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不同散文类型特征、鉴赏点总结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不同散文类型特征、鉴赏点总结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散文总结
一、写人叙事散文主要是感悟式,
即抒情触媒——相关场景——相关人物——生活感悟。
作缘起→写人记事→穿插场景、细节→抒发情感,总结感悟
二、写景状物散文主要有:
1.静赏式,即景点概述——景点静赏——景点联想;
2.参游式,即入景——赏景——联想——收束;(游记散文)
3.象征式,即描摹物——由物及人——言志向。
三、议论说理主要有:
1.层递式:提出问题(列出现象)——分析问题(分析现象)——
解决问题(提出意见办法、观点结论);
2.并列式:引出话题(对象)——从不同角度分析——总结。
散文类型及思路结构
3.对比式:提出观点——正反对比论述——总结
4.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
四、哲理散文主要有:
追怀式,即眼前景——从前景——怀念情;
叙史式,即奠定基调——追述史实——抚今感慨。
联想感悟式,即由生活现象——引发联想、想象——悟出生活哲理。
写人记事散文小结
写人叙事散文:
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或表达对人物的某些情感,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一、散文特征
写人散文的中心任务是写人。阅读它,同样要紧紧抓住人物形象。
1.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2.分析人物形象的着力点
(1)叙事情节——在阅读时要分析事件、前后情节,并从中概括人物形象。
(2)细节描写——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神态等细节上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风貌。
(3)时代背景——结合时代背景,把人物放在特定的背景下去分析概括。
(4)议论抒情——分析文中议论抒情词句,进而分析概括。
1.人物形象:①概况分析人物形象。②揣摩人物心理或情感变化。③赏析人物塑造的技巧。
2.结构思路:①概括分析文章思路层次。
3.语言:①理解句子含义。②赏析句子。③分析句段作用。
4.情感:①归纳作者寄予的情感。②探究对人物事件的认识和看法。
4、写人记事的散文考点
写景状物散文
一、阅读鉴赏的步骤
1、读前抓信息,初步感知内容(研标题、作者、时代背景、抓首尾段)
2、通读全文,分析概括形象(景、物)的特征
(1)找准形象: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情、特定物件
(2)抓住角度:
外在----形、声、色、态、味等方面
内在----品格、神韵、气质等情态的特征及内在蕴涵
(3)分析语境,概括特征
 ①找原词概括:提取描写景、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利用上下文中作者评价景物特征的词
 ②提炼词语概括:根据对语境的理解来概括画面、特定物的特征
3、根据形象的特征,把握情和意(找到“情”与“景”、“志”的契合点。
状物散文:抓物之特征,悟文之主旨
文中的物象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的生动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作者往往把大量笔墨花在对所托物象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描绘上,以使所写之“志”有所依附。所以,状物散文阅读的精髓在于抓物之特征,悟文之主旨。
1.明确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
2.联系语境,把握物象的内在品质,明确它们与所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
3.进一步明确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说出其对于表现的主旨的意义和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状物散文把状物与写人结合起来。它们常常采用双线结构,物线与情线交叉推进。
二、不同类型散文的主旨
(1)写景类散文--把握景物中作者的感情及对景物的思想态度。如《建水记》、《故都的秋》
(2)咏物类散文--感悟作者在物中所赋予的象征意,抒发的感情(意愿、人生观点、情感态度)如《囚绿记》《比邻而居》
三、把握主旨的方法
⑴抓标题(标题往往暗示作者的情感思想)
⑵抓抒情议论句(开头、中间尤其结尾段)
⑶提取段落中体现作者情感的词
⑷理解和归纳各段大意
4、理清思路和结构
写景散文:描写景物的顺序,或观察点角度的变化,或先描写画面,刻画环境,后抒发情感
咏物散文:由物后及人(借物喻人、象征、托物言志 )
议论说理散文的总结
1.重在说理:议论某种现象,阐述某一道理
2.情理交融:理中含情,情中有理
3.表达含蓄:含义深刻的语句多
一、说理散文的特点
1.把握文章的观点(道理)
①.筛选中心句
②.留意段首短尾、文首文尾议论的语句或段落。
③.梳理观点和论证材料,梳理各观点间的关系。
二、说理散文的鉴赏
2.把握情感
①.筛选表达情感的词语
②.结合文章的观点来分析情感
3.分析材料
①.弄清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
②.分析同一观点下多则材料的关系。
(如并列关系;正反对比关系)
二、说理散文的鉴赏
三、说理散文的考点
1.阐释重要语句的含义
2.概括(分析)作者的观点。
a.段首的总领句;段尾的总结句;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句。
b.论证素材前后的句子。
c.分析思想载体或论据的内容,提取作者蕴含其中的观点态度。
3.梳理文章的思路。
①(提出问题/中心观点—分析问题/论证过程—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②引出论题(对象)—角度①论述—角度②论述...——卒章显志,总结。
4.概括分析句段(论据)作用
5.赏析说理散文的艺术特色。
6.联系现实,探究(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常见论证方法
①熟悉常用的几种论述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A.事实论证(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典型的事例,增强说服力。
B.道理论证:运用经典理论,进行推理演绎,增强文章的逻辑性。
C.引用论证。(证明观点,增强观点的权威性,说服力;根据引用内容特点不同,效果不同。如引用传说,增强传奇色彩。)
D.对比论证:在比较中突出观点。
E.比喻论证:①化抽象为形象,增强论述的形象性、生动性。例子: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②化深奥为浅显。
②明确文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结合文意,阐释其艺术效果。
分析散文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指文本为了主题表达的需要而整体呈现出来的面貌,包括标题的拟定、线索的布局、行文思路的展开、写作内容的安排、结尾的处理等。
标题的拟定:标题的内涵、作用、手法(比喻、拟人、象征、双关等)线索的布局:单线?双线?
行文思路的展开:纵向?横向?
写作内容的安排:段落的安排与段落间的关系、先后顺序、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由实而虚地表达思想感情。
结尾的处理:①卒章显志 总结全文 ②升华主题;③照应开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