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温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温度计的原理并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3.通过测量水的温度,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温度计的原理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难点:温度计的使用及摄氏温度的表示。【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请学生欣赏电影片段——冰与火之歌。2.想象自己在视频中情景下的感觉?3.生活中我们同样有这样的感觉,在物理学中有专用的物理量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由此引入新课。二、新知探究(一)温度计1.感觉可靠吗?教师提供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冰水、温水和热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并描述感觉。学生上讲台进行体验:把左手食指插入放热水(约50℃)的烧杯里,右手食指插入放冷水(约0℃,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稍停一会,再同时抽出手,插入温水烧杯里。两只手指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你能准确地判断出水的冷热程度(温度)吗? 归纳:同一杯水温度应该一样,而我们的感觉却不同,说明我们的感觉不可靠。2.自制温度计请同学注意观察老师的自制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位置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提问:仔细观察老师的自制温度计进行测量时有哪些不便?应该怎么设计?管的粗细对水柱升降的高度有没有影响?出示准备好的温度计,让它与自制温度计做一个比较:小瓶相当于温度计的哪个部位?(玻璃泡)玻璃泡的玻璃壁的厚薄对测量温度有什么影响?自制温度计上有一根长而细的玻璃管,温度计内有这样的玻璃管吗?我们发现它更细了,细得跟人的毛细血管一样,我们称之为毛细管,这么细有什么好处呢?3.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使用的液体有的是酒精,有的是煤油,还有的是水银。让学生观察三种常用的温度计: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说出温度计的基本结构,思考上面的字母表示什么意义?温度计上面的数字是如何刻上去的?总结: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包括玻璃泡、毛细管、刻度。教师引导过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上的℃,它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温度的一种标度方法,温度的标度方法除了摄氏温度外,还有热力学温度,我们先来研究摄氏温度。(二)摄氏温度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回答问题:(1)上面的数字和字母是什么意思?(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各是多少?(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4)0℃是怎样确定的?100℃又是怎样确定的?1℃是怎样确定的?摄氏温标的分度法怎样扩大到0℃以下和100℃以上?学生观察并讨论,得出结论:字母“℃”的意思:表示摄氏温度,是由瑞典的摄尔修斯提出的。0摄氏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记作0℃。100摄氏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100℃。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个等份代表1℃。你知道人体的正常体温吗?应该怎样读?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为-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教师引导过渡:知道了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后,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呢?(三)温度计的使用观察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它们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分度值各是多少? 为什么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温度计的使用规则1.看(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2)温度计所能测出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范围──量程。(3)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分度值。2.测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本“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教材插图进行实验,思考其中哪些做法和读数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误的错在哪里。(1)第一个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这样容易把玻璃泡碰碎。同时液体周边的温度与内部温度不同,导致测量错误。(2)第二个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侧壁,原因同上。(3)第三个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造成测量不准。(4)第四个图操作正确。3.读观察课件:图中间一个视线正确,上下两个读温度计示数时眼睛没有平视,俯视会使读数偏大,仰视会使读数偏小。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大家知道了使用温度计常犯的几种错误,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讨论后共同归纳总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4.练习测量读出此时实验室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测量结果。(四)体温计我们家庭中和医院常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体温计,思考问题:(1)体温计与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体温计的构造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温度?为什么使用体温计前先要甩甩?其他温度计能不能甩?总结:(1)体温计里面的毛细管,比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更细,而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玻璃管非常细,这样当玻璃泡内的水银有微小的膨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有明显变化,因而更精确。(2)读体温计示数时要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所以仍指示原来的温度。重新用体温计时,必须拿着体温计用力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这样才能使用,否则测量出的温度不准确。练习测量自己的体温。(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板书设计】3.1温度一.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单位:℃(读作:摄氏度)3.测量二.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石嘴山市星海中学八年级物理备课组2.正确使用 ⑴看清量程和分度值;⑵正确放置温度计;⑶稳定后视线水平进行读数三.体温计1.特殊设计:玻璃泡与直玻璃管通过很细的细管相连2.使用前注意事项必须把水银全部甩入玻璃泡中【课堂作业】1.根据所学知识,请你自制温度计,并带到学校进行小组展示。2.学习之友对应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