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 认识自己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认识自我的兴趣,积极主动的认识自我,学会认识自我的方法,初步具备认识自我的能力;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完善不足,树立信心,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途径。教学难点: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教学方法:情境分析法、问题启发法、讲授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好!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苏格拉底也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你想做一个左右天下的人吗?那我们就先来认识自己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第三课 发现自己 第一节认识自己 的第一目 多把尺子量自己。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面、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呢?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面、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同学们可以尝试着用“我”字开头来描述自己。小明在谈对自己的了解时说到:“我是皮肤白净的高个子男生;当我们审视自己的身材、相貌、体能、性别时就是从生理上认识自己;我比较胆大心细爱好音乐;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如性格、气质等;我是妈妈的好儿子,语文老师的好帮手,同学心中的好班长社会关系中认识自己。所以,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对自己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因此,认识自己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①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②自我评价的方法:A.自我观察和分析。观察自己的表现、强项、弱项和自己刚兴趣以及讨厌的事情来认识自己;也可以通过B.与他人比较,来加深对自身特点的认识和了解。请同学们判断这两则材料分别是采用的自我评价中的什么方法来认识自己的?2.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自我评价呢,有什么作用?作用: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够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也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宋代文豪苏轼写了这样一首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俗话也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蕴含着什么哲理呢?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并不能够时刻做到全面和客观,要想更好的认识自己,还应该借助他人的眼睛来发现。3.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作用: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不过呀,他人这面镜子并非都是平面镜,不失真的照出我们原本的样子,有时他人这面镜子如同哈哈镜,或者给我们加了一层滤镜,丑化或者美化我们。现在,我们跟着名臣邹忌来学习如何对待他人的评价。播放视频《邹忌讽齐王纳谏》面对妻子、妾、朋友的评价,邹忌既没有完全接纳,也没有强烈的反驳,而是冷静的分析原因,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这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表现。4.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教师寄语:作家张德芬在她的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中讲到:“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增强觉察和自省的能力,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悦纳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发展自己,我们就有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可以从哪些方面和方法认识自己?一起来总结。“三面两评价”,同学门你记住了吗?教学反思:本堂课备课充分,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准确,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选取了历史名人和趣味视频等素材进行教学,营造轻松有趣的知识课堂,更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