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2课时 生活与法律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2课时 生活与法律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
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2课时:生活与法律
主备人: 学校: 审稿人: 复核人: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育人目标 法制观念:通过日常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法律的规范和保护;通过故事、案例,初步认识和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知道不同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通过活动,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学习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法治观念。
教育重点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法律,了解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广泛性。
教育难点 初步认识和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掌握法律知识,学习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课 前 预 学 1.访一访:采访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到哪些法律? 2.说一说:与法律相关的个人经历和故事,分享家人、亲戚在工作和生活中涉及的法律。 3.填一填:你还知道哪些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法律 法律名称它在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课前访一访、说一说、填一填,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为课堂上的学习做好准备。
课 中 导 学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 1.问题设计:这些工作和生活的场景,涉及到了哪些具体的法律 2.你还知道哪些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法律 (展示预学成果) 活动一:生活与法律 1.找一找:你知道下面这些图片跟哪些法律有关吗? 2.练说:(小组或者同桌)说一说图片跟相关法律,再全班交流。 3.教材P8完成连线题。 4.通过这个小活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教师要提出学生交流和倾听的要求,同时也可以设计问题(请执教老师写出你的要求和问题) 5.教师小结: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6.说一说,从家人或亲戚那里了解到的与法律相关的人人经历和故事 (导学单1) 例:哥哥是一名出租司机,有一天中午遇到了一位老朋友,忍不住喝了一瓶啤酒。饭后,哥哥为了不耽误下午挣钱,并且认为自己喝的不多,就出车了。结果被警察检测出酒后驾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他表示酒后驾车载客,不但没挣到钱,还违反法律法规,受到处罚,真是追悔莫及。 我的妈妈是一名教师,每年都跟我一样休寒署假。我小时候常常会问妈妈:“为什么有寒署假,而爸爸没有呢 ”妈妈自豪地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享受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7.找一找:这些法律条文有什么共同点呢 (导学单:请用波浪线找出) 第一百一十九条破坏交通工具罪 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九条绑架罪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些行为最后都要被判刑。) 8.教师小结:这些违法情节都非常严重,给他人或者公共安全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9.你知道这些法律条文出自我国哪部法律吗 (1)小组或者同桌交流 交流1:我看到这些令人发指的犯罪行为,看到那些处罚条款,我认为是出自刑法。 交流2:我也认为出自刑法,根据我的了解,刑法维护了社会的发展,保护了正常的发展节奏,更重要的是惩治犯罪行为。 (2)教师小结: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刑法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活动二:约法三章 1.观看视频:在“约法三章”中,刘邦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规定? 2.同桌或小组交流后,指名全班交流(预设交流观点) (1)我认为刘邦这样做是为了安抚民心,有一句话叫做“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这样做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 (2)每一个人都愿意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中生活,刘邦这样做是为了让老百姓心里更加安稳。 (3)刘邦这样做,整治了社会环境,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发展,国家才能进步。 3.教师小结:在“约法三章”中,刘邦与大家约法三章,禁止杀人、伤害和盗窃,否则要严厉惩罚。杀人者会被处死,伤害他人和盗窃要处以相应的惩罚。 正因为有了约法三章的规定,使大家获得安全感,老百姓安居乐业,才能推动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4.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5.你在生活中接触过民法吗 交流:楼上邻居家的水管漏了,弄脏了我家的墙。我家买了房子,领到了房产证。我妈妈给我买了人身保险,签定了合同。 6.合同怎么订?阅读P6相关链接 7.教师小结:民法保护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合同签定到人身保险,从房屋买卖到婚姻自由,从居家到出行。正是因为有了民法的保护,我们才能够平安健康快乐的生活。 8.观看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介绍 民法典涉及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全面地保护了我们的生活。民法典的条文更加具体,涉及到了很多现在社会中的具体现象。民法典补充了很多以前民法通则中没有提及的部分,更符合我们现在的生活。 9.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行政法 (1)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请你采访一下你的家人: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接触过行政法吗 (2)行政机关工作图片:妈妈公司的营业执照就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 我们每一位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税务部门就是负责这一项工作的。 播放照片或视频,让学生再现生活和工作情景,由此想到涉及到相关的法律问题。此环节也是对预学成果的展示。通过观察日常生活图片,学生相互交流理解生活各方面都受到法律的规范和保护。结合教材,适时安排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 利用主持人的提问,引导学说一说与法律相关的个人经历和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所有人的行为都受到法律规范。 通过找一找法律条文的共同点,学生理解法情节都非常严重,给他人或者公共安全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通过交流学习,知道这些法律条文出处于刑法;教师小结,围绕刑法的作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刑法。 通过观看视频,交流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三种犯罪,教师小结刑法相关规定,让学生了解刑法从古到今都维护着社会安全与稳定。 介绍民法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民法的作用。 通过交流,让学生理解民法和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视频学习民法典相关介绍,,让学生理解民法和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图片学习,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还有行政法。
课 后 延 学 1.查找一些与民法典相关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民法典。 2.读漫画,回答问题 (1)简单叙述漫画中的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2)看完漫画,从中你有什么想法 通过查找,拓展学习视野;以漫画作为情景,让学生在生活中要有法律的意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板 书 设 计 1.感受活中的法律 生活与法律 调整不同领域社会关系
课 后 反 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第1课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2课时 生活与法律
1.访一访:采访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到哪些法律?
2.说一说:与法律相关的个人经历和故事,分享家人、亲戚在工作和生活中涉及的法律。
3.填一填:你还知道哪些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法律
课前预学



法律名称
它在生活中的作用
3.填一填:你还知道哪些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法律
这些工作和生活的场景,涉及到了哪些具体的法律
你还知道哪些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法律
课中导学
你知道这些图片跟哪些法律有关吗?
活动一:生活与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
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带领师生全体肃立,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
学校门口的墙上、街道边的电线杆上被人贴满了烟草广告。
张叔叔和吴阿姨在谈恋爱,他们准备结婚。
张兰大学毕业,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书,被聘为一所学校的数学老师。
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通过这个小活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哥哥是一名出租司机,有一天中午遇到了一位老朋友,忍不住喝了一瓶啤酒。饭后,哥哥为了不耽误下午挣钱,并且认为自己喝的不多,就出车了。结果被警察检测出酒后驾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他表示酒后驾车载客,不但没挣到钱,还违反法律法规,受到处罚,真是追悔莫及。
从家人或亲戚那里了解到的与法律相关的人人经历和故事
我的妈妈是一名教师,每年都跟我一样休寒署假。我小时候常常会问妈妈:“为什么有寒署假,而爸爸没有呢 ”妈妈自豪地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享受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第一百一十九条 破坏交通工具罪
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九条 绑架罪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找一找:这些法律条文有什么共同点呢
你知道这些法律条文出自我国哪部法律吗
我看到这些令人发指的犯罪行为,看到那些处罚条款,我认为是出自刑法。
所有的游戏与比赛,必须要有规则才可以进行,生活也是如此。保障我们生活正常运行的,是法律。
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刑法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活动二:约法三章
在“约法三章”中,刘邦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规定
我认为刘邦这样做是为了安抚民心,有一句话叫做“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这样做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
每一个人都愿意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中生活,刘邦这样做是为了让老百姓心里更加安稳。
刘邦这样做,整治了社会环境,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发展,国家才能进步。
在“约法三章”中,刘邦与大家约法三章,禁止杀人、伤害和盗窃,否则要严厉惩罚。杀人者会被处死,伤害他人和盗窃要处以相应的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你在生活中接触过民法吗
楼上邻居家的水管漏了,弄脏了我家的墙。
我家买了房子,领到了房产证。
我妈妈给我买了人身保险,签定了合同。
我妈妈给我买了人身保险,签定了合同。
强强,咱们家要跟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了。
相关链接:
一家奶粉公司要向一家养殖场购买鲜牛奶,双方为此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主要条款包括:买方和卖方的名称,买卖商品的数量、质量,商品的价款,交货的日期,支付货款的方式,违反合同的责任,争议的解决方式等。签订平等、互利的合同,有助于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买卖行为的顺利进行。
民法保护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合同签定到人身保险,从房屋买卖到婚姻自由,从居家到出行。正是因为有了民法的保护,我们才能够平安健康快乐的生活。
请你采访一下你的家人: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接触过行政法吗
1.查找一些与民法典相关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民法典。
2.读漫画,回答问题
(1)简单叙述漫画中的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2)看完漫画,从中你有什么想法
课后延学
1.感受活中的法律
生活与法律
调整不同领域社会关系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