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法八年级上 第一单元 1.2 在社会中成长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法八年级上 第一单元 1.2 在社会中成长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2 在社会中成长 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社会化的含义,懂得充分利用社会调节成长。知道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并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
2.让学生感受到丰富的社会生活,提高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学习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锻炼自己,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做准备。
3.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了解、关心、融入、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和愿望。
达成目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1.重点与难点
重点:社会化的含义、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
难点:社会化的意义、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
2.为什么是重点与难点?
首先,将社会化列为重点,是因为它在本课终有基础性作用,为后期学习打下铺垫,但其概念较为抽象难懂,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往往已经正在社会化却很难自知。而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其实是本课时最后是否能达成教学目标、落于实践的最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在这节课中最应掌握、关注的。
其次,能否理解社会化与亲社会必要性,可以说是这节课是否能让学生内化于心最核心的一步。只有让学生意识到社会化的意义,才能促使学生愿意亲近社会,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往往拒绝与人交流,沉迷于网络,将孤僻视为个性,因此,感受社会化和亲社会行为的对于他们自身成长的意义十分必要,又略有难度,需要着重梳理。
3.突破重难点的主要策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讨论法、阅读法多种形式相结合攻破重难点。
教学准备
1、将全班学生分成几大组,并选好组长、分好工,将小组作为开展活动的基本单位。
四、教学过程
图片引入,你参与过哪些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们交流,分享你的收获。
新授:引入狼孩的故事,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女孩为什么不具有人的禀性,变成“狼”了呢?教师提示:出生后脱离社会,没有经过社会化。 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探究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化----我的变化
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思考:我们的食物、衣服、学习用品是怎样产生出来的?这说明了什么?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探究二:为什么养成亲社会行为——他的变化
14年前,一位名叫蔡茂强的95后少年从汶川地震废墟中被营救出来,成年后他选择成为消防员,用自己的双手拯救更多的人;14年后,他新婚在即却赶赴湖南省新田县驰援,英勇牺牲在救火的道路上。
蔡茂强的行为说明了什么?他收到帮助,形成反馈(亲社会行为)。
分享盲人挑灯夜行的故事,分享15岁少年“单车猎人”的故事,思考: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探究三: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我们的未知
分享小华参加暑假实践的日记,思考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分享班级合照,让学生谈谈自己理想,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社会化的含义 在课堂 中成长 社会化的途径与内容 社会化的必要性 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养成亲社会 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五、本设计亮点
形式多样有趣,紧贴学情,关注盲点,深入挖掘社会化含义,并将亲社会行为与自我保护、与人交往的相结合,助学生形成全面、立体的知识网。用贝尔去冒险,帮助学生体会社会化的必要性和社会化的方法;用思维碰撞的方式,引导学生理清社会化的盲点;用温暖的心环节,让学生感知身边世界的温暖,从而愿意亲近社会、走近社会,但也不忘自我保护。最后用心灵驿站、小贴士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与社会的距离进行评估,并促其掌握亲社会行为的具体方法。
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提醒
在“跟着贝尔去冒险”中,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影响我们生存的表面是物品,其实是各种社会资源,尤其侧重于精神滋养对于人们生存的影响。在“温暖的心”中,要加重辩证思维的引导,使学生感受社会温暖但不忘自我保护,并引导学生多角度、方面的思考融入社会的方法,促其积极养成和践行亲社会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