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知识剖析】“数列”就是一些数排成一列。“等差”,就是相邻两数的差相等。比如:1,5,9,13,17,21,25,29……,这个数列中,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4,这样的数列我们就叫它等差数列。“等差数列”就是相邻两数之间的差都相等的一列数,要注意的是,同一个等差数列中,要么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大,要么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小,不能既有后一项比前一项大,又有后一项比前一项小的情况出现。如:2,0,2,0,2,0……这个数列就不是等差数列。在等差数列中,第1个数称为“第1项”,又叫“首项”,第2个数称为第2项,第3个数称为第3项……以此类推。数列的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所有数的个数称为项数,相邻两项的差称为“公差”。等差数列因为其特殊性,数列中所有数的和也是非常特殊且重要的。在等差数列求和时,一般用倒叙求和的方法来推导。如:求1+5+9+13+17+21+25+29的和。把上下两行相加(注意上下对齐),就会发现每一对上下对齐的数的和都等于首项加末项(1+29),而且共有项数(8)那么多对,所以所有数的和=(首项+末项)×项数;因为我们把原来的等差数列写了两遍,所以原来等差数列所有数的和等于该结果除以2,即推导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等差数列相关公式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和=(首项+末项)×项数÷2【基础巩固】1.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1,第10项为200,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等于多少?第19项等于多少?2.计算:11+13+15+......+97.3.小悦读一本课外书,第一天读了15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3页,最后一天读了36页,刚好把书读完.请问:小悦一共读了多少天?这本课外书共有多少页?4.某剧院有2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问:这个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5.小王和小高同时开始工作,小王第一个月得到1000元工资,以后每月多得60元;小高第一个月得到500元工资,以后每月多得45元。两人工作一年后,所得的工资总数相差多少元?6.观察数列的规律:1,3,1,7,1,11,1,15,1,19,1,23,…,39。观察上面数列的规律,请问:(1)数列中有多少个1?(2)数列中所有数的总和是多少?7.有一堆粗细均匀的圆木,堆成如图的形状,已知最上面一层有6根,共堆了25层.请问:这堆圆木共有多少根?8.有 A、B、C、D 四条直线(如图),从直线 A 开始,按直线方向从1开始依次在A、B、C、D上写自然数 1,2,3,…(1)106 在哪条直线上?(2)直线 B 上第 56 个数是多少?【勇攀高峰】9.计算:2012-2010+2008-2006+......+4-210.三年级一班期末数学考试中,前10名的成绩恰好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已知考试满分100分,每个同学的得分都是整数,而且第3、4、5、6名同学一共得了354分,又知道小悦得了96分,那么第10名同学得了多少分?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公差等于21;第19项等于389.【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1,第10项为200,公差=(第n项﹣首项)÷(n﹣1),用200减去11,再除以10﹣1,求出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等于多少即可;(2)根据第n项=首项+(n﹣1)×公差,用首项加上公差乘19﹣1,求出第19项等于多少即可.解:(1)(200﹣11)÷(10﹣1)=189÷9=21即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等于21;(2)11+(19﹣1)×21=11+18×21=389即第19项等于389.答: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等于21,第19项等于多389.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公差=(第n项﹣首项)÷(n﹣1),第n项=首项+(n﹣1)×公差.2.2376【详解】首项为11,末项为97,公差为2即项数=(97-11)÷2+1=86÷2+1=4411+13+15+……+97=(11+97)×44÷2=108×44÷2=23763.小悦一共读了8天,这本课外书共有204页.【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小悦每天读课外书的页数是一个等差数列,数列的首项是15,末项是36,公差是3,所以求出等差数列的项数,即可求出一共读了多少天;然后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出这本课外书共有多少页即可.解:(36﹣15)÷3+1=21÷3+1=8(天)(15+36)×8÷2=51×8÷2=204(页)答:小悦一共读了8天,这本课外书共有204页.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前n项和=(首项+末项)×项数÷2.4.1150个【详解】第一排有70-(25-1)×2=22个座位所以总座位数是(22+70)×25÷2 =1150(个)5.6990元【分析】先分别求出12个月相差的钱数,再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即可求解。【详解】1000﹣500=500(元)500+(60﹣45)×11=500+15×11=500+165=665(元)。(500+665)×12÷2=1165×12÷2=6990(元)答:所得的工资总数相差6990元。【点睛】考查了等差数列及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关键是得到第12个月小王和小高的工资差。6.(1)10;(2)220【分析】(1)奇数项都是1,偶数项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3,7,11,15,…,39,共有(39-3)÷4+1=10项,所以奇数项也有10项,有几项就是几个1;(2)分别算出奇数项和偶数项之和,相加即可。【详解】(1)奇数项有:(39-3)÷4+1=36÷4+1=9+1=10答:数列中有10个1。(2)奇数项之和:10×1=10偶数项之和:(39+3)×10÷2=42×10÷2=21010+210=220答:数列中所有数的总和是220。【点睛】找到数列的规律,即“奇数项都是1,偶数项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450.【详解】试题分析:一堆圆木,从上往下,上面一层比下面一层少一根,也就是这些圆木堆成的是个梯形,求这堆圆木一共有多少根,也就是求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两者数据应该是相等关系,已知共有25层即高为25,下底为6+25﹣1=30,再根据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即可解答.解:(6+6+25﹣1)×25÷2=36×25÷2=900÷2=450(根).答:这堆圆木共有450根.点评:明确这堆圆木的根数与这堆圆木堆成梯形的面积数据,应该是相等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1)B直线 (2)222【详解】(1)106÷4=26……2,所以106 在B直线上(2)2+(56-1)×4=2+55×4=2+220=222答:直线 B 上第 56 个数是222。9.1006【详解】将两个数字看成一组:2012-2010+2008-2006+……+4-2=(2012-2010)+(2008-2006)+……+(4-2)2是这个式子的第 (2012-2)÷2 +1=1006项则一共可以配成503组;原式=503×2=100610.61分或72分.【详解】试题分析:首先设第10名同学得了a分,前10名的成绩由低到高构成的等差数列公差是d,则第3、4、5、6名同学分别得了a+7d、a+6d、a+5d、a+4d;然后根据第3、4、5、6名同学一共得了354分,小悦得了96分,列出等量关系,求出第10名同学得了多少分即可.解:设第10名同学得了a分,前10名的成绩由低到高构成的等差数列公差是d,则第3、4、5、6名同学分别得了a+7d、a+6d、a+5d、a+4d,第3、4、5、6名同学一共得分为:(a+7d)+(a+6d)+(a+5d)+(a+4d)=4a+22d=354,整理,可得2a+11d=177…①,设小悦第m名,则1≤m≤10,则a+(10﹣m)d=96…②,②×2﹣①,可得(9﹣2m)d=15,(1)当9﹣2m=3,d=5时,解得,此时a=61;(2)当9﹣2m=5,d=3时,解得,此时a=72;(3)当9﹣2m=1,d=15时,解得,此时小悦第4名,第三名的得分是96+15=111(分),因为111>100,所以不符合题意;综上,可得第10名同学得了61分或72分.答:第10名同学得了61分或72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第n项an=首项+(n﹣1)×公差.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