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7张PPT。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1月5日,孙中山发表《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宣示了新政府的八大政纲。其对外部分的内容为:“一,凡革命以前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者,则否。二,革命以前,满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其在革命军兴以后者,则否。其前经停借事后过付者亦否认。三,凡革命以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其在革命军兴以后者,则否。四,凡各国人民之生命财产,在共和政府法权所及之域内,民国当一律尊重而保护之。” 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背景:这一外交政策的方针有哪些?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这三条基本方针是1949年春夏之间,是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原则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意义:结束了屈辱外交,掀开了中国外交新篇章。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亚非会议。会议期间,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原则。图为周总理在会议上发言。阅读下列材料:“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相互了解和尊重,相互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掩护和对立。”“中国代表团是要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宣传个人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存在。”“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同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异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亚非万隆会议1955探究历史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1954年6月下旬,应邀访问印度时,和印度总统拉金德拉·普拉沙德(右一)、副总统萨瓦帕利·拉达克里希南(右三)、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合影。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和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欧共体的成立、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腾飞,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出现多极化的趋势。1972年2月,周恩来在机场迎接到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为什么说是历史性的握手? 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经过反复磋商,在上海签订了《联合公报》,结束了两国20年的对抗,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常化过程的开始。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图为1972年毛泽东主席会晤尼克松总统。 2、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为什么说“恢复”为什么能“恢复”?1971年10月,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讨论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二十三国的提案,并通过了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左图为决议通过时的联合国大会会场。3、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为什么中日之间说的是邦交正常化?4、建交热潮的出现仅从1971年7月中美联合公报发表到1972年底,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有28个国家和中国建交。这样,终于打破了从50年代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1)、进入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为什么要进行调整(依据是什么)?(2)、我国外交政策是怎样调整的?一是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不意识形态的争论(务实外交);二是反对恐怖主义。除了教材上讲的五点外,你认为还应该有哪些方面吗?2、中国——当今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0年9月,在中国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举行历史上首次首脑会晤。图为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美国总统克林顿、俄罗斯总统普京、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法国总统希拉克。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 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国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楼前合影。2004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在北京饭店会谈。左四为中国总理温家宝。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返回联合国此新闻发布的时间,反映何事件?尼克松后来回忆这次握手,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那么“一个时代的结束“是什么, “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又是什么?这次握手发生在那一年?一个时代的结束指的是中美相互敌对的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指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始思考1、建国初,外交方针、原则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3、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