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选择之因地制宜谋发展(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发展的选择之因地制宜谋发展(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8.4.2 因地制宜谋发展(练习)
一、选择题: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我国自然条件的不同,总体上把全国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带
B.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适合其发展的农业类型是相同的
C.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D.工业和金融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2.有关各地农业建设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②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充足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
③闽、粤沿海滩涂广阔,可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
④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所有的山区都应发展林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3.下列农业行为符合因地制宜观点的是( )
A.在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地势低洼处,挖鱼塘养鱼,鱼塘周围植桑、种甘蔗
B.在干旱草原区,开垦耕地种粮食
C.在陡坡上开垦耕地
D.在西双版纳林区大面积毁林开荒
4.中央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支持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内蒙古自治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内蒙古自治区要加快发展,必须( )
①加强东西交流,实现优势互补 ②照搬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模式
③开发旅游资源,发展草原旅游业 ④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右图是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双向交流图,它的含义是( )
A.因她制宜,优势互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西部落后于东部
D.东部带动西部发展
6.我国结构完善、实力最为雄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
A.东北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西部地区
7.海南岛朝着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方向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地处我国与东南亚各国交往的十字路口
②气候宜人,拥有海水、阳光、沙滩和少数民族风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③对外开放的政策 ④工业实力雄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西部经济地带最丰富的资源有( )
①石油 ②土地肥沃 ③有色金属矿 ④生物资源 ⑤水能 ⑥煤矿 ⑦天然气
A.①③⑥⑦ B.②④⑥⑦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⑦
9.绍兴市各地树立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名片:新昌县做透了“旅游文化”,绍兴县做强“民营文化”,诸暨市做深了“西施文化”,嵊州市抓好了“越剧文化”。这启示我们在发展区域经济中首先应当( )21·cn·jy·com
A.因地制宜 B.优势互补 C.区域合作 D.共同发展
10.为了更好地发挥各地优势,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我国相继规划并实施了哪些区域发展战略( )www.21-cn-jy.com
①西部大开发 ②中部崛起 ③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各地段较为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 )
A.①村落②林地③耕地 B.①耕地②村落③林地
C.①林地②果园③耕地 D.①林地②耕地③果园
12.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地区的农业发展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
A.在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发展渔业
B.在降水稀少的高原地区,发展粮食生产
C.在地形陡峭的山地地区,发展林业
D.在河网密布的地区,发展牧业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发达,城市密集,形成了由一个中心(上海)、四个副中心(南京、苏州、杭州、宁波)以及其他众多大、中、小城市组成的城市群。2010年,国家制订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要“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努力提升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国际化水平,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21cnjy.com
材料二: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千米,区域GDP占我国GDP总量的24%,是我国经济和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21·世纪*教育网
(1)长江三角洲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
(2)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什么?长江三角洲在我国处于怎样的经济地位?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遵循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什么原则?
14.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地图和材料完成相关问题。2-1-c-n-j-y
探究步骤:
这是一片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这里是世界屋脊,地高天寒,空气稀薄,天空湛蓝;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湖泊星罗,沼泽密布;这里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竟骄……这里既有虔诚的喇嘛和布达拉宫,还有成群的牦牛和冰川、温泉。
(1)依据阶段Ⅱ成果的描述,判断该地理兴趣小组确定的研究区域是 ,图中D山脉是 ,三江源位于图中 处(填字母)。
(2)该地区因地势高而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将下列代表地理现象的字母填入下图中相应空格内,完成结构示意图。www-2-1-cnjy-com
A.江河之源 B.高寒气候 C.光照强烈 D.耐寒动物 E.河谷农业
(3)在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青稞穗大粒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对于该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人提出大力开发水能、太阳能和地热资源,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场“山呼海应”的大布局开始波及杭州、宁波、温州等发达地区,以及丽水、衢州、舟山等相对欠发达地区。当初,按照浙江省的设想,“山”“海”摆起“富贫方阵”,对口之间打擂台。但各地对口协作后不久,就有违“父母之命”。比如,浙江省原先确定常山和嵊州结对,但由于两地产业和要素资源不对接,深入合作勉为其难。2011年6月15日,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新一轮“山海协作工作”的大背景下,民间投资被激活了,为新一轮山海协作工程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材料中的“山”“海”之病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什么问题?
(2)材料中表明各地需要重新搭配,这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3)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有何意义?(至少写出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A
C
A
B
D
A
A
C
11
12
C
C
二、非选择题:
13.
(1)自然条件: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河湖众多。
人文条件:开发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交通发达,教育科技水平较高,人才多,资金充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上海。
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城镇分布密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我国结构完善、实力最为雄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21教育网
因地制宜。
15.
(1)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大。
(2)发展区域经济时要因地制宜,应首先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主导因素和优势产品,这样才能使经济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2·1·c·n·j·y
(3)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
课件34张PPT。第2课时因地制宜谋发展
什么是“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地形陡峭,坡度大,水土容易流失,但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做“宜林则林”。 降水较少但牧草生长良好,坡度小,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做“宜牧则牧”。 地势平坦,利于耕作,且靠近水源,便于灌溉。这叫做“宜粮则粮”。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这叫“宜渔则渔”。9个12个+210个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范围)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小结:我国东、中、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差异表现在: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外开放等许多方面,这些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丘陵、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便于开发利用高原山地盆地为主,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对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建设极为不利
多干旱、半干旱区和高寒区,对农业发展极为不利东部季风区,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淡水资源短缺低低低高高高 只有因地制宜地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认识及对策:①认识: 三个经济地带体现了我国区域发展的宏观格局。事实上,我国区域发展的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②对策:海南风光,适宜发展——大草场,适宜发展——江南水田,适宜发展—— 你能从直观的感受中得出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吗?因地制宜各产业的因地制宜发展 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1.农业:①发展条件:农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②发展策略: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不同,适合其发展的农业类型也不同。③举例: 地势平坦,降水较多,草地广布的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因为其草场广阔,牧草丰富,饲料充足;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且土壤肥沃,降水较丰沛的地区,适宜进行耕作农业,因为其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夏季降水较多,气温较高;周围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宜发展林业和特产区,因为山区面积广阔,森林资源丰富。 观察图8—45,把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类型对应起来,并说明理由。 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河湖众多,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城镇分布密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我国结构完善、实力最为雄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2.工业:①发展条件:工业生产要考虑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条件。②举例:图8-47 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发达,城市密集,形成了由一个中心(上海)、四个副中心(南京、苏州、杭州、宁波)以及其他众多大、中、小城市组成的城市群。2010年,国家制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要“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努力提升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国际化水平,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阅 读 卡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群图8-48 长江三角洲工业的分布 归纳长江三角洲成为工业基地的优越条件。交通:交通便利,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开发历史:开发时间早,工业基础好。
政策:政策优惠,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教育、科技:教育、科技发达,技术力量雄厚,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其他: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辽中南工业基地:该地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工业为主。
京津唐工业基地:有钢铁、机械、化工、电子、纺织等工业,它是我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又叫长江三角洲,它是我国第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很发达。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属于三角洲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更是拥有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优势。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该地以服装、电子、玩具、食品等轻工业为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拓展提升 海南岛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努力打造国际旅游岛;香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成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3.金融业、旅游业:①地位: 金融业、旅游业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甚至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②发展策略:发展金融业和旅游业,也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条件,发展独具特色的金融业和旅游业。③举例: 海南岛地处我国与东南亚各国交往的十字路口。这里交通便利,气候宜人,拥有海水、阳光、沙滩、森林、温泉、热带物产和少数民族风情等丰富而独特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在自由开放的政策下,海南岛正朝着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方向迈进。 香港地处亚、欧、美三大洲交通要冲;在时区上可以承接欧美金融市场的交易时间;拥有能够满足各种金融服务和巨额资金调动的现代化交易与通信设施和政策支持。这些,造就了香港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的地位。区域合作 国家根据各地优势,规划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发展战略,以更好地实现全国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1.目的: 更好地发挥各地优势,实现互利共赢。2.措施: 我们国家为了促进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哪些重大的资源调配政策?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南水北调……这充分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什么原则?因地制宜,优势互补这些措施对于东西部发展来说有何重要意义?①可以实现东西部的优势互补,更好地贯彻因地制宜的方针。
②西部为东部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优化能源结构,方便人民生活。
③东部为西部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增加就业机会。
④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AB指出A、B的省份名称,说说A地应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展?
B地应在哪些方面给予A地大力支持?
这体现了发展区域经济的什么原则?练一练2011年3月1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材料一: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濒东
海,南界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
海以及江苏相邻,背依内陆广阔的腹地。
材料二:见右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海岸线长,有优良港湾,岛屿众多,渔业资源丰富,海洋能源丰富。问题: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 浙江省在发展海洋经济时,必须坚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什么原则?结合下图,谈谈浙江省应如何实践这一要求?①利用深水海岸线长的优势,以港口建设为依托,扩大对外开放(或发展国际物流业、发展海洋运输业);
②利用海岸线长和岛屿多的优势,发展旅游业;
③合理利用渔场资源,发展渔业;
④依托丰富的海洋新能源,依靠科学技术,努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发展海洋新能源产业。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因地制宜谋发展课堂小结三个经济地带因地制宜谋发展区域合作农业:工业:金融业:东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海南岛香港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发展战略请不要转载!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