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3.8《大家的“朋友”》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下册3.8《大家的“朋友”》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8大家的“朋友”
教学内容
本课话题是“认识我们的朋友”这个话题以“知识窗”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公共设施,以自述的表现方式让学生懂得公共设施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教材同通过小叮当旅行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公共设施,人们的生活会有哪些不方便。教材还注意引导学生对公共设施的完善、发展和创新展开想象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公共设施,能认出社会中的各种公共设施。
2.能写出公共设施服务社会、方便生活的重要作用。
3.能改进,完善或尝试设计新型的公共设施。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公共设施,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
2.认识公共设施的价值,自觉爱护公共设施,尝试设计一种新型公共设施。
教法、学法
探究法实践法合作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视频,学习任务单
学生:分组讨论公共设施作用,动手设计新型公共设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游戏: “指指点点”的游戏,以人的五官为指点对象,要求学生正确指出,然后教师加快速度,测试学生反应能力。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本单元教学内容思维导图,共同了解本单元内容。 2、教师:图片出示“朋友”,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谁能向大家聊一聊你的朋友? 3、教师:出示图片(男孩小叮当)小叮当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也想向大家介绍他的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们呢?看,它们来了(出示公共设施图片) 二、活动一:找一找,认识朋友 (一)认识公共设施 1、教师:你知道这些朋友的家在哪里吗?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叮当非常喜欢它们,给他们取了一个共同的好听的名字,猜猜叫什么? 4、课件出示: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的设施,称为:“公共设施”。它是为了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设置的。为大家服务的这些不会说话的朋友,他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公共设施。 (二)了解常见的公共设施 1、教师:常见的公共设施有哪些呢?(课件出示) 2、课前,同学们纷纷走上街头、公园、小区,找到了很多公共设施,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视频) 3、教师:那我们学校,教室里又有哪些公共设施呢?2、小结:公共设施真是到处可见啊!它们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遍布社会的角角落落。 三、活动二:说一说,感受作用 (一)夸一夸公共设施,说作用 1、教师:这些:“朋友”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他们还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瞧,这两位朋友的作用是:(出示书中50页两幅插图)面对这样的“朋友”,它为我们服务,我们来夸夸它,好吗? 2、出示学习任务单,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 3、屏幕出现要求:进行星级评定。 4、-全班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公共设施的作用。 5、小结:公共设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板书:便利)所以,它们不仅是小叮当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朋友。(板书:我们的) 6、教师:既然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体会没有公共设施而带来的麻烦 1、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如果没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吗 小叮当在一次旅行中,来到了一个跟我们这不一样的国度,下面跟随着他的脚步,一起来看看他的旅行经历吧。 2、续编故事:小叮当还会遇上哪些不方便?请把故事接着讲下去。 3、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从小叮当的故事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4、教师小结:公共设施的作用可真大呀!除了默默为我们社会服务,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如此美好。所以我们要------(再一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爱护公共设施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 四、活动三:画一画,新型设施 (一)发现现有公共设施的不足 1、教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我们使用公共设施的时候,有些还不是那么完美,存在着不足,甚至有的还存在安全隐患? 2、学生交流 (二)公共设施设计比赛教师:同学们,发现了公共设施的不足,我们可以去改善它,来,发挥无穷的想象,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比比谁的设计最具有创意。可能你的创意就被有关部门采纳,服务我们大众呢。 1、出示视频,欣赏未来的新型公共设施 2、出示要求,学生动手设计新型公共设施 3、交流:学生展示或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 4、小结:同学们,能关注公共设施,并想到去更完善它的功能,这都出于对社会的那份爱心和责任心。将来同学们这些作品如果能成为现实,一定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五、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通过这节课认识了大家的“朋友”——公共设施,知道它们每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服务,我们人类的生活因为它们的存在而更方便、更美好。 2、出示思维导图,帮学生梳理本课知识结构 以游戏打开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以更饱满的激情走进课堂,走进教学。 新课标中指出,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知识运用于社会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能力 新课标指出,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助于他们提升对自己、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担当精神。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以视频为支架,为学生搭起设计新型公共设施的桥梁,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 思维导图的形式更直观更形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1、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调动学生情绪,借助游戏、图片,引入新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寻找公共设施的小视频让学生学会今后在生活中认识公共设施。达到了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目的。 3、能促进学生在“动”中学。课上组织学生动手动脑,讨论公共设施的作用,动手设计新型的公共设施。这些活动都能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促进学生由静态学习变为动态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印象更加深刻。 4、学生的学习层次多样,有小组合作交流,有同桌讨论,还有自己的独立创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自组创造精神。 当然存在许多不足: 学生虽然每天都与公共设施打交道,享受着他们带来的便利,但是,他们却较少关注公共设施,对他们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只是浅显的知道。另外,在对公共设施的改进和设计新型的公共设施上,学生的思路还是打不开,可能了解的太少,接触太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引导。最后,在爱护公共设施上,有部分同学仅停留在口号上,从思想上,自身行动上仍没有重视到。看来德育教育任重,而我们希望它并不遥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