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1张PPT。三国鼎立西晋的统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曹 操袁 绍 乌巢 三、四万人十万人
官渡之战
袁绍
曹操官 渡 之 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公元200年以少胜多官 渡 之 战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
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许攸 )
重视贤才 (如出迎许攸)
以诚待人、能宽容人袁绍:
自恃兵多粮足
骄傲轻敌,刚愎自用
不听别人意见(如许攸)
指挥失当 看图说成语 三顾茅庐隆中对策
三分天下曹刘孙孙、刘联军刘刘刘刘赤壁
之战曹军曹操刘备孙权孙、刘联军赤壁之战五万二十万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公元208年赤 壁 之 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孙、刘曹 操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议一议: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提示:可以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曹操惨败——无力南下孙权—— 巩固江南刘备—— 攻占四川夺得汉中 赤壁之战后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三国鼎立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 不是。曹操生前并没有称帝,他的儿子曹丕建立了魏以后才追封他为魏武帝。到这时候,东汉的政权才真正结束。所以,曹操是生活在东汉后期,而不属于三国时期。开动脑筋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吗?孙吴开发江南造船业先进发达,通夷洲 (今台湾)曹魏重视农耕修水利 广屯田诸葛亮治蜀丝织业兴旺,蜀锦非常有名三国生产的发展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对三国鼎立要学会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一方面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历史的退步,因为它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分裂局面的出现,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大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的角度看,三国鼎立又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进步,因为它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实现了魏、蜀、吴三地的局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并为以后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辩一辩评说 在京剧舞台上,曹操的脸谱一直是个代表奸臣的大白脸,或者说,曹操成了奸臣的代名词。 从历史事实来看,曹操能谋善断,唯才是举,志向远大,他以统一大业为己任。“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重视农耕,大兴屯田,统一北方并发展了北方经济,为西晋的统一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魏灭蜀
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利用蜀国内部混乱的机会,派邓艾、诸葛绪、钟会率大军分三路攻蜀。后主刘禅出降,蜀亡。
●司马炎建晋
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的兴亡晋伐吴图●晋灭吴,
统一中国
279年,晋大举伐吴,步骑二十余万分五路直指建业、夏口、 江陵等地。王浚率水军自巴蜀顺江而下,直逼吴都建业。
280年,吴主孙皓向晋将王浚投降,吴亡。经过多年年的分裂混战,至此中国又重新统一。●西晋的灭亡东汉崩溃 军阀割据袁 绍曹 操官渡之战统一北方
(曹操)孙刘联军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吴魏蜀西晋国家分裂局部统一全国统一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