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中考一轮复习课件热学通关(共3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物理人教版中考一轮复习课件热学通关(共32张PPT)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热学
温度

1、定义:
2、单位:
3、规定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摄氏度,符号用°C表示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C,沸腾时的水定为100 °C,0-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就是1 °C。
温度计

1、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2、种类:
酒精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
煤油温度计
实验室温度计
寒暑表
温度计

3、注意事项: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到被测液体中
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温度计

3、注意事项:
读数时,若仰视玻璃管内的液面,会造成读数偏小;若俯视,会造成读数偏大。
俯视
仰视
——读数结果偏大
——读数结果偏小
温度计

(可以防止水银的倒流)
玻璃泡
玻璃毛细管
刻度
单位
缩口
1、刻度范围:
35~42℃
2、分度值:
0.01℃
例题

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7.2℃,某粗心护士忘了甩体温计,先后测甲、乙两个人的体温,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36.5℃,38.8℃,经测量温度计的读数为(  )   
A. 甲的读数是36.5℃ ; 乙的读数是38.8℃
B. 甲的读数是37.2℃ ; 乙的读数是38.8℃
C. 甲的读数是36.5℃ ; 乙的读数是36.6℃
D.以上读数都不对   
B
掌握物质的构成

1、尺度:
物质体积的大小
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物质都是由 构成的
分子、原子
3、分子的大小:
纳米级10-10m
4、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热运动

1、分子热运动:
一切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①肉眼看不到,通过扩散现象反映出来
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扩散现象:
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①炒菜菜香、花香、糖水变甜、樟脑丸消失
②尘土飞扬、树叶凋零、雪花飘落——机械运动
分子热运动

3、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引力:铁条难拉断、水面张力、两个铅块紧密贴合
斥力:固、液体难压缩
例题

1.打碎的玻璃即使拼在一起,也不能“破镜重圆”,其原因是(  )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C.玻璃表面太光滑
D.玻璃碎片间的缝隙太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
物态变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放热)
熔化(吸热)
升华(吸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凝华(放热)
物态变化(汽化)

沸腾: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的剧烈的汽化 现象。沸腾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可以发生。沸腾需要吸热。
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蒸发需要吸热。
汽化的
两种形式
物态变化(蒸发)

影响蒸发的因素
温度:
表面积:
空气流动:
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物态变化(液化)

使气体液化的方式
降低气体温度
压缩气体体积
物态变化(白汽现象)

冬天呼出的“白气”:
烧水冒出的“白气”
冰棒周围的“白气”
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
注意:我们看到的“白气”不是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液滴
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
物态变化(白汽现象)

饺子在水中煮(假设当时是一标准大气压),怎么煮也不会发黄变焦,而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会发黄变焦,这是因为( )。
A.饺子在水中煮,温度不到100℃,饺子中的水分被蒸发;
B.饺子在水中煮,温度超过100℃,饺子中的水分被蒸发;
C.饺子在油中炸,温度超过100℃,饺子中的水分被蒸发;
D.饺子在油中炸,温度不到100℃,饺子中的水分被蒸发
C
内能及其利用

内能
1.定义: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单位:
焦耳,简称焦 符号J
3.影响因素:
状态、温度、质量
4.改变内能方式:
做功&热传递
内能及其利用

温度、内能、热量三者关系
1、温度与内能
因为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因此物体的内能越多。
2、温度与热量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3、热量与内能
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小多少;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
内能及其利用

辨析热机四冲程
吸气冲程
1、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入气缸。
内能及其利用

辨析热机四冲程
压缩冲程
2、压缩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内能及其利用

辨析热机四冲程
做功冲程
3、做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未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内能及其利用

辨析热机四冲程
4、排气冲程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排气冲程
内能及其利用

辨析热机四冲程
关系:1个工作循环=4个冲程=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运动2次=飞轮旋转2圈(720°)
内能及其利用

李丽周末和家人乘车去游玩,某一时刻她看到汽车转速表显示的转速为1800r/min,她向爸爸了解到汽车发动机为四冲程发动机,则此时汽车在1s内完成了( )

A. 60个冲程,对外做了15次功
B. 60个冲程,对外做了60次功
C. 120个冲程,对外做了30次功
D. 30个冲程,对外做了30次功
热值

1.定义: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公式:
Q=mq或Q=Vq
3.单位:
J/kg或J/m3
4.性质: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燃料种类有关。与燃料质量、燃烧状况无关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实验探究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相同。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结论:Cb>Ca
①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相同,若加热相同时间,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升高的缓慢
②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相同,若加热到同一温度,比热容大的物质,所耗时间越久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比热容
1.定义:
2.定义式:
3.单位:
4.影响因素:
单位质量/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C)。
Q=cm t
焦耳/(千克· ℃);符号:J /(kg·℃)
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种类、状态
5.:常识
比热容的现象&应用

C水现象和应用
1、现象:
内陆&沿海温度差、海陆风
2、应用:
循环水、冷却水、灌溉秧苗
∴比热容越大,吸放热能力越强,温度越难改变
3、冬天菜窖放水、橘子树上喷水、教室洒水
——物态变化
热效率计算

1.热热:化学能→内能(燃料烧水)
工具:
η
热效率计算

2.热力:内能→机械能
工具:
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