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3.3比热容 学案 (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3.3比热容 学案 (无答案)

资源简介

【13.3 比热容】学历案
【主题与课时】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第十三章第三节 比热容 第1课时
【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说出对比热容的理解,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学习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建立比热容的概念,养成质疑和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演示实验,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
3.通过比热容的概念建立,会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评价任务】
完成任务一,准确说出不同物质吸热能力,指向目标1,检测目标1
完成任务二,理解物质的比热容,指向目标2,检测目标2
完成任务三,会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指向目标3,检测目标3
【学习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但海水却非常凉爽;傍晚,沙子很快凉了下来,但海水却还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
二、演示实验,探究新知
任务1:比热容的概念---(指向目标1、2)
【想一想】
1.家里来了客人,为了让客人尽快的喝上开水。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2.分别把一壶水和半壶水烧开,哪个吸热多?
3.把一壶水烧开和烧成温水,哪种情况需要吸收更多的热?
【归纳总结】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
同一种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体的 和 都有关系。
同一种物质, 越大, 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活动一: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指向目标1)
【提出问题】
如何比较不同物质的吸收热量的能力?
【实验探究】
实验猜想:
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停表、天平、铁架台
实验方法: 、
实验设计:
(1)怎样得到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
(2)怎样比较水和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3)怎样设计实验方案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讨论归纳总结
实验中采用采用控制 相同的水和油,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用_________表示,用到了物理中的________法。使水和食用油升高到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越长的表示吸热能力越_________。
(3)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 的。
表现性评价标准:能设计并进行实验,并能正确的说出实验总结,评价等级为A;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完成,评价等级为B;无法完成或结论不正确,评价等级为C或D。
我对自己的评价:
活动二:比热容的概念---(指向目标2)
学生阅读课文P11-P13,完成问题导学内容:
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 表示。
2.热量、质量、温度的国际单位分别是____、____和____,推导出比热容的单位___。
3.了解“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
4.某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与 、 、 无关。物质的比热容由物质的 (本身特性)、 决定。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以用比热容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5.阅读小资料—一些物质的比热容,你能从中总结出什么规律吗?
【说一说】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
表现性评价标准:能正确填对10空以上并且能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评价等级为A;能正确填对6空以上并且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不完整或出现错误,评价等级为B;能正确填对6空以下并且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不完整或出现错误,评价等级为C。
我对自己的评价:
任务2: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指向目标3)
【想想议议】
1.吐鲁番夏天最高温度大多在四十多摄氏度,居中国之首,而火焰山又是吐鲁番最热的地方,其表面温度最高曾达到八十多摄氏度。但一到晚上气温一下子就降到二十多摄氏度,空调都不用开 。 为什么?
2.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系统,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而汽车发动机等机器在工作时发热很多,也用水来作为冷却剂。为什么?
3.谈起夏日海风,你可知道,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白天和夜晚的风向往往是不同的,你知道白天风是从哪里吹向哪里?夜晚呢?为什么?
4.钢筋水泥都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比如,炎炎夏季,都市气温往往比郊外要高3 ℃ ~ 5 ℃,这就是热岛效应,应该如何应对呢?
纸笔性评价标准:能准确利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评价等级为A;解释不完整或理由模糊、错误,分别评价,等级为B、C、D。
我对自己的评价:
【课堂小结】
1.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仅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有关,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2.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3.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收或放热能力的强弱。比热容是物质自身饿一种性质(即是物质的属性),物质种类不同比热容一般不同。
【检测与作业】
A组:夯实基础题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温度有关
C.物体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水 4.2×103 铁 0.46×103
酒精 2.4×103 铜 0.39×103
煤油 2.1×103 干泥土 0.54×103
冰 2.1×103 水银 0.14×103
2.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小张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一杯水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小
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C.水吸收或放出热量本领较强,常用作冷却

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
质的种类有关 
B组:巩固技能题
3.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热量从甲传递到乙,则下列情况中可能的是(  )
A.甲的比热大,初温低 B.甲的比热小,初温高
C.甲乙的比热相同,乙的初温高 D.甲乙初温相同,甲的比热大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