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单元应用题真题汇编(专项训练)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单元应用题真题汇编(专项训练)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单元应用题真题汇编(专项训练)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1.(2023·长沙·三年级假期作业)双牌县1路公交车从公交公司开往工业园需要35分钟。公交车8:15从公交公司发出,什么时候能到达工业园?
2.(2022秋·河南焦作·三年级统考期末)李师傅做一个零件需要9分钟,做6个零件,从下午4:00开始,要到下午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3.(2022秋·河南三门峡·三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乐乐周一早上的时间安排。计算经过的时间,并在钟面上画出他最晚起床的时间。
4.(2021秋·江苏盐城·三年级统考期末)上午禁止机动车通行的时间有多长?
5.(2021秋·山东青岛·三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平时是7:50到校,今天早到3分钟。小明今天什么时候到校的?
6.(2021秋·江西上饶·三年级统考期末)仔细观察钟表,用钟面上的时间回答下面的问题。
(1)爸爸每天早上( )从家出发,从家到公司路上用了( )分钟。
(2)爸爸到公司时,距离上班时间还有15分钟,请在钟面上把爸爸的上班时间画出来。
7.(2022秋·三年级课前预习)50米折返跑成绩表
姓名 小军 小明 小刚 小亮
成绩 17秒 15秒 18秒 16秒
(1)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2)你能给他们排名次吗?
8.(2022秋·三年级课时练习)根据下面的“停电预告”回答问题。
7月30日 上午8:10—10:30 锦鸿小区 8:30—11:00 南岸小区 10:00—12:20 百花小区
(1)哪个小区的停电时间长?停了多长时间?
(2)小欣中午12:00回到家,发现家里停电。她家住在什么小区,还要等多长时间才能有电?
9.(2022秋·三年级课时练习)张老师要乘坐机场大巴从飞机场回家。到达车站时已经是9:18,她要再等多少分钟才能坐上下一班车?(大巴每15分钟发出一辆)
10.(2022秋·三年级课时练习)观察下面的时间表回答问题。
(1)每一节课的时间是( )分钟,课间操的时间是( )分钟。
(2)芳芳在10:30的时候看了一下表,这时是第( )节课。
(3)芳芳早上7:40到校,11:50离开学校。她上午在校的时间是( )时( )分。
(4)她11:50离校,从学校到家需要走15分钟。她12:00能到家吗?
11.(2022秋·江西赣州·三年级统考期中)明明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37错看成了73,得到的结果是95,这道加法题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12.(2022秋·江西赣州·三年级统考期中)学校、超市与小亮家都在笔直的西华北路同一侧。他家到学校有350米,他家到超市550米,请认真分析,计算学校到超市有多少米?(温馨提示:要分两种情况)
13.(2022秋·浙江·三年级校考期中)电影院有500个座位,一年级有296人,二年级有192人,利用估一估的方法判断这两个年级同学一起看电影能坐下吗?
14.(2022秋·广西南宁·三年级统考期末)妈妈带了500元去买电器。她带的钱够买一个电饭煲和一台电风扇吗?
15.(2023秋·广东江门·三年级统考期末)工地上有930袋水泥,这两辆卡车能一次运走吗?
16.(2021秋·河南郑州·三年级统考期末)星期天,小华要到体育场踢足球,怎么走最近?把最近的路线用蓝色的钢笔描出来。并算一算,小华要走多少米?
17.(2022秋·三年级课时练习)毛巾和牙刷一共卖了多少元钱?
18.(2022秋·三年级课时练习)红红的妈妈在商场看中了两件商品,具体价钱记不清了,只记得一件商品是300多元,另一件是500多元。
19.(2022秋·重庆大渡口·三年级统考期末)学校组织一、二、三年级的学生观看电影。一年级有398人,二年级有289人,三年级有276人。电影院有1000个座位,够坐吗?
20.(2023秋·四川乐山·三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青藏铁路沿线各大车站的里程表:
里程/千米
西宁-格尔木 830
西宁-不冻泉 1010
西宁-那曲 1650
西宁-拉萨 1972
①1972-830表示( )到( )之间的里程。
②那曲到拉萨有多少千米?在图中先画一画,再列式计算。
21.(2022秋·长沙·三年级专题练习)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请你估一估,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22.(2023秋·三年级单元测试)从小明家到体育馆(如下图),最近的路线是多少米?
23.(2017秋·河南商丘·三年级统考期中)下面是王叔叔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收车时,汽车里程表的读数。(单位:千米)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420 512 630 820 960
星期一早上出发时,王叔叔汽车上里程表上的数字是320,王叔叔这五天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4.(2021秋·黑龙江佳木斯·三年级校考期中)上海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中国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有632个座位。中国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比上海科技馆的大约多多少个座位?
25.(2022秋·长沙·三年级专题练习)小刚家、小芳家、学校在红旗路的同一旁。
(1)在图上用▲表示出学校的位置。
(2)根据你画的位置算一算,小刚家到小芳家有多少米?
26.(2021秋·三年级统考单元测试)
(1)现在买一个电风扇比原来便宜了多少钱?
(2)妈妈带500元,买一台和一台钱够吗?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27.(2022秋·江西赣州·三年级统考期中)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有3辆全新三轮车,每辆全新三轮车重500千克,这辆车超载了吗?
28.(2022秋·河南南阳·三年级统考期中)一条彩带长1米,把它剪成长度一样的5段,要剪几次?每段长几分米?
29.(2022秋·河南南阳·三年级统考期中)30名同学乘车去公园,小轿车每车可以坐4人,面包车每车可以坐6人。如果每辆车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车?(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租车方案一一列举出来,并根据题意判断租车方案的可行性)
30.(2022秋·江西赣州·三年级统考期中)图书馆买来5本一样的书。每本厚4厘米,叠放在一起共高多少厘米?合多少分米?
31.(2022秋·浙江·三年级校考期中)王老师和24名同学去划船,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船?用哪种租船方案最省钱?
小船限坐4人,每条7元 大船限坐5人,每条10元
32.(2022秋·安徽宿州·三年级统考期末)商店运来2000千克苹果和4吨西瓜,卖出500千克西瓜后,还剩多少千克水果?
33.(2023秋·贵州铜仁·三年级统考期末)某工地上有一堆泥沙,第一次运走了一半,第二次运走了剩下的一半,这时还剩下4吨。原有的泥沙多少吨?
34.(2023秋·江苏·三年级专题练习)丽丽用这个破损的直尺测量钉子的长度。如图所示,这个钉子的长度是( )毫米,你是怎么判断的呢?请写出你的判断过程。
35.(2022秋·三年级课前预习)明明从家出发去外婆家,他平均每小时大约走4千米。1小时后,他走的比他家到外婆家的距离的一半还多1千米,明明家与外婆家相距大约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8:50
【分析】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8时15分+35分钟=8时50分
答:8:50能到达工业园。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2.下午4时54分
【分析】李师傅做一个零件需要9分钟,做6个零件,就需要6个9分钟,即9×6=54(分钟),再从下午4:00向后推算54分钟即可。
【详解】9×6=54(分钟)
下午4时+54分钟=下午4时54分
答:要到下午4时54分才能结束。
【点睛】解决本题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需要的时间,再根据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求解。
3.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用晨读的时间减去经过的10分钟就是起床、洗漱的时间;吃早饭的时间是7时40分,用吃早饭的时间减去晨读的时间就是晨读到吃早饭经过的时间;最后再用上学的时间减去吃早饭的时间就是吃早饭到上学经过的时间,而上学的时间是8时,据此解答。
【详解】起床、洗漱的时间:
7时10分-10分=7时
晨读到吃早饭经过的时间:
7时40分-7时10分=30(分)
吃早饭到上学经过的时间:
8时-7时40分=20(分)
【点睛】本题考查经过时间的计算,熟知用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40分钟
【分析】先用上午禁止通行的结束时刻减去上午禁止通行的开始时刻,从而计算出上午禁止通行的时间长;上午禁止通行的结束时刻是12:00,上午禁止通行的结束时刻是11:20,依此计算。
【详解】12:00-11:20=40(分钟)
答:上午禁止机动车通行的时间有40分钟。
【点睛】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7:47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小明平时到校的时刻减今天早到的时间长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7:50-3分钟=7:47
答:小明今天7:47到校的。
【点睛】熟练掌握时、分、秒时间的推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1)7:10;25
(2)见详解
【分析】(1)根据对钟面时间的认识写出爸爸从家出发、到公司的时间即可,然后用爸爸到公司的时间减从家出发的时间即可。
(2)用爸爸到公司的时间加15分钟即可,然后再根据对钟面时间的认识画出爸爸开始上班的时间即可。
【详解】(1)爸爸离开家的时间是:7:10;
到公司的时间是:7:35;
7:35-7:10=25(分钟)
即爸爸每天早上7:10从家出发,从家到公司路上用了25分钟。
(2)7:35+15分钟=7:50,即画图如下:
【点睛】此题考查了对钟面时间的认识,经过时间的计算,以及时、分、秒时间的推算。
7.(1)小明;小刚
(2)小明第一名,小亮第二名,小军第三名,小刚第四名。
【分析】跑步比赛,在相同距离下,用时短的跑得快,用时长的跑的慢。据此解答。
【详解】答:因为15秒<16秒<17秒<18秒,所以
小明跑的最快,小刚跑的最慢。
小明第一名,小亮第二名,小军第三名,小刚第四名。
【点睛】本题考查时间的认识的实际应用,要求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
8.(1)南岸小区; 2小时30分钟
(2)百花小区;20分钟
【分析】(1)先根据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计算出经过时间,再比较时间的长短。
(2)根据时刻,对照题中信息,确定小欣在百花小区,在用结束时间-12:00算出还要等多长时间。
【详解】(1)锦鸿小区:10:30-8:10=2小时20分钟
南岸小区:11:00-8:30=2小时30分钟
百花小区: 12:20-10:00=2小时20分钟
因为2小时20分钟<2小时30分钟,所以百花小区=锦鸿小区<南岸小区
答:南岸小区的停电时间长,停了2小时30分钟。
(2)小欣在百花小区,12:20-12:00=20(分钟)
答:她家住在百花小区,还要等20分钟才能有电。
【点睛】本题考查经过时间的推算,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将数据代入即可求解。
9.12分钟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张老师到达车站时,上一班车已经发出:9时18分-9时15分=3分,距离下一班车的发车时间还有(15-12)分钟;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9时18分-9时15分=3分
15-3=12(分钟)
答:她要再等12分钟才能坐上下一班车。
【点睛】熟练掌握有关时、分、秒时间的推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1)40;20
(2)三
(3)4;10
(4)她12:00不能到家。
【分析】(1)用第一节课的下课时间减去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求出每节课的时间。用课间操结束时间减去课间操开始时间,求出课间操的时间。
(2)10:30在10:10—10:50之间,此时正在上第三节课。
(3)用离开学校的时间减去到校时间,求出上午在校时间。
(4)用离校时间加上从学校到家需要的时间,求出到家的时间,再与12:00比较解答。
【详解】
(1)9时-8时20分=40分,10时10分-9时50分=20分
则每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课间操的时间是20分钟。
(2)芳芳在10:30的时候看了一下表,这时是第三节课。
(3)11时50分-7时40分=4时10分
则她上午在校的时间是4时10分。
(4)11时50分+15分钟=12时5分
此时已经超过12:00,她12:00不能到家。
【点睛】本题考查经过时间的计算和时间的推算,关键是熟记数量关系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11.59
【分析】根据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加数=和,代入数值即可解答。
【详解】95-73=22
22+37=59
答:这道加法题的正确结果是59。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100以内加法、减法的运算,明确加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00米或900米
【分析】此题应分为两种情况:
学校、超市位于小亮家的同一边,两家相距应为(550-350)米;
学校、超市位于小亮家的两边,两家相距应为(550+350)米,据此解答。
【详解】550-350=200(米)
550+350=900(米)
答:学校到超市有200米或900米。
【点睛】此题解答的关键是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解答,不要漏掉其中一种情况。
13.能
【分析】用一年级的人数加上二年级的人数,求出两个年级的总人数,再与座位数比较大小。其中将296估成300,192估成200,再进行计算。
【详解】296+192≈300+200=500(人)
将两个加数都估大了,实际两个年级同学人数应小于座位数。
答:这两个年级同学一起看电影能坐下。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加法的估算,加数都估大了,和应变大。
14.够
【分析】一个电饭煲348元,一台电风扇129元,把它们的钱数相加,求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再与500元比较即可求解。
【详解】348+129=477(元)
477<500
答:她带的钱够买一个电饭煲和一台电风扇。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加法的意义,以及运用整数加法运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5.不能
【分析】先将两辆车装水泥袋数相加,求出两辆卡车一次能运走的袋数,再与930袋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250+660=910(袋)
910<930
答:这两辆卡车不能一次运走。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整数加法计算方法求出一次能运走袋数,解决本题时需准确理解题意。
16.图见详解;700米
【分析】根据给出的图,从小华家到体育场踢足球:①从家经过超市,再到体育场;②从家经过学校,经过超市,再到体育场;③从家经过学校,经过书店,再到超市,最后到体育场;④从家经过学校,经过书店,到体育场,计算对比分析,走①的这条路最近,要求小华走多少米,把两段路程相加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作图如下:
①从家经过超市,再到体育场:
②从家经过学校,经过超市,再到体育场
③从家经过学校,经过书店,再到超市,最后到体育场:
④从家经过学校,经过书店,到体育场:
1620米>1260米>1180米>700米
答:小华要走700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路线图以及整数加法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17.730元
【分析】计算毛巾和牙刷一共卖的钱,用加法计算,依此计算即可。
【详解】540+190=730(元)
答:毛巾和牙刷一共卖了730元。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加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不一定够用
【分析】根据题意举例说明即可,300多可能是310元、有可能是390元,500多,可能是510元,有可能是599元,
【详解】假设一件商品是310元,另一件是510元,那么
310+510=820(元)
820元<900元,所以够用。
假设一件商品是310元,另一件是599元,那么
310+599=909(元)
909>900,所以不够用。
答:不一定够用。
【点睛】这道题考查的是两位数加减法中的估算能力,要考虑数值范围。
19.够
【分析】解答本题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把398看成400,289看成290,276看成280,用400+290+280解答即可,再与1000比较大小。
【详解】398看成400,289看成290,276看成280;
400+290+280
=690+280
=970(个)
970<1000
答:电影院有1000个座位,够坐。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1)格尔木;拉萨
(2)322千米
【分析】(1)1972-830中,1972表示西宁-拉萨的里程,830表示西宁-格尔木的里程,则1972-830表示格尔木-拉萨的里程。
(2)用西宁-拉萨的里程减去西宁到那曲的里程,即可求出那曲到拉萨的里程。
【详解】(1)1972-830表示格尔木到拉萨之间的里程。
(2)
1972-1650=322(千米)
答:那曲到拉萨有322千米。
【点睛】本题应依据各个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判断出要求的两个地点之间的里程是哪两段里程的差,再列式解答。
21.能
【分析】要求是否能坐得下,将两个旅行团的总人数与座位数比较大小。将196估成200,226估成230,再相加,求出两个旅行团大约的总人数。
【详解】196+226≈200+230=430(人)
430<441
答: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加法的估算方法,关键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出两个加数的近似数。
22.680米
【分析】观察上图可知,小明从家到体育馆,共有三种路线:小明家—汽车站—学校—体育馆;小明家—公园—学校—体育馆;小明家—公园—电影院—体育馆;分别计算出这三条路线的长度,再比较即可解题。
【详解】200+300+180=680(米)
350+190+180=720(米)
350+450+270=1070(米)
680<720<1070
答:最近的路线是680米。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640千米
【分析】星期五里程表的读数减去星期一早上出发时里程表上的读数即可解答。
【详解】960-320=640(千米)
答:王叔叔这五天一共行驶了640千米。
【点睛】首先要分析清楚里程表的意义,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190个
【分析】用中国科技馆的巨幕影院座位数减去上海科技馆的巨幕影院座位数解答。将632估成630,441估成440,再相减求差。
【详解】632-441≈630-440=190(个)
答:中国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比上海科技馆的大约多190个座位。
【点睛】整数减法估算时,将被减数和减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
25.(1)或
(2)120米或者360米
【分析】第一种情况,小刚家和小芳家都在学校的一边,则学校在小刚家的左边,此时小刚家和小芳家相距240-120米。
第二种情况,小刚家和小芳家分别在学校的两边,则学校在小刚家和小芳家中间,偏向小刚家,此时小刚家和小芳家相距120+240米。
【详解】(1)小刚家和小芳家都在学校的一边:
小刚家和小芳家分别在学校的两边:
(2)小刚家和小芳家都在学校的一边:240-120=120(米)
小刚家和小芳家分别在学校的两边:120+240=360(米)
答:小刚家到小芳家有120米或者360米。
【点睛】解决本题时要根据小刚家、小芳家和学校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分两种情况解答。
26.(1)90元;
(2)够了;
(3)现在买一个电吹风比原来便宜多少钱?60元
【分析】(1)电风扇的原价是350元,现价是260元,所以现在买一个电风扇比原来便宜了(350-260)元钱。
(2)用电风扇的现价加上电熨斗的现价,再与500元进行比较,即可知道够不够。
(3)已知电吹风的原价是180元,现价是120元,可以提问:现在买一个电吹风比原来便宜多少钱?用电吹风的原价减去现价即可解题。
【详解】(1)350-260=90(元)
答:现在买一个电风扇比原来便宜了90元。
(2)260+180=440(元)
440<500
答:妈妈带500元,买一台和一台钱够了。
(3)现在买一个电吹风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180-120=60(元)
答:现在买一个电吹风比原来便宜60元钱。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及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这辆车不超载
【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500×3=1500(千克)
2吨=2000千克
1500<2000
答:这辆车不超载。
【点睛】熟练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4次;2分米
【分析】根据剪的次数比剪成的段数少1,然后再进一步换算单位1米=10分米,最后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10÷5,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5-1=4(次)
1米=10分米
10÷5=2(分米)
答:要剪4次,每段长2分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剪的次数比剪成的段数少1”的规律和整数的除法及应用,做此类题关键是要根据题意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另外注意单位换算。
29.租5辆面包车,或者租3辆面包车和3辆小轿车,或者租1辆面包车和6辆小轿车
【分析】两辆车的载客人数分别为4人和6人,可以只租一种车,也可以同时租两种车,但要每次都坐满。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租车方案一一列举出来,再选择最优方案。
【详解】
租车方案 面包车辆数 (6人/辆) 小轿车辆数 (4人/辆) 总载人数 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
① 5辆 0辆 30人 是
② 4辆 2辆 32人 否
③ 3辆 3辆 30人 是
④ 2辆 5辆 32人 否
⑤ 1辆 6辆 30人 是
⑥ 0辆 8辆 32人 否
答:租5辆面包车,或者租3辆面包车和3辆小轿车,或者租1辆面包车和6辆小轿车。
【点睛】根据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将所有可能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从各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30.20厘米;2分米
【分析】图书馆买来5本一样的书,每本厚4厘米,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用每本的厚度乘本数即得共高多少厘米,然后再根据1分米=10厘米,换算成用分米作单位即可。
【详解】5×4=20(厘米)
20厘米=2分米
答:叠放在一起共高20厘米;合2分米。
【点睛】完成本题的依据为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
31.可以租5条大船或者租5条小船和1条大船,其中租5条小船和1条大船最省钱
【分析】两种船的载客人数分别为4人和5人,可以只租一种船,也可以同时租两种船,但要每次都坐满。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租船方案一一列举出来,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各个租船方案花费的钱数,再选择最优方案。
【详解】1+24=25(人)
租船方案 小船 大船 可乘坐人数 租船钱数
① 0条 5条 25人 50元
② 2条 4条 28人 54元
③ 3条 3条 27人 51元
④ 4条 2条 26人 48元
⑤ 5条 1条 25人 45元
⑥ 7条 0条 28人 49元
答:可以租5条大船或者租5条小船和1条大船,其中租5条小船和1条大船最省钱。
【点睛】根据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将所有可能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从各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32.5500千克
【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可将西瓜的重量换成千克,然后用西瓜的重量减卖出的重量,即可计算出剩下西瓜的重量,最后用苹果的重量加剩下西瓜的重量即可,依此解答。
【详解】4吨=4000千克
4000千克-500千克=3500千克
2000千克+3500千克=5500千克
答:还剩5500千克水果。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3.16吨
【分析】根据题意,用4乘2,求出这堆泥沙的一半是多少吨,再乘2,求出原有的泥沙多少吨。
【详解】4×2×2
=8×2
=16(吨)
答:原有的泥沙16吨。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2个4吨是原有泥沙的一半,再进行解答。
34.36;直尺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是10毫米,用钉子末端指向的长度减首端指向的长度。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直尺上1个小格是1毫米,1个大格是1厘米,因此直尺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是10毫米,钉子的首端指向54毫米,钉子的末端指向90毫米,因此用末端指向的长度减首端指向的长度即可,依此解答。
【详解】90毫米-54毫米=36毫米
即这个钉子的长度是36毫米。
判断方法:直尺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是10毫米,用钉子末端指向的长度减首端指向的长度。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测量物体的长度,应熟练掌握直尺的特点。
35.6千米
【分析】先用乘法计算出1小时所走的路程,再减去1千米,就是去外婆家路程的一半,要计算全程,用一半的路程再乘2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
答:明明家与外婆家相距大约6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