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4.9.1《守护生命》 (课件44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4.9.1《守护生命》 (课件44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 七年级上
4.9.1 守护生命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认同。
道德修养:践行自律自强道德要求,爱护身体从自律开始。
法治观念:了解和识别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和远离伤害。
健全人格:正确认识自己,守护生命,具备健康心理素质,树立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责任意识:养成对自己负责任,树立对自己生命负责的责任感。
新知导入
00后武警回家探亲勇救2人
2023年6月29日下午,一辆轿车失控冲入河中,两名群众被困在车内出不来。危急关头,一名小伙冲入河中,连续两次折返岸边,将溺水被困的群众救上岸,随后默默离开了。7月2日,记者从武警河南总队获悉,这位救人的小伙,是一名00后武警战士,他叫付一豪。
120的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时,看到的是一名疲惫而满足的年轻人。付一豪因为救人而受了伤,但他只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他的故事在全国传开,感动了无数人,也激励了无数人。在那个危急的时刻,他没有丝毫犹豫,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只想着去救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为什么付一豪不顾自身安危,也要跳进水中救人?
付一豪并没有将这次救人行动视为一次壮举,而是将它融入了他的生活和价值观中。他的行动,不仅仅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还是一种守护生命的行为。
运用你的经验
这些同学的讨论涉及生命的哪些方面?
结合你的经历,说说守护生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我姥姥特别牵挂我,反复叮嘱我在外面要注意安全,不要到有危险的地方玩。
每次看到影片中革命战士英勇就义的情节,我都很感动,总是想起一句话:“你能消灭我,却不能打败我!”
我爸爸是一名中医,他说要养生,如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起床和睡眠时间。
生命那么重要,可是我读过“嗟来之食”的故事,一个人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这样的做法对吗?

身体健康

生命安全

理想信念

人格尊严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守护生命
爱护身体
养护精神
爱护身体
养护精神
一、爱护身体
新知讲解
演员陶玉玲曾被确诊为口腔癌,心情非常悲观。丈夫安慰她:这个家里不能缺你,你必须康复!丈夫陪陶玉玲在医院接受手术。有40多天,陶玉玲不能吃东西,也不能喝水,靠输液维持生命。父女3人一直在轻声呼唤陶玉玲的名字,希望她早日渡过生命劫难。亲情给予陶玉玲最大的信心和力量,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不能死,我要活着!
10天后,陶玉玲转入普通病房,医生宣告她闯过了危险期,黄国林喜极而泣。就在黄国林陪妻子抗癌时,他又被确诊为肠癌。陶玉玲配合保姆,每天给丈夫做5顿饭,让他少食多餐。夫妻俩一起健身,一起听音乐,一起练书法,结伴抗癌。他们互称对方为癌魔打不垮的“老金刚”。
陶玉玲和黄国林的抗癌之旅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的希望,要勇敢坚强。任何轻生或伤害身体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一、如何爱护身体?
1、关注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相关链接
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
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
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护视力
远离有害物质
了解自己的药物过敏情况
不滥用药物
了解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
定期体检
学生抑郁后果及成因分析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而50%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长此以往,导致青少年的抑郁之路“道阻且长”,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等倾向。
77%和69%的学生患者在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中易出现抑郁。
63%的学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严苛、缺乏关爱和冲突。
思考:你如何评析学生因抑郁而自残、自杀的行为?
一、如何爱护身体?
2、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当某些内心需要(如爱、被承认、被接纳、尊严、自由等)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起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有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
成长中的我们,应该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在于珍惜。
——卢梭
没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生命想象不到的短暂。 ——杜伽尔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
即使断了一条弦,其余的三条弦还是要继续演奏,这就是人生。 ——爱默生
自然灾害自救小技巧
结合视频和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探讨这些灾害或灾难的自救自护方法。
火 灾 逃 生 小 知 识
拨打火警电话119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放低身体,向安全方向跑;
失火楼房内,不可使用电梯逃生,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
不要盲目跳楼……
地 震 逃 生 小 常 识
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
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
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发 生 交 通 事 故 小 常 识
双手紧紧抓住把手,低下头。
利用前排座椅靠背或两手臂保护头面部。
遇到翻车或坠车时,迅速蹲下身体,紧紧抓住前排座位的底部。
事故车辆行驶中,乘客不要盲目跳车,应待车辆停下后再陆续撤离。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匪警电话:110
交通事故报警:122
一、如何爱护身体?
3、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重点梳理
一、如何爱护身体?
①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关注内在感受,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③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二、养护精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节目仅播出《尚书》《天工开物》两期,全网热搜就有近60个,视频播放量超过2.5亿次,节目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1亿次。
典籍里的中国
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诗经》,其实是由汉代大儒毛亨、毛苌所传的《毛诗》。“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着毛苌回到过去,再次见到已逝的夫子毛亨。他们将一同回顾毛亨少年时以《诗》明德,青年时以《诗》传情,出征时以《诗》鼓劲等人生故事,以及其晚年收毛苌为徒,护《诗》、注《诗》、传《诗》的人生经历,把《诗经》的精神世界与毛亨的情感世界相融合。
在偏向商业化和娱乐化发展的今天,为什么类似《典籍里的中国》的节目,还能倍受观众喜爱?
二、如何养护精神?
为什么要养护精神:
1、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满足精神需求。
① 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② 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探究与分享
1939年,一个叫做特莱津的捷克小镇被德国纳粹改为集中营,有9万多名犹太人被关押在此,其中有一万多名还未成年的孩子。他们被单独关押起来,不能和父母和大人们在一起。一位叫弗利德的艺术家,放弃了可以出逃机会,决定和集中营的孩子们在一起,他们一起画画,自己办杂志。在浩劫中,一万多个孩子最终只留下了一百多人,但他们留下了4500张画。这些孩子的绘画作品,现在被布拉格犹太人博物馆收藏和展出,被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三的钻石”。
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在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要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
人们为什么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①为了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悲观心理,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孩子的内心有了另一个世界,从而帮助孩子用美好的眼光看世界,让孩子不在悲观失望中成长。
②儿童的绘画作品被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显然不是反映了他们艺术成就高超的问题,而是反映了他们用什么心态和眼光看世界的问题。
二、如何养护精神?
精神发育与物质支持的关系:
2、协调好物质支持与精神养护的关系,守住心灵的真、善、美。
① 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② 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③ 相反,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图片分享
你参加过这些或类似的活动吗?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
烹茶
下五子棋
看京剧
参加博物馆
诵读经典
给烈士献花
二、如何养护精神?
3、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活都流淌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重点梳理
二、如何养护精神?
①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满足精神需求。
②协调好物质支持与精神养护的关系,守住心灵的真、善、美。
③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拓展提高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艾滋病传播的方式,谈谈如何预防艾滋病。
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想想你在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方面,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和改进。
2018年我国报告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14.9万例,其中性传播比例超过90%。2011-2018年,报告青年学生感染者人数占全部青年人群( 15- 24岁)感染者人数的比例由10.4%上升到18.9%。
感染艾滋病会给学习、生活带来巨大影响,需要终身规律服药,精神压力增大。我们要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掌握预防知识,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
传播方式
预防方法
课堂练习
1.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因此( )
(1)守护生命就是要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
(2)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3)守护生命要守护精神家园
(4)守护生命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A.(1)(2)(3) B.(2)(3)(4)
C.(1)(3)(4) D.(1)(2)(4)
B
2.掌握有效的逃生、急救知识和技巧,是科学避险的关键。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1)遭遇雷雨天气时,站在大树下躲雨
(2)去电影院或商场时,留心观察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的位置
(3)当火灾发生时,可以通过跳楼等方式赶快逃离火场
(4)遇到大雨或洪灾时,远离堰塘、河流等地点
A.(1)(2) B.(3)(4)
C.(1)(3) D.(2)(4)
D
3 . 2016年4月23日上午,河北省2016年“书香燕赵 美丽河北”主题系列读书活动暨石家庄市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现场诵读会正式举办,期间开展了“书香校园文学作品展”“名师名家文化交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研学等系列活动。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养护我们的精神,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②提高所有河北公民的精神素养
③充盈我们精神世界的财富;
④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在阅读中看到真、善、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课堂总结
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如果你不珍惜它,守护它,你就会失去。所以让我们对我们自己的生命负责,学会保护我们自己,
珍惜这来者不易的生命。
板书设计
守护精神家园,发扬民族精神
守护生命
爱护身体
养护精神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协调好物质支持与精神养护的关系
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4.9.1《守护生命》教学设计
课题 守护生命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上册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认同。道德修养:践行自律自强道德要求,爱护身体从自律开始。法治观念:了解和识别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和远离伤害。健全人格:正确认识自己,守护生命,具备健康心理素质,树立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责任意识:养成对自己负责任,树立对自己生命负责的责任感。
重点 知道怎样爱护身体,掌握基本自救自护方法。
难点 知道怎样养护精神,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00后武警回家探亲勇救2人(PPT呈现相关情况)为什么付一豪不顾自身安危,也要跳进水中救人?付一豪并没有将这次救人行动视为一次壮举,而是将它融入了他的生活和价值观中。他的行动,不仅仅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还是一种守护生命的行为。运用你的经验——我对生命的看法(PPT呈现)这些同学的讨论涉及生命的哪些方面?结合你的经历,说说守护生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生命安全、理想信念、身体健康、人格尊严。爱护身体、养护精神(呈现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 观看视频交流分享讨论交流 初识守护生命的行为体现。引导学生认识从哪些方面来守护生命,为学习本框知识作铺垫。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爱护身体案例分享——癌魔打不垮的“老金刚”陶玉玲和黄国林的抗癌之旅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的希望,要勇敢坚强。任何轻生或伤害身体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小结:一、如何爱护身体?1.关注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相关链接——健康的生活方式(PPT呈现)调查报告——学生抑郁后果及成因分析思考:你如何评析学生因抑郁而自残、自杀的行为?小结:一、如何爱护身体?2. 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当某些内心需要(如爱、被承认、被接纳、尊严、自由等)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起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有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成长中的我们,应该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名言警句——珍惜生命视频播放——自然灾害自救小技巧结合视频和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探讨这些灾害或灾难的自救自护方法。小结:一、如何爱护身体?3.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目标导学二:养护精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节目仅播出《尚书》《天工开物》两期,全网热搜就有近60个,视频播放量超过2.5亿次,节目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1亿次。视频播放——典籍里的中国(PPT呈现讲解)在偏向商业化和娱乐化发展的今天,为什么类似《典籍里的中国》的节目,还能倍受观众喜爱?小结:二、如何养护精神?1、 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满足精神需求。为什么要养护精神:① 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② 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探究与分享——二战集中营的儿童画作(PPT呈现集中营和画作图片)在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要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人们为什么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提示;①为了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悲观心理,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孩子的内心有了另一个世界,从而帮助孩子用美好的眼光看世界,让孩子不在悲观失望中成长。 ②儿童的绘画作品被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显然不是反映了他们艺术成就高超的问题,而是反映了他们用什么心态和眼光看世界的问题。小结:二、如何养护精神?2、协调好物质支持与精神养护的关系,守住心灵的真、善、美。精神发育与物质支持的关系:① 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② 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③ 相反,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图片分享——守护精神家园你参加过这些或类似的活动吗?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小结:如何养护精神?3、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活都流淌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拓展提高——预防艾滋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艾滋病传播的方式,谈谈如何预防艾滋病。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想想你在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方面,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和改进。提示:PPT呈现课堂练习 案例感悟归纳总结思考交流名言感悟观看视频 交流讨论观看视频交流分享小组讨论 分享观点感悟交流巩固提升 了解我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理解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认识要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理解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知道灾害或灾难的自救自护方法。认识爱护身体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了解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掌握要养护精神的原因。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理解协调好物质支持与精神养护的关系,守住心灵的真、善、美。初步树立守护精神家园、发扬民族精神的观念。理解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认识艾滋病传播的方式和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课堂小结 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如果你不珍惜它,守护它,你就会失去。所以让我们对我们自己的生命负责,学会保护我们自己,珍惜这来者不易的生命。 引导学生知道要学会保护我们自己,珍惜这来者不易的生命。
板书 总结本框内容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