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3《善用法律》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题 善用法律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书名:道德与法治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2年9月教学内容分析《善用法律》分为“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和“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两目内容。第一目“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主要从罪和罚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明刑法的作用及内容,犯罪的的基本特征以及犯罪承担的法律后果;第二目“加强自我防范”主要引导学生认清犯罪的危害及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在学习及加强自我防范,遵纪守法,远离犯罪。学情分析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法律知识很感兴趣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根据前两框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法治知识积累,但对生活中的一些侵权被侵权的行为不知如何合理合法的处理,要么沉默不语,要么暗地报复。因此,学生亟待学习如何拿起法律的武器去合理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核心素养目标 法治观念: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时代新人教学重点 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教学难点 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自主预习 展示本节预习清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简单了解知识脉络。 学生根据预习清单,自主学习,圈画出重点问题。 学生通过自习,做到对本课的知识心中有数,使学生明确本课需要重点把握的知识点,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入 1.展示素材《非法维权》 2.提出问题:这三人为什么会被行政拘留? 3.导入新课:我们要学会善用法律。 1. 学习任务: 学生观看素材并展开思考 2. 学习要点: 思考如何利用法律维权 3.初步了解本课课题。 以新闻素材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主题-善用法律。活动一:我谈·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1. 展示素材: A.镜头一:王某是一名高三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在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伤。王某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受到了法律制裁,其也无法参加高考。 镜头二:某村三户农户与村委会签订了橘园承包合同,当年获利颇丰。有的村干部看着眼红,想毁约。村民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B.中学生小峰自创歌词获奖,奖项却被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给了其他人。小峰以侵犯自己的著作权,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法院。经法院审结,小峰获得1.7万元赔偿。 2. 提出问题: 同样的维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请你给王某出出主意,他应该如何维权? 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3. 总结知识: 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权,可以向法律服务机构寻求帮助。 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学习要点:依法维权,法律服务机构,诉讼。 通过同样是维权但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的事件对比,理解依法维权的重要性,了解向法律服务结构寻求帮助,必要时可以进行诉讼。活动二:我议·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1.展示议题: A.作为青少年,面对不正义的行为,我们是未成年人,可以不管. B.作为青少年,面对不正义的行为,我们是未成年人,需要管。 2.布置任务: 组织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辩论。 3.提出问题: 当遇到违法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4.总结知识: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①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②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的自觉守法,遇到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1.小组合作:选出记录员和发言者,合理分工。 2. 任务:组织讨论问题,阐述如何应对违法行为。 3. 展示成果,小组汇报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和感悟如何有勇有谋应对违法行为。总结升华 让我们学会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自己的力量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力量。 充分感悟学会善用法律。课堂练习 5道选择题 根据本节所学内容,分析问题。 通过随堂练习,巩固本节所学知识。教学反思本课案例贴近生活,在设计时应该让学生多参加体验活动,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