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主备人 辅备人教学 目标 1、知道吸烟与饮酒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2、知道毒品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吸毒是违法行为。 3、懂得远离毒品、拒绝毒品,提高防范意识,远离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学会拒绝和求助,提高自护能力。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拒绝危害有方法。 难点:未成年人容易受到烟酒与毒品危害的原因。教学 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导语: 随着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我们未成年人很容易受到烟酒的诱惑。吸烟与喝酒危害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只有认清危害,主动拒绝,学会自我保护,才能健康的成长。 项目一 烟酒有危害 活动园一 在“认清烟酒危害”的学习分享活动中,各小组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学习资料。 第一组 “图”说危害 正常人的肺和长期吸烟的肺作比较,让同学们十分震惊。 第二组 “数”说危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饮酒与200余种疾病和伤害有关。 阅读材料,你对烟酒的危害有什么新的认识? 活动园二 在“认识烟酒危害”展板设计中,同学们开展了“观点大碰撞”活动。请你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参考“说服理由”,帮助同伴澄清一些“错误认识”。 错误认识1:大家聚会,大人和孩子一起喝酒能活跃氛围,还能促进血液循环。 说服理由:过多饮酒导致情绪失控,引发矛盾冲突。酒驾会引发事故。 错误认识二:只要是在家里吸烟就没关系。 说服理由:二手烟会危害家人的健康。 错误认识:吸烟能忘记烦恼,结交新朋友,拉进与人的距离,产生灵感。 说服理由:青少年吸烟、喝酒会促成不良交友,影响身体发育。 相声表演,教师总结:吸烟、喝酒不仅直接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能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项目二 毒品更危害 活动园一 在“拒绝毒品”的法治宣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以下资料。 资料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八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包括吸食、注射毒品等九类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资料2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十八条规定:未成年人的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的教育,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进行其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资料3 花季少年的噩梦 内容略 学生阅读,教师总结:毒品 犹如毒品,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吸毒会摧毁一个人的身体和意志,破坏家庭的幸福,危害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破坏社会风气,甚至威胁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活动园二 危险的好奇 学生阅读教材故事,教师总结:我们正处在“想独立”“渴望成熟”的心理发育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凡事都想试一试,但是绝对不能去尝试对我们有危害的行为。 活动园三 参观“禁毒教育展览”归来,两位同学跟大家分享了学习体会。阅读他们的学习体会,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启发学生思考,未成年人遭受毒品危害的原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好奇心、自制力不强、交友不慎,是未成年人遭受毒品危害的原因。 项目三 拒绝危害有方法 活动园一 面对下列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果断或委婉 地拒绝,以摆脱困境。请结合情境续写对策。 情境1 放学路上,同学递给你一支烟,说:抽一支吧,反正老师也看不到。 对策: 情境2 同学过生日,提议喝点酒庆祝,还说低度酒也不会醉。 对策: 情境3 坐火车时,对面的人递给你一瓶饮料。 对策: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远离烟酒,拒绝毒品,首先要提高防范意识。意识不到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让我们“远离第一支烟、第一口酒、第一次毒”。 活动园二 在学校的“法制园地”宣传栏里,王宇同学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第五十八条规定。 学生阅读规定内容,教师总结:要远离可能对我们产生危害的地方。坚决不去不适宜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如 酒吧、网吧、歌厅等,这就给自己的安全增加了保障。 活动园三 拒绝诱惑,远离危险行为。请你来完善《学会说“不”》操作手册。 第一步 用坚决的声音说“不” 第二步 给出拒绝的理由 第三步 保证自己言行一致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要学会拒绝和求助。如果有人劝我们吸烟、喝酒、吸毒,我们要勇敢、坚决地说“不”。如果我们对事情的危害性判断不清,就要及时寻求家长或老师的帮助。 教师小结: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关键在我们自己。要增强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主动拒绝烟酒,坚决抵制毒品,是我们健康生活、成长的保障,也是对自己、家庭和社会负责的表现。板 书 设 计 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一、烟酒有危害,毒品更危险 1、危害: ①烟酒危害身心健康 ②毒品让我们陷入危险 2、原因: ①不当的好奇心 ②较弱的辨别是非能力 ③不良嗜好者的影响 二、拒绝危害有方法 ①远离危险之地 ②果断拒绝 ③寻求帮助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