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尊重他人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尊重他人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师授课教案 上课时间: 2023.10.13 星期: 五 第 1 课时 序号:
章节名称 第二单元社会生活讲规则 内容 第二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一框 尊重他人
主备人 集体备课时间 2023.10.5 案别 二案 授课教师
课 型 单元课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实验课 领导审核 签字

课标中对内容的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课标中对学业的要求 (中考考点) 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3、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教学 目标 懂得什么是尊重;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知道如何尊重他人。 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知道怎样换位思考;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的相互关系,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4.体验平等待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5.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包容他人、欣赏他人的良好品质,在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教学重点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怎样尊重他人。
教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教材、作业案、课件 课时安排 1
板 书 设 计 第一框 尊重他人 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二、尊重从我做起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复备
【搭桥引课 明确目标】 播放视频 【抛洒银杏 无视环卫工辛苦】 问题:观看视频,你如何评价游客“抛落银杏叶拍照”的行为?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激发兴趣,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 【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 P32-36内容,结合导学案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3分钟。 1、什么是尊重 2、为什么尊重他人 3、如何尊重他人? 学法指导:善于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笔记,对照作业案预习部分或本册知识清单。 (设计意图:让学生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并为后续教学作准备)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活动一:观察图片。 思考:你认可上图的行为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图片是政治课常用的教学手段,既简单明了有发人深思。从个人角度理解尊重的重要性。) 归纳问题:1、什么是尊重 尊敬、重视 在社会生活中,尊重表现为尊重他人人格、权利等 活动二:阅读与分析 材料一:一名失去双手的顾客前往餐厅就餐,他请求服务生给予帮助,一名年轻男服务生立即坐到他的对面,面带微笑地细心喂食,全程逾半小时。 材料二:一位顾客来到餐饮店,要了一杯热奶和一杯柠檬汁,可是当他往热奶中加柠檬汁准备饮用时,发现牛奶结了块,大发雷霆,责备服务员怎么是变质的牛奶?服务员将“变质”的牛奶端走,微笑着送上一杯新奶。她对客人说:“热奶和柠檬汁会起反应,您还是分开喝”。客人听后很羞愧,连声道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材料思考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的原因。) 归纳总结: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1)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个人层面) (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相反,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个人层面)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特征。 尊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层面) (二)尊重从我做起 活动三:情境讨论———该怎么办? 情景一:小明打算放学后去参观美术馆。放学铃声一响,他就起身准备出发。这时,同学小萌拿着数学试卷过来向他请一个问题。 情景二:小明正在家里看自己特别喜欢的足球比赛。这时,几个提前约好的同学来他家一起商量撰写演讲稿的事。 情景三:小明的舅舅兴致勃勃地谈前一天晚上看过的电影,小明却并不感兴趣。 学生思考回答: 1、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境,你会怎么做? 2、以上做法启示我们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分析:积极关注、重视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与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自身实际,通过本活动,让学生知道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活动四:你说我说———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 甲: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值得我尊重。 乙: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我都会尊重。 丙:我尊重那些自立自强的人。 丁:我特别尊重言而有信的人。 思考:你赞同他们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赞同。理由: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而轻视、歧视他人。 分析:2.平等对待他人,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辨析思考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 活动五:故事欣赏(一) 有个人请一个盲人朋友吃饭,吃得很晚。盲人说,很晚了我要回去了。主人就给他点了一个灯笼,他就很生气地说:“我本来就看不见,你还给我一个灯笼,这不是嘲笑我吗?” 主人说:“因为我担心你才给你点个灯笼。你看不见,别人可以看得见,这样你走在黑夜里就不会有人撞到你了。” 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它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分析: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 (设计意图: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欣赏思考问题,使学生明白学会换位思考。) 故事欣赏(二) 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骆驼说:“长得高好。”羊说:“不对,长得矮好。”骆驼说:“我可以做一件事,证明高比矮好”。羊说:“我也可以做一件事,证明矮比高好。” 他们走到一个园子旁边。园子四面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枝叶伸出墙外来。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羊抬起前腿,扒在墙上,脖子伸得老长,还是吃不着。骆驼说:“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高比矮好。”羊摇了摇头,不肯认输。 他们俩又走了几步,看见围墙有个又窄又矮的门。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的草。骆驼跪下前腿,低下头,往门里钻,怎么也钻不进去。羊说:“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矮比高好。”骆驼摇了摇头,也不肯认输。 他们去找老牛评理。老牛说:“你们俩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思考: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分析:骆驼和羊各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人也是一样。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教师总结: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让我们学会彼此欣赏,共同进步。 (设计意图:老师请学生故事欣赏后回答问题后懂得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 归纳总结:3、如何尊重他人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考虑他人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 ②平等对待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③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 ④学会欣赏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给予他人积极评价。 活动六:各抒已见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共同创造文明的社会生活。八年级(1)班的几位同学就尊重的话题进行交流,大家各抒己见。请你也参与其中进行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生活中,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该尊重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分析:我们应该尊重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动植物;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物质基础,我们还应尊重大自然;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我们应尊重我们的民族历史与文化;尊重不同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尊重文化差异,民族差异;…… 【小结收获 达标检测】 教师小结:达标检测:见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清晰的知识脉络。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作业布置: 作业时长: 10 分必做:填空题 选择题选做:非选择题
教 学 反 思
教案评价: 审批人: 年 月 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