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法八年级上 第二单元 3.1 维护秩序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法八年级上 第二单元 3.1 维护秩序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维护秩序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上册
教科书 书名:道德与法治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9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探讨的主题是了解社会规则,理解规则的意义和价值,知道如何遵守、维护、改进。教材首先从社会秩序出发,从社会秩序中感受社会规则的力量,然后通过澄清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消除对规则的疑问和误解,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 第一目“维护社会秩序”强调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关系。教材首先从社会秩序入手,引导学生感受良好的社会秩序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安全和便利,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引出社会规则的概念,并且明确了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从而突出了社会规则的价值和意义。而规则的作用也为第二目“遵守社会规则”奠定了理论基础。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书本知识并不难以理解,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秩序和规则也十分清楚,这是本课学习的基础。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于规则存在着明知故犯的侥幸心理,其原因有很多,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对于规则的敬畏,即没有规则意识。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加强规则意识。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遵守法律等规则。 责任意识:关心社会,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积极维护社会秩序和规则,有担当精神。
教学重点 社会秩序的作用
教学难点 社会规则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自主预习 展示本节预习清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简单了解知识脉络。 学生根据预习清单,自主学习,圈画出重点问题。 学生通过自习,做到对本课的知识心中有数,使学生明确本课需要重点把握的知识点,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导入 1.展示图片《不同的十字路口》 2.提出问题:以下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3.导入新课: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1. 学习任务: 学生观看图片并展开思考 2. 学习要点: 思考社会秩序的作用 3.初步了解本课课题。 以图片对比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主题-维护秩序。
活动一:情境探究 1. 展示图片: 《良好的社会秩序》 2. 布置任务: 根据教师提供的四种社会秩序,将所对应的情境进行连线。 3. 总结知识: 社会秩序是一种有序化的状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生产秩序等。 学习要点:什么是社会秩序 通过图片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社会秩序,通过连线的活动,理解社会秩序的种类,初步感知社会秩序的作用。
活动二:合作探究 (一) 1.展示图片: 《交通秩序与生产秩序》 2.提出问题: 如果上述场景没有秩序,会发生什么? 3.布置任务: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总结知识: 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行。 1.小组合作:选出记录员和发言者,合理分工。 2. 任务:组织讨论问题,阐述社会秩序的作用。 3. 展示成果,小组汇报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和感悟社会秩序的作用。
活动三: 合作探究 (二) 1.抛出问题: 社会秩序很重要,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破坏秩序。身边有哪些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应该如何去约束这些行为? 2.布置任务: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3.总结知识: 可以依靠道德、法律和纪律进行约束,这些都是社会规则的内容。 1.小组合作:选出记录员和发言者,合理分工。 2. 任务:组织讨论问题,阐述社会规则的作用。 3. 展示成果,小组汇报 学生通过讨论思考,了解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活动三 情境探究 1.抛出问题:说说社会变化:请以小组为单位,采访学校周边或家庭的老人。 深圳社会治安发生了哪些变化? 深圳社会治安为什么发生了哪些变化? 2.布置任务: 学生思考,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社会规则的作用。
总结升华 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脚步却永远在路上!维护社会秩序,需要你我共行动。 充分感悟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作用。
课堂练习 5道选择题 根据本节所学内容,分析问题。 通过随堂练习,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知识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因此,教师应该更侧重于设计基于本土素材的多样化互动,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