 2 686.3
2000年 6 280 2 253.4
2017年 36 396. 2 13 432.4
2021年 41 411.9 18 930.9
二、交通、通讯的不断发展
二、交通、通讯的不断发展
1、交通:
落后
自行车、公交车、火车。
地铁、出租车、私家车、高铁、飞机、轮船等。
“自行车王国”
相关史事
经过3年多的紧张建设,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京沪高铁是当时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全长1318千米,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是我国快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千米,是一项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到2021年底,我国高铁营运里程、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2、通信:
电信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通信方式
通信方式的演变
教学视频:通讯变迁:从见字如面到万物互联
社会生活变化巨大的原因
2
科技的不断进步;
3
思想观念的变化;
1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知识拓展
新中国成立后,重视发展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中国运动员不断打破世界纪录,在亚运会、奥运会等国际赛事中屡获金牌。2008年,在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位居金牌榜第一位。
我国还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运动,兴建了大量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健身运动成为时尚。广播体操、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太极拳、长走、跑步等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
夯实基础
1.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们惊讶于中国人清一色蓝、灰、军绿色的衣着,所以有了“灰蚂蚁”“蓝蚂蚁”的形容。80年代,中国人一直被忽视与压抑的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推动“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的主要因素是( )
A.三大改造 B.改革开放 C.港澳回归 D.科技进步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改革开放后,受到经济发展、外来文化的涌入等多方面的影响,中国人的服装衣着逐渐走向多元化,B项正确;三大改造是在1956年,排除A项;港澳回归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C项;材料与科技进步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夯实基础
2.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入平常百姓家”。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
A.国家全面开放所有食品市场定价 B.我国已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
C.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D.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入平常百姓家”,这些变化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项正确;AD项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D项;我国还没有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排除B项。故选C项。
夯实基础
3.下图是1984年4月30日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一个普通的、手拿可口可乐的中国人。标题是“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你认为该问题的答案应该是( )
A.改革开放后人民开始了新生活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C.“一国两制”在港澳得到落实
D.“两弹一星”等国防科技成就
夯实基础
3.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84年4月30日”、“一个普通的、手拿可口可乐的中国人”,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国民经济飞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可以得出,“一个普通的、手拿可口可乐的中国人”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人民开始了新生活,A项正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的时间是1992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一国两制”在港澳得到落实分别是在1997和1999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中“一个普通的、手拿可口可乐的中国人”是描述1984年中国的人民的日常生活,与“两弹一星”等国防科技成就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夯实基础
4.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下面是新华网公布的2022年全国两会“十大热词”中的一部分,这主要体现出( )
A.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国家对于人民利益高度重视
C.“两会”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D.生态问题成为关注的新趋势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收入分配”“住房保障”“乡村振兴”“健康中国”“高质量教育”可知,国家从收入、住房、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全面关注人民利益,B项正确;“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两会’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与关注民生的关键词无关,排除A、C两项;材料中的关键词关注的不仅仅是生态问题,还有收入、住房、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排除D项。故选B项。
中国近代史
谢 谢!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