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第一框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课标要求:1.认识国家主权的内涵,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2.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教学目标:(一)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责任意识: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二)知识目标:1.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2.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懂得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教学重点: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教学建议: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欣赏歌曲《国家》,思考:歌词: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我爱我国家……歌曲《国家》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提示:爱国、爱家的情感。教师过渡:“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的那样: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认识国家利益1. 爱国情感(1)展示邓小平图片,并引导学生阅读P87“阅读感悟”。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思考:①邓小平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②为什么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情感?教师总结:①邓小平这句话表达了浓浓的爱国之情。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不自觉地怀有爱国情感。②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这一片土地,养育了我们。因为没有了国家,就没有了我们的幸福生活。可以说是国家利益与我们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拓展延伸:请同学们列举一些自己知道的表达爱国之情的诗词名言。(2)展示材料:①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六亲五法》②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④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⑤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⑧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国家利益的内涵多媒体展示教材P87“探究与分享”。思考:结合篆书“国”字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同学们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讲述:国字原作“或”,字形像“戈”守卫“口”。后来在“或”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于是就构成了“國”字。因此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人口、土地、战士(军事)、资源等。提问:什么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有何重要性?教师总结: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它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国家利益的范围展示教材P88“探究与分享”。思考:上述举措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提示:①成立三沙市政府是一招集提高国防能力与经济开发利用的大棋,一方面适应中国南海战略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突破美国围堵战略在南海的捣乱迈出了重要一步。②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③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守住 18 亿亩耕地红线,不仅为了保证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为了保障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④领空,是指一个国家领陆和领水以上的空域,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领土上空的空气空间享有绝对主权,保卫祖国领空对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总结: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二)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1.阅读教材P89“探究与分享”。除夕之夜,中学生小京一家围坐在一起,畅谈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他的奶奶说:“我希望小区环境更优美。”他的爸爸说:“我希望咱们国家越来越强大。”小京说:“我希望学习取得更大进步。”思考:(1)在新的一年你的愿望是什么?(2)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1)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自己的父母工作顺利,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家庭有更高的收入,自己健康快乐,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国家更加繁荣富强等。(2)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我们的个人愿望要符合国家利益的要求,国家改革发展的目标也要尊重个人的生活所需。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渴望安居乐业、家庭和睦,都期盼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2.多媒体播放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相关片段并出示材料: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9 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不答应!14亿多中国人民也不答应!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思考: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讲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课堂总结: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国家及国家利益的内涵,同时也知道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密切关系。我们要维护国家利益,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青春寄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看似比较宏大的国家富强,其实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从自我做起,共同参与。板书设计:课堂演练:一、选择题(40分)1. 2022年,美国再次将矛头指向中国,对多家中国企业发布禁令,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对此,中国极力反对并释放出反制信号。中国这样做是因为( B )A. 国家安全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B. 国家经济利益是国家的核心利益C. 捍卫国家利益能够提高我国国际地位D.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根本不同,无法一概而论2.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黄遵宪说:“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这些名人名言共同体现了( C )A. 人民利益的地位要高于国家利益B. 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的重要保证C. 他们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D.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3.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一些海外华人说:“我们中国的飞船飞得多高,我们海外华人的头就会抬多高!”这充分说明( C )A. 中国人民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地位B. 国家利益只有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实现C. 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D. 祖国的发展使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4.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是在一二·九抗日救亡爱国运动时学生们发出的呐喊。这一呐喊表明( D )A. 国家利益就是安全利益B. 没有人民利益就没有国家利益C. 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D. 国家没有主权,人民就无法生存二、 非选择题(10分)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2023年3月28日,在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以“过境”之名窜美前夕,由两岸和平发展论坛与数十个统派政党和团体共同发起的“反台独反介入联合行动”在台北“总统府”前抗议蔡英文赴美卖台祸台。3月29日,蔡英文抵达美国,在她下榻的酒店外,超过500名华人手持标语,挥舞着五星红旗,高喊口号,反对蔡英文窜美。材料二:2023年3月30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3月29日至31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过境”美国纽约,其间会见美方官员、国会议员,参加哈德逊研究所颁奖典礼并发表演讲。中方对此有何回应?毛宁表示,中方坚决反对台湾地区领导人以任何名义、任何理由窜美,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同台湾方面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接触。(1)结合材料分析,台湾民众、海外华人和外交部维护了国家哪些方面的利益。(4分)①政治利益。②安全利益。(4分,每个2分)(2)你从上述两则材料中感悟到了什么?(6分)①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②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③每个人都渴望安居乐业,期盼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国强民不受辱,民强国不受侮,因此,维护国家利益需要我们做出行动。(6分,每点2分)教学反思: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对国家利益的了解,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从而树立国家利益观,养成维护国家利益的习惯。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基础知识,也能够形成一定的情感,促进了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本课内容表面上简单,实际上教学内容扩展面大,只有不断地扩展教学内容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更好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个人能力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在呈现知识的形象化方面做得不够好,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导致学生学习方式的机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