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 《夯实法治基础》1.教学内容分析 《参与民主生活》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的第二课时。本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出法治的主题,阐述法治的内涵,论证法治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展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及中国法治新蓝图,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学情分析 “法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但初中生未必能站在历史发展、民族复兴、治国理政的高度,全面准确深刻理解“法治”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本框内容立意深远、内容宏大,学生们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反映国家法治建设战略部署的高瞻远瞩而不落入琐碎的生活细节描述,贴近初中生的既有生活认知而不生硬灌输、理论说教,需要每一位教师深入思考探索。3.目标确定 政治认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道德修养:践行遵纪守法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 法治观念:遵守宪法和法律,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责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法治中国的要求。 难点:法治的意义。5.学习活动设计时政导入:郑州某酒店违法抬价案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邀请学生进行时政介绍。 思考:从此案件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学生进行时政解读。 学生回答问题。预设回答:有些人将自己私利置于集体利益之上。因此,仅靠道德说教是不够的。社会秩序不能仅靠道德来维护,我们必须依靠法律来治理国家。设计意图 通过贴近生活的时政素材,让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环节一:选择法治道路教师活动 提问:什么是法治? 教师总结: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提问:依照什么法律? 阅读材料:《民法典》 提问1:结合材料和教材,说一说我国为什么要制定《民法典》? 提问2:《民法典》的颁布对个人和国家有何重要性? 总结:法治的作用。 提问: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有《民法典》,这说明了什么? 总结:为什么要走法治道路。 品析:亚里士多德名言 总结:法治的要求。 讨论:你认为什么样的法律是好的法律? 总结:良法的判断标准。 辩论:一个国家制定了良法,有了法制,就是法治国家吗? 总结:善治的要求及重要性;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预设回答:依照宪法与法律。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进行讨论与发言。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设计,让同学们理解法治的重要性和法治的要求,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法治意识。环节二:描绘法治蓝图教师活动 活动设计:根据教材,绘制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图。 提问:我国的法治蓝图是什么? 总结: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要求。 知识补充:四个全面、十六字方针 学生活动 绘制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图。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小结: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法治中国正在路上。随堂练习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承经典文化是每个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下列对古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说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能依靠法治 B.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要求政府依法执政,防止腐败 C.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启示我们要不拘一格,大展宏图 D.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倡导我们践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解析:“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说明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A错误。“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要求政府廉洁奉公,防止腐败,B错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启示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C错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倡导我们践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D正确。 故选D。 2.对下图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维护我省社会稳定,增强市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③有利于杜绝各类涉黑涉恶犯罪,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④体现了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此题考查对打击黑恶势力的认识,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结合,确定答案。题文漫画反映了我国开展打击黑恶势力的措施,这有利于维护我省社会稳定,增强市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①②符合题意;有利于减少各类涉黑涉恶犯罪,净化社会治安环境,③错误;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④说法太绝对,错误。 故选B。 3.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为更好地建设法治中国,我们每个公民应该( ) ①积极宣传法律 ②知法懂法 ③信法守法 ④敢于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树立法治观念,学法知法,守法护法,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行事。①②③④说法都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4.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 A. 依宪治国 B. 依法行政 C. 依宪执政 D. 党的领导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A是正确的选项;BC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完成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