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罗马帝国的兴衰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时 罗马帝国的兴衰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3张PPT。布匿战争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一大强国。其后,罗马便把扩张矛头转向了西地中海的迦太基。双方争夺的焦点是盛产谷物的西西里。罗马军队分为4个军团,每个军团约4200—6000人,基本属于常备军,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迦太基的军事力量也很强大,特别是海军,在地中海地区属一流。公元前264年,地处意大利、西西里海峡要地的麦散那城邦由于雇佣兵起义,麦散那向迦太基和罗马两方求救。迦太基和罗马先后派兵前来干预,双方为各自利益互不相让,终于导致了第一次布匿战争的爆发。 经一系列交战,罗马军队取得陆上作战的一些胜利,但迦太基在海上一直处于优势。但善于模仿的罗马,以一艘搁浅的迦太基战舰为样板,在希腊人帮助下,建立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船只结构同迦太基人的一样,也是桨式战船,但罗马人制造了一种搭有尖钩的活动吊桥,将它钩到对方战舰的甲板上,这样不习水战的罗马人就可沿长板冲向敌船,在甲板上打一场陆地战,发挥罗马军团人数多的优势。公元前241年3月,罗马的200艘战舰在伊干群岛大败迦太基海军,迦太基不得不求和,罗马取得了西西里及其他一些岛屿;嗣后又乘迦太基雇佣兵起义之机,出兵占领了科西嘉和撒丁尼亚两个岛屿。 罗马取得第一次布匿战争的胜利,并掌握了地中海西部的制海权。公元前221年,迦太基为了夺回失地,任命25岁的汉尼拔为主帅,又开始了第二次布匿战争。汉尼拔出身于一个军事贵族家庭,自幼随父从军,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和外交才能的培养,懂得几种语言,能发动不同国籍的人为他作战,并无条件地服从他。平时,他生活简朴,极能吃苦,常常披着斗篷睡在放哨战士中间,和士兵同甘共苦,深受士兵的爱戴。 公元前218年4月,汉尼拔率领9万名步兵,1.2万名骑兵和37只战象,越过了比利牛斯山脉,开始了对意大利的远征。汉尼拔率军用了33天时间,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越过了欧洲有名的阿尔卑斯山麓,到达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平原。汉尼拔的突然出现,使罗马人大为惊慌,不得不放弃侵略非洲和西班牙的计划,集中兵力保卫意大利本土。汉尼拔率领部队花了4天3夜时间,涉过齐胸的污水和沼泽地,绕过罗马军的设防阵地,踏上了通往罗马的大道。罗马执政官弗拉米纽斯率军尾追,不想落入了汉尼拔选好的战场,当弗拉米纽斯率大队人马进入山谷时,汉尼拔立即发出进攻的信号,迦太基人前后夹击,经过3小时厮杀,弗拉米纽斯全军覆没。罗马元老院一面下令加固罗马城防,同时任命经验丰富的费边率领4个军团的兵力尾追汉尼拔军队,却不与他们正面交战。公元前217年底,瓦罗接任费边执政官,其好大喜功,主张速战速决。他的意见由于元老贵族的支持占了上风,双方于公元前216年8月在奥费达斯河岸的坎尼地区展开了一场大战。汉尼拔事先了解到当地每天午后刮东南风,于是指挥部队紧急转移,处于上风方向,并把部队布成一个新月形阵势,从侧面把罗马军卷入口袋之中,重重包围起来,最后全歼罗马军队。 这一战,罗马人损失极大,据说有7万人被杀,瓦罗和370名骑兵逃出重围,得以生还。这就是著名的坎尼之战,它是西方军事史上第一个合围之战,显示了汉尼拔的卓越军事才能 公元前205年,罗马33岁的年轻将领西庇阿率军渡海到北非迦太基本土,迦太基急忙召汉尼拔回军救援。公元前202年秋,双方在扎玛城附近进行最后的决战。汉尼拔仍按常规列队和战法,西庇阿则不循常规,他把一、二、三线各部队重叠配置,中间留出空道,以便让战象通过。交战开始以后,当汉尼拔军的战象冲到西庇阿军前沿时,西庇阿的一线部队突然鼓角齐鸣,喊声大作,汉尼拔军的战象受到惊吓,有的停滞不前,有的转身向自己的战阵冲去,还有的受罗马军的投枪击伤后逃跑。 西庇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命令骑兵迂回包抄,同时将3线兵力集中起来,向汉尼拔军正面猛攻,一鼓作气,终于取得了胜利。汉尼拔军战死约2万人,汉尼拔落荒而逃。这是汉尼拔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吃了败仗。迦太基被迫求和,接受了十分苛刻的条件,失去一切海外属土,战舰除留10艘外全被凿毁。从此,迦太基的海上霸主地位彻底破产,罗马成了西地中海的霸主。 半个世纪以后,迦太基在军事上虽无力再与罗马竞争,但其商业发展迅速,物质财富迅速增加,引起了罗马的妒忌。罗马惟恐迦太基复兴,公元前149年,罗马进犯迦太基,第三次布匿战争爆发。罗马派执政官孟尼留斯率8万步兵、4000骑兵、600艘战舰,从西西里渡海直达迦太基的重镇乌提卡。对这突如其来的侵略,迦太基措手不及,只得向罗马求和。罗马提出,要迦太基交出全部武器和300名儿童作人质。当迦太基满足罗马这一条件后,罗马无理要求迦太基毁掉城市,移居离海15公里以外的内地。 迦太基人民愤怒已极,他们铸造武器,加固城墙,充实粮库,妇女们剪掉自己的头发,搓成绳子,供绑扎枪炮之用。公元前149—前147年,罗马在军事上接连失利,直到前146年,罗马以饥饿围困迦太基,才突破城外防线。残酷的巷战进行了6天6夜,最后许多迦太基人同庙宇同归于尽,战至死者达8.5万。罗马元老院下令焚烧迦太基城,大火延烧16天之久,残存的5万迦太基人被卖为奴隶,迦太基城被彻底毁灭。 这次战争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两国人民蒙受痛苦和灾难之深,都是历史上空前的。在今天,连迦太基这个名字都已不复存在,当今的突尼斯城是在古老的迦太基废墟上建起来的。战胜国罗马损失是惨重的,许多城镇被毁坏,田园荒芜。据公元前220年的户口调查,罗马成年男子共27万,到公元前207年只有13.7万,损失近一半。 布匿战争在古代军事学术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篇。汉尼拔以劣势兵力围歼优势之敌和罗马海军所采取的接舷战,都是战术史上的杰作,这些对欧洲陆战和海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马在征服迦太基之后,继续向地中海东部扩张,接连征服了马其顿王国和小亚细亚的西部和中部。到公元前44年,即至恺撒死,罗马殖民地已扩张到西自西班牙,北到瑞士和法国,东迄叙利亚,南至埃及。到公元117年,北到英国,东到波斯湾,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了欧洲几乎全部,非洲和亚洲很大一部分。布匿战争使得罗马打开了通向与称霸世界的大门。 课件19张PPT。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 恺撒大帝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巨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并制定了《儒略历》。公元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恺撒死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恺撒公元前100年7月13日(另一说法为:公元前102年7月12日)出生于罗马,他在父系和母系两个方面都出身于纯粹的贵族家庭环境中,由此获得了很好庇护。 恺撒早年的情况,特别是他接受教育的情况,由于缺少资料,一直不甚清楚。我们知道,和他那个时代任何一个年青的罗马贵族一样,直到7岁为止,恺撒一直受其母亲的影响。7岁时,恺撒被送进了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在学校里,恺撒的文学、历史、地理等科目总是得到老师的夸奖。他活泼开朗,脑子灵敏,而且令老师惊奇的是他有问不完的问题,而且总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恺撒小时候最崇拜的就是他的姑父——马略,他常常缠着姑父给他讲他在外出征打仗的故事。恺撒的母亲相信自己的儿子不是凡夫俗子,便加强了对他的教育。恺撒也不辜负母亲的期望,博览群书,学业日益长进,文章写得非常好,十几岁就发表了《赫库力斯的功勋》和悲剧《俄狄浦斯》。他酷爱古希腊文化,特别是希腊的古典文学。除文学外,恺撒还喜欢体育运动,他精通骑马、剑术等。 公元前86年和前84年,元老 院民众派领袖马略和秦纳先后去世,前者是凯撒的姑父,后者曾提名恺撒为朱庇特神祭司,而恺撒则由于亲缘等原因被视为马略的当然支持者。虽然恺撒一下子失去了两个保护人,但是也同时获得了从事某种职业并取得巨大成就的自由。前84年,恺撒娶秦纳之女科涅莉亚为妻。这桩婚姻不仅给他带来了一个女儿——尤莉娅,而且还使其获得了元老院民众派成员的支持。 前82年,在内战中取胜,并得到元老院精英派成员支持的独裁官苏拉要求恺撒同科涅莉亚离婚。但是,恺撒选择了拒绝并谨慎地离开了罗马。在亲友的帮助下,恺撒躲过了放逐和死亡的威胁。虽然后来苏拉屈服于对年青的恺撒之各种有利的强大压力而宽恕了后者,但恺撒仍然认为远离罗马更为审慎。 公元前82年至前79年间,恺撒旅居东方,并在前81年随马尔库斯·。他到达小亚细亚之后,很快便接受了一项使命:前往比蒂利亚寻找船只。卑斯尼亚国王尼科梅德已经答应了向罗马供应船只,却迟迟不肯履约。初出茅庐的恺撒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也许是完成得太圆满了,他的对手开始传言正是这位罗马使者不同寻常的魅力,才使得狡猾的国王唯命是从。
  前80年,恺撒随军前往米蒂莱,在战斗中,恺撒显示出了非凡的军事和外交才能,并因为表现英勇而获得花冠。前79年至前78年,他还参加了清剿奇里乞亚海盗的战斗。 早期职位
  财务官
  市政官
  祭司长和大法官
  行省总督
  三头同盟 前60年(一说前59年),恺撒被森图利亚大会选举为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恺撒因此成了最高长官,但是贵族们害怕如果再出现一个与凯撒合作的同僚,恺撒就可以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于是许多贵族为他的主要政治对手,元老院精英派代表,加图的好友,马尔库斯·毕布路斯捐款,使其也当选为执政官。对此加图曾坦言,在此情形下,贿选有利于国家。因此,恺撒特别地需要组建其政治同盟,而且他找到了其政治对手事先未曾料想到的合作伙伴。 此时,庞培正在元老院争取安置他的退伍老兵的土地,却遭到失败;已经成为罗马最富有者的克拉苏也正在为获得对抗帕提亚所需的军队控制权而犯愁;而执政官恺撒也正好需要庞培的声望和克拉苏的金钱。因此,恺撒成功地使两人言归于好(庞培和克拉苏在前70年那次共掌执政官之后结怨)。三人于前60年订立盟约,目的是使“这个国家的任何一项措施都不得违反他们三人之一的意愿” 。历史学家将这个联盟称为“前三头同盟”。三人结盟后,势力大增。在毕布路斯宣布有不祥征兆欲终止会议的时候,恺撒竟粗暴地动用武力,将这位同僚赶了出去,而在次日的元老院会议上,竟然无人敢对此提出批评或议论,而此前尚不及此严重的事件都会有法令通过。毕布路斯如此失望,以至于作为执政官的第一项政令,便是退出所有政治活动。从此这位恺撒的政敌,只能躲在家中通过信使,向元老院或公民大会发出不祥征兆,直到任期结束。就这样,恺撒大权独揽,“毕布路斯和恺撒执政之年”成了“尤利乌斯和恺撒执政之年”。 在统帅军队在各地作战的这9年时间里,恺撒夺取了整个高卢地区(约相当于今天的法国),并把这个以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塞文山、莱茵河和罗纳河为界,周长超过3000英里的地区(除了部分同盟者的城市),统统变成了一个行省(高卢行省),后者还被规定每年向他上缴大量的钱财。此外,恺撒还是第一个跨过莱茵河,到对岸(日耳曼尼亚)去进攻日耳曼人的罗马人。 高卢战争获得的巨大声望,让人在罗马的庞培感到不安。再加上西元前53年,东征帕提亚的克拉苏战败身亡,三头政治不稳,元老院顺势拉拢庞培。前49年,元老院向凯撒发出召还命令,命令凯撒回罗马,凯撒回信表示希望延长高卢总督任期,元老院不但拒绝,还发出元老院最终劝告,表示凯撒如果不立刻回罗马,将宣布凯撒为国敌。 凯撒带军团到国境线卢比孔河。罗马法律规定,任何指挥官皆不可带著军队渡过卢比孔河,否则就是背叛罗马。凯撒思索半天之后,讲出一句名言,“渡河之后,将是人世间的悲剧;不渡河,则是我自身的毁灭。”于是,他带著军团渡过卢比孔河。凯撒的举动震动庞培以及元老院共和派议员,他们没想到凯撒竟然如此大胆,急忙带著家当逃离意大利半岛。于是,凯撒不流血进入罗马城,要求剩余的元老院议员选举他为独裁官。 他征讨西班牙、希腊,在公元前48年的法尔萨拉斯会战中彻底击败庞培,并追击庞培到埃及。埃及人为了讨好凯撒,让他支持现任国王托勒密十三世,刺杀庞培之后,将庞培的人头献给凯撒。然而,凯撒却宣布埃及王位由托勒密十三世与他的姐姐克利奥佩脱拉(Cleopatra,即埃及艳后)共享。此举惹恼埃及人,爆发亚历山大战役。凯撒带领的第六军团艰苦抵抗埃及军,再加上援军到达,彻底击败埃及军,托勒密十三世阵亡,克利奥佩脱拉登上埃及王位。遗憾的是,在会战期间,凯撒士兵所发射的火箭命中亚历山大城的大图书馆,六十多万本书毁于一旦。在亚历山大战役结束后,凯撒与克利奥佩脱拉进行一次为期两个月的尼罗河之旅,接著征讨破坏与罗马之间协约的潘特斯王国,胜利之后,他给元老院写一封信,里面只有三个字,“Veni,Vidi,Vici(我来、我见、我征服)。” 公元前44年,为了拯救卡莱会战中被俘虏的九千名罗马士兵,凯撒宣布将远征帕提亚。但是,当时的占卜师说“只有王者才能征服帕提亚”,此举更加深共和派议员的不安,认为凯撒终将称王。二月,在一项典礼上,执政官安东尼将花环献给凯撒,并称呼凯撒为王。虽然凯撒拒绝,反凯撒一派更为恐惧,于是策划谋杀凯撒。 参加反对恺撒的阴谋的大约有60多人,为首的是该尤斯·卡西乌斯、马可斯·布鲁图斯、德基摩斯·布鲁图斯。他们称自己为解放者(Liberators),这些人在刺杀凯撒前曾和卡西乌斯会面,卡西乌斯告诉他们说如果东窗事发他们就必须要自杀。在公元前44年三月15日,一群元老叫凯撒到元老院去读一份陈情书,陈情书是元老写来要求凯撒把权力交回议会。可是这陈情书是假的。当马克·安东尼从一个叫做卡斯卡的解放者那里听到消息,他赶紧到元老院的阶梯上要阻挡凯撒。可是这些参与预谋的元老在庞贝兴建的剧院前先找到了凯撒,把他领到了剧院的东门廊。 凯撒在读这假的陈情书的时候,卡斯卡把凯撒的外套给脱开然后用刀刺向他脖子。凯撒警觉到卡斯卡,转过身抓住卡斯卡的手,用拉丁语说:“恶人卡斯卡,你在作什么?”被吓到的卡斯卡转向其他元老,用希腊话说:“兄弟们,帮我!” 。一下子包含布鲁图斯的所有人都开始刺向凯撒。凯撒想要脱逃,可是因为血流太多眼睛看不见所以摔倒,最后这些人在他倒在地上的时候把他杀害了。根据史学家尤特罗匹斯的说法,当时有六十多人参与这谋杀。 阴谋者本想把他的尸体投入台伯河,但是慑于执政官马克·安东尼和骑兵长官雷必达而没有这么做。
 阴谋刺杀他的人中间,几乎没有谁在他死后活过3年的。所有人都被判有罪,并以不同方式死于非命:一部分人死于海难,一部分人死于屋大维和其他恺撒部将随后发动的战争,有些用刺杀恺撒的同一把匕首自杀。
  恺撒死时58岁,死后被按照法令列入众神行列,被尊为“神圣的尤利乌斯”。 凯撒是罗马帝国的奠基者,故被一些历史学家视为罗马帝国的无冕之皇,有凯撒大帝之称。甚至有历史学家将其视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以其就任终身独裁官的日子为罗马帝国的诞生日。影响所及,有罗马君主以其名字“凯撒”作为皇帝称号﹔其后之德意志帝国及俄罗斯帝国君主亦以“凯撒”作为皇帝称号。 课件18张PPT。罗马帝国的兴衰咦?这


么?罗马的起源公元前509年 罗马共和国建立罗马的历史轨迹 公元前8世纪中期罗马城建立公元前3世纪,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英国法国摩洛哥埃及突尼斯德国意大利利比亚土耳其希腊阿尔及利亚西班牙哇!罗马帝国好大啊!它的版图包括哪些地方?
为什么小小的罗马能成为跨三大洲的大帝国呢?
军事征服葡萄牙教育:英勇善战,勇于献身军事:战术高超,军力强大对外扩张
战无不胜从哪里还可以看出罗马是个尚武的民族呢?吃着来自埃及的小麦面包,喝着来自意大利美酒,尝着来自高卢得到肉类,饭后再吃点来自叙利亚的各种水果,真还不错!有叙利亚麻布窗帘,
波罗的海的毛皮被子,
小亚细亚的羊毛地毯,
还有一套来自亚洲的丝绸衣服……
饮食条件住宿条件身为罗马人都这么幸福吗?知识抢答七嘴八舌:你知道关于基督教和圣经的故事吗? 基督教背景时间创始人经典地区巴勒斯坦公元1世纪传说中的耶稣《圣经》犹太人不满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谁知道这幅图的名称?是谁创作的?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危机,罗马的富有者想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也寄希望于虚幻飘渺的“天国”,奴隶主贵族、富有的工商业者、军官等纷纷加入基督教。从此基督教有了“戴着金戒指、穿着华美的衣服”的教徒与“穿着肮脏衣服”的教徒。新加入的富有者向教会捐献财物,又有文化知识。思考:3世纪后,基督教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由于富有者的加入,基督教的思想体系也随之发生明显变化。原先反抗罗马、仇恨富人、反对贵族的精神慢慢丧失,出现了忍耐服从、爱仇如己、希翼来世的思想……2、教会为什么积极靠拢王权?
利用国王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他通过各种手段占有大量地产,并经常干涉和控制各国的事务。3、后来教会势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欧洲封建社会鼎盛期,教会不仅垄断了思想文化领域,而且具有雄厚的经济地位和相当大的政治权利。
4世纪末罗马帝国发生分裂,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古罗马的军事编制 古罗马采用军团编制,每军团分30个中队,中队又分三类:年轻人组成的称枪兵,壮年人组成的称主力兵,老兵组成的称后备兵。战斗时,枪兵在前,向敌人投掷飞具,然后用短剑白刃相接。主力军居中,有经验的后备兵在后。只有在形势紧迫时老兵才上阵。这就是罗马军团的三列对法。 敌人城墙破城塔装备先进
战术高超
军力强大 对于罗马人来说,战争就像经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一样,他们是一种生产的方式,罗马人利用战争的胜利,把原来分散的财富都集中到他们的手中,为他们服务。每次战争胜利以后都能够得到大量的赔款,比如第一次布匿战争胜利以后,罗马人 就从迦太基人手中得到了3200塔兰特;第二次战争以后,又得到了11000塔兰特。又如公元前168年,罗马将军鲍鲁斯通过三天的战争以后,就获取了大量的财富,这个财富之大以至于元老院决定,从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67年开始,免除全体罗马公民的公民税。 对外扩张的目的:掠夺财富、土地、人口为什么要不断对外对外扩张呢?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帝国的车轮不容阻挡!他是谁?
我更喜欢共和国“第一公民”(元首)的称号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思考:罗马的民主制度和雅典的有何不同?罗马执政官拥有很大的权力。执政官是共和国最高行政长官,从奴隶主贵族中选举产生,两人担任,任期一年,退职后进入元老院。两个执政官权位相等,一切政令如得不到两人一致同意,就不能实施。当国家遇到危急情况时,由元老院提名,以其中一人为独裁官,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任期不能超过6个月。执政官有12名扈从,每人配有象征权力的“法西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