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电子教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电子教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 学 预 案
备课时间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物理
主备教师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介绍了蒸汽时代的由来,内燃机的原理,并对涉及的能量转换进行了重点介绍,向我们展示了物理在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学习好本节将帮助学生认识周围的机械和认识到能量转化的过程的重要变化。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物理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设计能力。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机械能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借助模型或多媒体,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方法与过程: 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做功是改变内能的方式之一。 通过观察演示,认识汽油机,了解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及能量的转化情况。 体验用类比方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学会迁移学习。 (4)通过阅读“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环境保护”一文,认识燃烧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性。 通过探究或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汽油机的学习以及阅读“热机的发展历程”,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环境保护”,初步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热值
教学难点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值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观察法 归纳法 练习法 实验演示
教 学 过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入 ppt图片导入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什么? 图片情境导入:为什么汽车高速行驶时,轮胎的温度会升得很高? 火箭上天,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 寻找图片中改变内能的方式,复习回顾旧知 复习旧知,引出新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活动与演示: (1)把图钉按在铅笔的一端,手握铅笔使图钉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用手触摸一下摩擦的地方,有何感觉?图钉的内能变化了吗? (2)小组活动:弯折铁丝十余次,用手指触摸一下弯折处,有何感觉?铁丝的内能变化了吗? (3)学生演示:空气压缩引火仪,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提问:在刚才的活动中,物体增加的内能从何而来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在克服摩擦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即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板书: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做功 提问:(1)采用哪些办法可以使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些方法中,哪些是采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哪些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学生举例,如:放在太阳下晒;在石头上摩擦;放在热水中烫;放在火上烧;用锤子敲;用力反复弯折等。 (2)仅凭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一现象,能否断定是通过热传递方式还是做功方式来实现的?(做功与热传递的等效性) (3)你能再举一些通过做过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吗?(钻木取火;飞船自由下落时温度升高;) 区别:热传递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能的形式没有变;而做功方式是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能的形式已经发生改变。 2、热机 (1)热机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演示:演示点火爆炸实验。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 分析能量转化情况:化学能 内能 机械能 结论:酒精燃烧后的燃气对外做功,燃气的内能减少,转化成机械能。 (2)汽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热机: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观看视频: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设问: (1)汽油机的主要结构是哪几部分?名称各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 (2)汽油机完成一个工做循环要经历几个冲程?分别是什么? (3)每个冲程的特点是什么?(从气门的开闭和活塞的移动角度分析) (4)这四个冲程都有能量转化吗?如果有分别是怎么转化的? (5)汽油机完成一个工做循环曲轴旋转 圈,活塞往返 次,四冲程内燃机只有________冲程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靠_______完成。 第5个问题教师利用模具进行突破。 用考一考的方式来考察对汽油机的学习效果,用超链接制造出翻翻看的效果. 3、阅读:了解热机的发展历程。向学生补充一些蒸汽机、燃气轮机、涡轮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初步知识。 4、小结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做一做 看一看 学生思考,内能的增加是通过什么方式? 归纳这三个活动的共性:做功,并且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学生举例 指导学生总结热传递与做功改变内能时的区别。 分析能量的转化情况 思考:与前三个试验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看视频 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后经过小组讨论再回答 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后填写答案 通过多个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并归纳总结。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 三个活动分别对应:克服摩擦做功、压缩做功,让学生总结共性,学会归纳的方法。 让学生明白:新旧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进行归纳,寻找异同 由点火爆炸试验引出热机,同时与前面知识做一对比。让学生分清机械能与内能转化包括两种情况:外界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对外界做功 先通过视频让学生对汽油机有一个整体认识 再通过问题驱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寻找答案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是热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 2、汽油机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 B.排气冲程 C.做功冲程 D .压缩冲程 3、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工作物质被压缩,气缸中气体的( ) A.压强增大,温度降低 B.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C.压强减少,温度降低 D.压强减少,温度升高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有关上一节课的内容 要求各小组学生进行一项调查,现在和以前家庭中所使用的燃料是什么?一个月大约要用多少?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要求学生讨论如何验证“不同燃料放热不同”,怎么开展探究实验 教师演示活动 12.7(酒精的浓度要选择高一些的效果更好,纸片可以裁成纸条形状,逐个少量添加到燃烧皿中使其充分燃烧) 进一步提醒,分析比较时对燃烧的程度有没有要求? 热值的概念,物理含义以及计算公式 Q=mq
板书设计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1) 一、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克服摩擦做功 外界对物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 压缩体积做功 二、 演示点火爆炸试验:物体对外界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三、 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作业布置 第一课时 必做题:《同步练习册》P31-32 1-13 选做题:《同步练习册》P32 14 第二课时 必做题:《同步练习册》P33-34 1-14 选做题:《同步练习册》P34 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