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巴东县神农中小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巴东县神农中小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年秋季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
九年级物理、化学试题卷
本试题卷共 8 页,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20分钟
班级: 准考证号: 姓名:
注意事项:
1.考生答题全部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卷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准考证号码是否与本人相答合,再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码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及本试题卷上.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 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5. 考生不得折叠答题卷,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第Ⅰ卷 选择题
(1—10 题为物理试题,11—20 题为化学试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在第十七届“渝洽会”上,重庆造恩斯特龙 408 型直升机(如图所示)签下了 20 架大订单。 该
型直升机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忽略燃油变化),下列关于直升机的动能和势能变化情况的描述,
正确的是( ▲ )
A.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B. 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C. 动能增大,势能增大 D. 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2.如图,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是( ▲ )
A、人和伞的总重力大于空气的阻力 B、人和伞的总重力等于空气的阻力
C、人和伞的重力势能在增大 D、人和伞的动能在减小
3.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
A.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天气” B.春天柳絮漫天飞舞
C.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 D.端午节,粽叶飘香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下列增大铁丝内能的四个做法当中,与另外三个
方法不同的是( ▲ )
A.摩擦铁丝,使它变热 B.把铁丝放在火上烤,使它变热
C.反复敲打铁丝,使它变热 D.给铁丝通电,使它变热
5.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0 ℃的冰没有内能 B.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物体内能减少,一定对外做功
6.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 b 点离手,
c 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在 a 到 d 的整个过
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只有在 a 到 b 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九理化 8-1
{#{QQABBYKUggiAAgAAAAgCEwWgCkCQkACAAIoGREAMMAIAAAFABAA=}#}
B、在 b 到 d 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C、在 c 到 d 的过程中, 铅球的重力势能减少
D、在 a 到 d 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
7.水烧开时产生的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能量转化与之相同的是( ▲ )
A B C D
3 3
8.右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水 4.2×10 铝 0.88×10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3 3
煤油 2.1×10 干泥土 0.84×10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100 g 水的比热容是 50 g 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沙石 0.92×103 铜 0.39×103
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
温度变化较大
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9.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 2 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
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 10 min吸收的热量
为( ▲ )
A.5.04×105 J B.4.2×105 J
C.2.52×105 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10.如图所示的是一种叫做蹦极的游戏。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
在高处,从高处跳下。图中 a 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 c 点 是他
所到达的最低点的位置。对于他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下面说法正确的
是 ( ▲ )
A.他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他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B.绳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减小,他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C.他的动能从上端到 a 点这一段时间在增加, a 点到 c 点这一段时间在减小
D.在 c 点时,重力势能减到最小,动能为零,绳的弹性势能最大
11.化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
A.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B.射电望远镜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
C.研制高温超导材料 D.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12.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B.高梁发酵变成美酒
C.塑胶雕刻变成印章 D.铁块高温熔化变成铁水
九理化 8-2
{#{QQABBYKUggiAAgAAAAgCEwWgCkCQkACAAIoGREAMMAIAAAFABAA=}#}
13.我国科研工作者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最关键步骤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无
机催化剂(ZnO﹣ZrO2)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和水。下列有关该无机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能改变反应速率 B.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能作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14.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氮气用作保护气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天然气用作燃料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倾倒液体 B. 量取水的体积
C. 熄灭酒精灯 D. 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
16.美丽巴东我的家,环境卫生靠大家。巴东正在创建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下列与这一做法
不协调的是( ▲ )
A.提倡出行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B.实施垃圾分类管理
C.植树种草,以增加园林绿地面积 D.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17.规范严谨的表达是成功学好化学的基石。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18.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据
监测,武隆区2020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3天。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
是( ▲ )
A.二氧化碳 B.可吸入颗粒物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
19.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仰视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液
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
A.大于 10mL B.小于 10mL C.等于 10mL D.无法确定
20.为了让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可视化,在课
本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氧气浓度传感器,有关装
置和数据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雾
B.红磷熄灭是因为氧气耗尽
1
C.进入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5
D.该实验只能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九理化 8-3
{#{QQABBYKUggiAAgAAAAgCEwWgCkCQkACAAIoGREAMMAIAAAFABAA=}#}
第Ⅱ卷 非选择题
(21-26 题为化学试题,27-40 题为物理试题,共 80 分)
21.(4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 A、B分别表示某种气体的主要用途,这些气体分别是 ▲ 。
(2)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内壁和底部均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 。
(3)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冒“白气”,说明空气中含有 ▲ 。
(4)蒸发液态空气可分离出氧气和氮气,其原理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 ▲ 不同。
22.(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属于混合物的是 ▲ (请填序号)。
①澄清的石灰水 ②清澈的河水 ③矿泉水 ④氮气 ⑤液氧 ⑥冰水共存物
⑦洁净的空气 ⑧蒸馏水 ⑨红磷 ⑩五氧化二磷
23.(4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后,标签被腐蚀、字迹模糊的原因可能是 ▲ 。
(2)取用 7.2 mL 蔗糖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填序号)。
①5mL 量筒②10mL 量筒③20mL 量筒④胶头滴管⑤玻璃棒
(3)用托盘天平称取 6.6g 食盐固体,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这时应该 ▲ ,若称量结
束后发现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实际称取的食盐的质量是 ▲ g(1g 以下用游码)。
24.(7分)小红和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室制取氧气和部分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
问题的思考。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1)图 1 是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实验装置,其中仪器 a 的名称为 ▲ ;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能用图 1 的装置收集到氧气,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 。
(2)收集气体有多种方法,除了用图 1 中的排水法之外,还可以根据气体的密度选择图 2 装
九理化 8-4
{#{QQABBYKUggiAAgAAAAgCEwWgCkCQkACAAIoGREAMMAIAAAFABAA=}#}
置收集。已知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当气体从 b端进 c端出时,可
收集到氧气,还可收集到的一种气体是 ▲ (填名称)。
(3)图 3,甲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水 ▲ (填“能”或“不能”)用铺一层细沙来代替。乙实
验中发出 ▲ 色火焰,同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
25.(8分)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小芳发现,氯酸钾与
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 MnO2、CuO 外,Al2O3也可以作 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如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① KClO3 580
② KClO3、MnO2(质量比 1:1) 350
③ KClO3、CuO(质量比 1:1) 370
④ KClO3、Al2O3(质量比 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 ▲ 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催化剂,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 。
【反思】若要证明 Al2O3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问题】Al2O3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猜想】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液不分解
实验二 ▲ 木条复燃 ▲
【结论】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 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 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
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4)实验三:
【实验目的】探究 ▲ 。
【实验步骤】
(5)①准确称量 Al2O3(少量)的质量;
②完成实验二;
九理化 8-5
{#{QQABBYKUggiAAgAAAAgCEwWgCkCQkACAAIoGREAMMAIAAAFABAA=}#}
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烘干、 ▲ ;
④对比反应前后 Al2O3的质量。
【讨论】如果 Al2O3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 Al2O3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 。
(7)写出过氧化氢溶液在 Al2O3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
26.(5分)2021年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1)“天问”火星探测器通过长征 5号运载火箭发射,长征 5号火箭使用了液氧,是利用氧气
能 ▲ 的化学性质,燃烧过程中, ▲ 能转化为大量热能。
(2)火星拥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一些资源。火星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如表。
气体成分 二氧化碳 氮气 氩气 氧气 其他
体积分数/% 95.32 2.7 1.6 0.13 0.25
①火星大气属于 ▲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为鉴别一瓶模拟“火星低层大气”组成的气体和一瓶空气,可选用的试剂是 ▲ 。
(3)化学家提出“镁粉在火星上可以扮演地球上煤的角色”,结合火星低层大气成分推测 Mg
一定还能在 ▲ 气体中燃烧。
27.(3分)如图所示,动车采用了“再生电制动”技术,即在制
动时,列车由于惯性仍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带动发电机发电,
将 ▲ 能转化为 ▲ 能,车厢内座椅下方的插座方便了
旅客充电的需求,插座间的连接方式是 ▲ 联。
28.(3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让同一小
车从斜面上不同的高 度由静止开始运动, 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 目的是探究小车动能
的大小与 ▲ 的关系;若小车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说明小车对木块 ▲ 越多,
从而判断小车的动能越 ▲ (大/小)。
29.(3分)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 (kg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若将 2kg 的水倒
掉一半, 则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 ▲ J/ (kg ℃);初温 为30℃、质量为2㎏的水吸收
2.1×105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 ▲ ℃。
30.(3分)一斜面长6米,高2米。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把一个重力为150牛的物体,从斜面
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力F共做了450焦的功。则有用功为 ▲ J;拉力F的大小是 ▲ N;
物体与斜面间摩擦力的大小是 ▲ N。
31.(3分)一辆洒水车匀速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在洒水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 ▲
,机械能 ▲ 。(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轮胎的温度会 ▲ 。
32.(3分)如图所示是电吹风的简化电路,A是吹风机(电动机),B是电热丝。
(1)吹风机和电热丝的连接方式是 ▲ ;
(2)当闭合 S1和 S2时, ▲ 工作(选填“A”、“B”或“A和 B”),吹出的是 ▲ (选填“热”
九理化 8-6
{#{QQABBYKUggiAAgAAAAgCEwWgCkCQkACAAIoGREAMMAIAAAFABAA=}#}
或“冷”)风。
32 题图 33 题图
33.(1分)在下面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将错误导线用“×”标出,并画出正
确连接方式.要求:改正后,灯泡和电动机并联,开关S控制所有用电器,S1只控制电动机。
34.(2分)汽车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一般分为: 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在
这四个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冲程。某单缸四冲程内燃机飞轮的转速为
1200 r/min, 该内燃机每秒钟对外做功的次数为 ▲ 次。
35.(4分)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
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
由图象可知当 t=1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 N。t=3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 N。
物体做 ▲ 运动。4至 6s 时,水平推力 F做的功为 ▲ J。
36题图 37题图
36.(2分)现有两根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将它们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内的液体中,两容器
内液体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两密度计静止时如图所示,则ρ甲 ▲ ρ乙;若两密度计排
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m甲 ▲ m乙。(均选填“>”、“=”或“<”)
37.(6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车祸的危害程度与汽车的动能大小有关,于是他们进行了如
下探究:
【提出问题】汽车的动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1)【猜想假设】由“十次车祸九次快”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 ▲ 有关;由“安全
驾驶莫超载”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 ▲ 有关;
(2)【进行实验】他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用金属球模拟汽车,让金属球从斜槽的某一
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物块,将物块撞出一段距离。物块被撞击得越远,说明
金属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就越 ▲ ;
九理化 8-7
{#{QQABBYKUggiAAgAAAAgCEwWgCkCQkACAAIoGREAMMAIAAAFABAA=}#}
(3)【分析论证】分析甲、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 ▲ ;
(4)【实践应用】用甲、乙两图的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 ▲ (选填“超
载”或“超速”)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
(5)【实验方法】实验用到的主要实验方法是 ▲ 法和转换法。
38.(5分)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水和煤油的质量都为10g)
(1)本实验除了图中器材以外,还需要 ▲ 。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控制水和煤
油的 ▲ 相同。
(2)加热 10min,水吸收的热量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
3
知,煤油的比热容是 ▲ J/(kg ℃)。[c 水=4.2×10 J/(kg ℃)]
(4)前 20 分钟,煤油吸收的热量为 ▲ 。
39.(4分)可燃冰清洁无污染,储量巨大, 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新型能源。可燃冰的热值很大,是天然气
热值的 10 倍以上,若按 15 倍计算。[C水=4.2×103J/ (kg ℃),天然气的热值 q=7.0×107J/m3]
求:
(1)体积为 0.0lm3 的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2)若这些热量的 90%被质量为 100kg 的水吸收,则水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40.(8分)上汽大通FCV80是国内第一款运用全新准入标准的燃料电池轻客车
型,如图所示。它是用氢气代替石油作为燃料,用燃料电池代替发动机。工
作时储氢罐中液化氢汽化为氢气,在燃料电池中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电能,
据悉其功率最大可达75kW。已知车载储氢罐的氢存储量为5.4kg,汽化的氢气
3 8 3
的密度ρ=0.09kg/m ,热值q=1.4×10 J/m 。求:
(1)储氢罐中的氢全部汽化后的体积;
(2)一罐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若该车以最大功率匀速直线行驶时速度可达 108km/h,此时该车所受的阻力;
(4)在某次测试中发现,该车以最大功率行驶时,每消耗一罐氢能行驶 14h,则该客车的效率。
九理化 8-8
{#{QQABBYKUggiAAgAAAAgCEwWgCkCQkACAAIoGREAMMAIAAA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