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2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同步练习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3分)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少误差B. 误差和错误一样都是可以避免的C. 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D. 只要测量时认真仔细,工具精密,不会产生误差2.(3分)小明是体育委员,他协助体育老师测量60m跑道的长度时,老师给他提供了如下器材让他选择,他应选择的是 ( )A. 长度30cm、分度值为0.5mm的钢尺 B. 长度2m、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C. 长度200m、分度值为1m的皮尺 D. 长度100m、分度值为1cm的皮尺3.(3分)下列数据中,符合事实的是A. 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灯丝中的电流约为B. 夏天室内的最高气温可达C. 一名普通小学生的质量约为D. 正常人的心跳约次4.(3分)一张邮票的质量太小了。用天平称量一张邮票质量的做法可行的是A. 称数十张邮票的质量,除以邮票的张数,可得一张邮票的质量B. 将一张邮票和一个小铁块一起称,再单独称小铁块质量,两次相减可得邮票质量C. 因为天平是测量质量的精密仪器,所以可以直接称一张邮票的质量D. 天平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称出邮票质量5.(3分)要用托盘天平测量一个订书钉的质量,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 将一个订书钉放在天平托盘上仔细测量B. 多次测量同一个订书钉的质量,然后求平均值C. 测出个相同订书钉的质量,然后计算平均值D. 测出一个订书钉和橡皮的总质量,再减去橡皮质量6.(3分)社火是中国汉族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如图所示,这是我省某地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踩高跷,对高跷的高度,以下估测合理的是A. B. C. D.7.(3分)测量一个中学生的跳远成绩,下列测量工具中合适的是A. 分度值的三角板 B. 分度值,长的皮卷尺C. 分度值,长的钢卷尺 D. 分度值,长的皮卷尺8.(3分)小明记录了同学们在测量一枚大头针质量时的一些做法,你认为其中较好的是( )。A. 直接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的左盘测出其质量B. 先测出一铁块的质量,再把大头针放在铁块上测出它们的总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去铁块的质量即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C. 正确调节天平平衡后,往右盘加一个5g的砝码,然后往左盘内加大头针直至天平恢复平衡,数出大头针的数目,用5g除以大头针的数目即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D. 把两枚大头针放在天平左盘中测出总质量,用总质量除以2即可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9.(3分)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 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 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 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D. 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10.(3分)李明是体育委员,他协助体育老师测量跑道的长度时,老师给他提供了如下器材让他选择,他应选择的是A. 长度、分度值为的钢尺 B. 长度、分度值为的钢卷尺C. 长度、分度值为的皮尺 D. 长度、分度值为的皮尺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11.(4分)如图中小球的直径为______某同学对同一物体进行了四次测量,其结果分别是、、、,那么最接近物体真实长度的是______。12.(4分)任何测量结果都是由数值和____组成,为减小测量中的误差,可以通过对同一事物采取多次测量取____的方法.13.(4分)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cm。 14.(4分)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 。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5.(6分)如图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是 ___ 某同学用拉得很紧的软皮尺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__________偏大偏小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16.(12分)天平通常是用来测质量的仪器,但我们还可以用天平来测量一些其他的物理量,如“长度”“数量”“面积”等等。下面请你用天平来测出一小堆大头针的数量,并简要说明你测量的过程及结果。注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小于天平的“感量”17.(12分)用把刻度均匀但不标准的米尺量得一桌边长为,用标准尺量得米尺的长度为,则桌边的实际长度是多少?18.(12分)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五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9.(6分)基础问答和计算 如图所示,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缠绕圈,缠绕部分的长度是______,由此可以求出铜丝的直径是______。 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中以两岸的青山为参照物,______是运动的;后一句中以江中竹排为参照物,______是运动的。 一架飞机沿直线匀速飞行,在内飞行路程为,则它飞行速度是多少?合多少?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读数时估读数字只有位即可,而且多估读几位数字无意义,也不可以减小误差,故A错误; 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是:测量工具不精密;测量方法不科学;估读。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该题考查了学生对误差的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与错误的区别等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2.【答案】D;【解析】略3.【答案】D;【解析】解:、家用台灯的功率一般在左右,根据电功率的公式变形可求出电流;绝达不到;故A错误; B、夏天室内的最高气温一般在以下,不会达到;故B错误; C、普通小学生的质量体重一般小于斤即左右;达不到;故C错误; D、人的脉搏在每分钟次多一点,跳动次符合实际;故D正确; 故选D.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该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4.【答案】A;【解析】解:、由于邮票质量较小,可测出数十张邮票的质量,然后除以邮票的数量,来得到一张邮票的质量,运用的是“累积法”,方法可行,符合题意; 、“一张邮票和一个小铁块的总质量”与“小铁块单独的质量”天平无法区分大小,所以无法得出邮票的质量。故的方法不可行; 、天平是测量质量的精密仪器,测量的精确程度一般为或,而一张邮票的质量远远小于这个数值,所以无法直接测量; 、天平虽然无法直接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但可以用积累法间接测量。 故选:。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一张邮票的质量太小,小于天平的感量最小测量值,要想测出一张邮票的质量,应该应用积累法,即测出多张邮票的质量,用总重量除以邮票的张数就得出一张邮票的质量。 此题主要考查物体质量的特殊测量,对于微小物体的质量,需要应用“积累法”进行测量。易错点是误选。5.【答案】C;【解析】解:、天平测量的精确程度一般为或,而一个订书钉的质量远远小于这个数值,所以无法直接测量;故AB不可行; C、由于一个订书钉质量较小,可测出个订书钉的质量,然后除以,即可得到一个订书钉的质量,运用的是“累积法”,方法可行; D、一个订书钉远远小于橡皮的质量,“一个订书钉和橡皮的总质量”与“橡皮的质量”天平无法区分大小,所以无法得出一个订书钉的质量。故方法不可行; 故选:。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一个订书钉的质量太小,小于天平的感量最小测量值,要想测出一个订书钉的质量,应该应用积累法,即测出多个订书钉的质量,用总重量除以订书钉的个数就得出一个订书钉的质量。 该题考查物体质量的特殊测量,对于微小物体的质量,需要应用“积累法”进行测量。6.【答案】B;【解析】解:人的身高为,高跷的高度在人的腰部以上,高跷的高度约为。 故选:。 此题主要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7.【答案】B;【解析】解:运动员的跳远成绩一般在米之间,故最小刻度值达到就比较适当,量程大于十米的皮卷尺就可以,故正确。 故选:。 刻度尺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要求要选择不同量程分度值的尺子,以满足不同需要。 此题主要考查人们对身边常见的测量结果有所了解,能对结果的精确程度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测量前先估测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分度值的刻度尺去测量,才能少走弯路,准确性高。8.【答案】C;【解析】略9.【答案】D;【解析】略10.【答案】D;【解析】解:、长度为,分度值为的钢尺,量程和分度值都偏小,故不合理; 、长度为,分度值为的钢卷尺,分度值和量程都偏小,故不合理; 、长度为,分度值为的皮尺,分度值和量程偏大,故不合理; 、长度为,分度值为的皮尺,量程和分度值大小都符合要求,故合理。 故选:。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量工具的量程和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然后选择相应的测量工具,测量跑道的长度,所以尺子的量程要尽可能大一些。 测量工具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不一定非要选择精密的、复杂的,只要能够满足测量要求即可。11.【答案】;【解析】解: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小球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所以小球的直径为。 在、、、中,测量结果偏差大,所以错误。 物体长度为。 故答案为:;。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首先将个数据进行比较,哪个偏差较大,哪个就是错误的;去掉偏差较大的,为减小误差取平均值算出结果,注意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 长度的测量比较准确的数值应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这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用的测量方法。12.【答案】单位;平均值;【解析】解:(1)记录测量结果在数值后必须写出所用的单位,任何测量结果都是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2)测量中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可以通过对同一事物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故答案为:单位;平均值.13.【答案】B;3.50;【解析】略14.【答案】;【解析】解:由图可知,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 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15.【答案】偏小;【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皮尺的弹性是比较好的,用力拉伸皮尺的刻度就变得不准了,就变成了我们俗话说的大尺。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测量工具的了解,注意区分分度值的拉长变大后,但分度值的读数没有变化,其结果比真实值偏小。 由图知: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用被拉长了的塑料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物体的真实值不变,被拉长的塑料卷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但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小。故答案为:;偏小。16.【答案】解:实验方法: ①用天平测出一小堆大头针的质量,记为M ②数出50个大头针测出其质量,记为m ③这堆大头针的数量n=。;【解析】 每个大头针的质量应该是大致相等的,因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太小,可以采用积少成多法,数出个测出质量,再除以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一小堆大头针的总质量除以一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大头针的个数。 这是特殊测量方法的一种,叫积少成多法。在物理量很小的情况下,我们就要采用这种方法。17.【答案】解:由测量结果的数值0.987m,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因为与标准尺相比,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20m,说明该刻度尺的一小格相当于实际长度1.02cm; 读数是0.987m,相当于98.7个1.02cm,故物体的实际长度应该是:98.7×1.02cm≈100.7cm=1.007m。 答:桌边的实际长度为1.007m。;【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该米尺的实际长度大于其刻线显示的长度时,其分度值变大了,也就是说在这把刻度尺上刻线显示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测量值时,因刻度尺的实际长度是,也就是物体的实际长度为,即此刻度尺的测量值小于物体的实际值。 该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掌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以及数学知识,体现了学科的渗透。18.【答案】2.10;【解析】解: 由图知,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左侧与刻度线对齐,右侧与对齐,估读为,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 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19.【答案】5.00 0.20 竹排 青山 ;【解析】解: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线圈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估读为,所以线圈的宽度为。 铜丝的直径为。 如果以青山为参照物,竹排相对于青山位置不断变化,则竹排是运动的,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青山为参照物; 如果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相对于竹排的位置不断变化,青山是运动的,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照物; 飞机飞行的速度; 。 答:;;竹排;青山;飞机飞行速度是,合。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已知线圈长度和绕制圈数,两者之比就是铜丝的直径。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飞机飞行的路程和时间是已知的,根据求出飞机的速度; ,根据和的进率来换算。 此题中测裸铜丝直径采用的是等量替换法,测量铜丝直径采用的是累积法,都属于间接测量。 此题主要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能从图中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