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法八年级上 第二单元 4.1 尊重他人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法八年级上 第二单元 4.1 尊重他人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尊重他人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上册
教科书 书名:道德与法治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9月
教学内容分析
《尊重他人》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一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对社会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本框题在本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框由“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和“尊重从我做起”两节组成,它既是对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延伸、又为下一框《以礼待人》学习内容作铺垫,对整个教材的连贯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理念和思想,是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学好这个框题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处于儿童向成人转变期,实现社会化,需要学生理解尊重的含义,并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尊重又分为两种形式,即自尊和尊他。学生需要在自尊的基础上学会尊他。同时,大部分学生对“尊重他人是交往的起点”的观点是认同的,但如何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引导学生将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学生的难点。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 体验平等待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包容他人、欣赏他人的良好品质,在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教学重点 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尊重他人
教学难点 如何尊重他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自主预习 展示本节预习清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简单了解知识脉络。 学生根据预习清单,自主学习,圈画出重点问题。 学生通过自习,做到对本课的知识心中有数,使学生明确本课需要重点把握的知识点,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导入 1.展示材料《残奥冠军单膝下跪》 2.提出问题:中国选手卢冬夺金后单腿下蹲,“被称为最美的一蹲“,对此,你怎么看? 3.导入新课:尊重他人。 1. 学习任务: 学生阅读材料并展开思考 2. 学习要点: 思考尊重他人的意义。 3.初步了解本课课题。 以材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主题-尊重他人。
活动一:探析尊重的意义 展示素材1: 素材1:学生A:我希望被他人尊重,因为受到尊重心里感觉很好。(关键词:希望) 学生B: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关键词:首先) 学生C:只有他人尊重我,我才会尊重他人。(关键词:只有) 学生D:别人是否尊重我,我不在乎,我只关心自己的内心想法。(关键词:内心) 提出问题: 问题1: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请举例说明理由。 问题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问题3:你认为什么样的帮助是他人需要的? 展示素材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4.展示素材3: 某市图书馆规定,衣冠不整者不得进图书馆。 对此,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提出问题:思考:这说明了尊重有哪些意义? 得出结论: 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特征。 尊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学习要点:尊重的意义 通过问题讨论的形式,鲜明的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
活动二:做法大闯关 1.展示素材: 当你打算去参观美术馆。同学小深拿着数学试卷向你请教问题,你会? 学校声乐社团招聘,你看到一名同学却因为脚部受伤被拒绝,你会? 当你乘坐公交车,遇到一名叔叔和你说他头晕想坐一下,你会? 当你的好朋友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你会? 2.提出问题: 如果是你遇到是述情景,你会怎么做,启示我们如何做到尊重他人?3.布置任务: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总结知识: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②平等对待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 ④学会欣赏他人。 1.小组合作:选出记录员和发言者,合理分工。 2. 任务:组织讨论问题,阐述如何尊重他人。 3. 展示成果,小组汇报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和感悟如何尊重他人。
活动三:尊重我宣言 展示素材:学校正在为不同的情境征集尊重有关的提示词,请你完成提示词。 在上课中 在中午吃饭时 在下楼梯时 1.小组合作:选出记录员和发言者,合理分工。 2. 任务:组织讨论问题,阐述如何尊重他人。 3. 展示成果,小组汇报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和感悟如何尊重他人。
总结升华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尊重他人的意义与如何尊重他人,希望大家能够做到尊重他人,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加和谐美丽。 充分感悟尊重的意义与如何尊重他人。
课堂练习 6道选择题 根据本节所学内容,分析问题。 通过随堂练习,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知识对于学生而言相对轻松,在设计活动与选取素材时,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习深度发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