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分析1.熟悉校园环境,通过了解校园的空间布局和相关设施,认识与自己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和设施,知道其位置、功能和使用要求,能利用这些设施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2.通过“校园探秘”活动,激发主动探索的兴趣,学会文明有序地探索校园环境,逐步产生亲近、热爱新学校的感情,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和小小主人翁意识。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对学校这个新的环境和小学生这个新的角色既充满新鲜与好奇,又感到陌生与懵懂。他们有的内心满是期待与喜悦,渴望了解校园里的设备、设施、场馆等,表现出跃跃欲试和乐于探索的强烈愿望;也有的会因环境与身份的改变而感到不安,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表现出一种小心翼翼、茫然无措甚至胆怯,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入学已经一个月有余、第一单元教学已经完成、基本学习习惯初步养成、对校园环境已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对于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新角色,满足和解决他们“更多、更深、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心理要求和需求能及时提供很好地引导,从而帮助学生从内心建立起对学校的信任感与安全感,帮助新生平稳、快速入轨,适应校园生活,从而顺利完成“我是小学生”这一角色的转化和适应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校园的空间布局和相关设施,认识与自己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和设施,知道其位置、功能和使用要求,能利用这些设施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学会文明有序地探索校园环境,逐步产生亲近、热爱新学校的感情,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和小小主人翁意识。四、教学准备、资源与工具设计1. 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2.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五、教学过程1.放映厅——校园美如画(1)播放宣传片:课件播放校园的宣传片。(2)激发情感: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小朋友们,你觉得我们的校园怎么样?(3)引出活动主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我们的校园,去进一步认识它,了解它。2.滔客会——童眼看校园(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在这里学习、生活。那你了解我们的校园吗?你们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说说你都去过学校的哪些地方?(2)学生汇报:学生自由说说自己都去过学校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在什么位置?分别是干什么用的?(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相应的图片,学生了解设施的名称、位置、作用等)3.探秘团——校园我参观(1)创设情境:小朋友们,其实在我们的校园里还有很多的秘密,你们想知道吗?学校马上要举行“新生入学礼”,将在各个班级为家长到校参加“新生入学礼”选取“小小讲解员”,你愿意参加吗?“小小讲解员”要了解校园各处的设施,今天,就让我们做一个小小探秘家,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去探秘,看看谁能成为“小小讲解员”。(2)探秘规划:①规划路线: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我们马上就要出发了。咦。这个小朋友有话要说,我们来听一听:出发前要规划好路线,否则大家在校园里乱走,会影响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的。说得真有道理!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位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待会我们在他们的带领下先规划好探秘路线。②规划内容:规划好了路线,那探秘要注意哪些内容呢?我发现:发现校园场所,记住场所的名称,记住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了解场所或设备的功能、使用要求或管理制度等,如餐厅、图书馆、阅览室、宣传栏、报告厅等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我知道:是对校园专门场所及相关规则的全新认知,如专用教室、成长指导中心、教师办公室、传达室等什么时候可以进入?需要注意什么?我想问:探秘中学会提问或向管理员等进行求助,如医务室、食堂厨房、校园电视台、器材室、档案室、大队室等里面有什么?谁在负责(保管)?③规划注意事项:注意安全和文明礼貌,不喧哗、不吵闹,认真倾听和记录等。(3)明要求,开展探秘:①设计探秘路线:自由分组,小组在高年级同学的带领下设计探秘路线,按路线进行活动;②明晰探秘任务:这是什么场所?有什么作用?什么时候可以进入?这里的负责老师是谁等;③掌握探秘方法:遇到问题要有礼貌地求助;活动中注意安全、保持安静;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观察等。(4)学生开展探秘活动。(5)校园探秘报告会: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汇报。(在刚才的探秘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怎么发现的?来到这个地方,你会怎么做?活动中,你做到讲文明、讲礼貌了吗等)队室:你知道队室是干什么的吗?我们先听一听(播放少年先锋队队歌),是少先队员开展活动,接受少先队教育的地方。老师办公室:你知道你的老师在哪个位置吗?学生进办公室要怎么做?(演一演)……4.总结会——校园我讲解(1)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参观及汇报作出点评。(2)评选小小讲解员并公布。(3)课后延伸:课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大家可以对没有参观到的地方进行参观。六、教学评价设计通过校园探秘活动,学生发现各种校园设施,并了解了各种场所、设施的位置、作用等,在学生探秘完进行汇报的时候,教师要紧扣目标,捕捉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交流,并适时的评价提升。活动中应围绕“完成任务”“文明有序”“方法可行”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交流“我最喜欢的地方”,发掘校园各项设施带来的新鲜有趣的体验,逐步喜欢新环境,适应新生活,增强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体验安全文明地参加、开展校园活动所带来的快乐。2.懂得尊重学校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3.增进学生与学校的亲密关系,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二、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第一课时“校园探秘”及课后实践活动地开展,学生对我们的校园有了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产生了进一步了解校园、亲近校园的欲望。本课时中,基于校园探秘的基础让学生深入交流自己最喜爱的地方是哪里,并交流喜欢的原因,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亲近感。此外,帮助学生交流最喜欢的校园场所,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体验,在交流和进一步探究中更好地适应校园新生活,同时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每天学习和生活的教室,了解教室内不同区域的功能,并随机引导学生安全文明地用好各种设施,保持教室的整洁美观和有序,为学生逐步适应校园生活做铺垫。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交流“我最喜欢的地方”,发掘校园各项设施带来的新鲜有趣的体验,逐步喜欢新环境,适应新生活,增强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2.体验安全文明地参加、开展校园活动所带来的快乐。教学重点:增进学生与学校的亲密关系,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四、教学准备、资源与工具设计1. 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2.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五、教学过程1.活动厅——童心忆校园(1)场所回忆: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开展了校园探秘活动,你还认识这些活动场所吗?他们有什么作用?(2)激发情感:老师让同学们课后对自己没参观到或者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深入的了解,能和大家分享下你去的地方?有什么新发现吗?(3)引出活动主题:看来,通过进一步地观察,小朋友们对我们的校园更加地了解和喜爱了。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我们的校园。2.交流站——童眼赞校园(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校园里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呢?能说说为什么吗?(学生练习用“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因为……”的句式说话)(2)交流站:学生交流汇报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及原因。操场: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可以练习跑步;打球等。拓展:还有谁也喜欢我们的操场?你喜欢在操场上做什么呢?操场上的体育设施很多,在操场上活动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文明、安全、有序)图书馆:可以阅读书籍,增长知识。观察图书馆的环境,交流怎样借书和看书。拓展:在图书馆看书,要注意些什么呢?(轻拿轻放、保持安静、爱惜图书,不破坏书等)小池塘:因为它美丽,可以看小鱼嬉戏,看美丽的荷花开放。小结:小池塘是校园美丽的一角,美丽的花儿,清清的池水,可爱的小鱼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种植园:因为可以享受亲手种植、亲手收获的快乐。小结:种植园是校园里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可以观察植物生长,研究植物的果实,这也是研究的乐园,收获的乐园。卫生室:身体不舒服可以去卫生室;春秋传染病高发季节,为每个班级消毒,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体育器材室:因为有需要的体育器材,可以玩得更开心!你会借体育器材吗?同桌的小朋友相互演一演。评价:你借器材的时候很有礼貌,并且说明了归还的时间。小结:我们要尊敬校园里每一个为我们服务的人。科学教室:可以做有趣的科学实验;拓展:你喜欢科学老师吗?想对他说什么?……(3)教师小结:真高兴小朋友们这么快就喜欢上了我们的校园,体验到了很多的乐趣。3.观察室——童心研教室(1)创设情境: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分享的是最喜欢的室外场所,下面我们来交流下最喜欢的室内场所。瞧。这就是我们的教室,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都有哪些区域呢?(2)学生观察:图书角、卫生角、板报区、生物角、荣誉墙、展示墙等。(3)小组交流:在我们的教室里,你最喜欢哪里呢?我们怎样才能当好教室的小主人,保持教室的整洁美观呢?生物角:给生物定时浇水、搬到走廊晒太阳等;图书角:把书本摆放整齐,定期归还等;卫生角:把卫生工具摆好,注意整洁等;荣誉墙:及时张贴荣誉等;展示墙:定期更换作品,激励每个同学创作出好作品等。4.点赞台——文明小主人(1)赞校园:小朋友们,校园里有这么多我们喜欢的场所,让我们来赞美一下我们的校园吧!(出示儿歌)(2)点赞台:从积极性、安全意识、知礼仪、会合作、讲文明等不同方面开展“文明之星”“礼仪之星”“安全之星”“团结之星”等评比及表彰。(3)教师小结:美丽的校园我的家,让我们了解这个家,热爱这个家,在这个家里快乐地学习、生活。(4)课后延伸:请小朋友们画一画我们美丽的校园,进一步熟悉校园环境。七、教学评价设计运用点赞卡等表彰激励手段和形式,从积极性、安全意识、知礼仪、会合作、讲文明等不同方面开展“文明之星”“礼仪之星”“安全之星”“团结之星”等评比及表彰,让在开学以来,特别是在本课教学实施过程中参与参观活动表现突出的同学受到鼓励并为大家树立榜样,从而实现激励更多人、提升更多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