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框 凝聚法治共识一、政治认同1.知道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2.了解法治中国建设成就,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二、法治观念1.能够正确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法治现象,明辨社会生活中的法治行为。2.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践行法治精神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三、责任意识1.知道建设法治中国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中学生也不例外。2.初步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政府依法行政。教学难点:厉行法治的要求。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阅读教材P50“运用你的经验”,引导学生回答在遇到相应情形时,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启发学生感知身边的政府,从而增强对政府的感性认识。生活场景 应找的部门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 交通管理部门爸爸想开一家小吃店 工商部门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辍学去打工 教育部门壮壮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树木 林业部门表哥和女朋友要领结婚证 民政部门 思考:如果这些部门无视你的诉求,你该怎么办?提示:向上一级部门进行投诉;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媒体曝光等。教师讲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也需要我们厉行法治,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努力奋斗!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凝聚法治共识》吧!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探究一 法治政府(一)政府的宗旨和作用材料展示:随着我国高铁的迅猛发展,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高铁城际公交化、出行千里一日还成为现实,令人欢欣鼓舞。同时,铁路部门依托“互联网+”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新服务,先后推出了12306网站、手机App、自动售票机等多种购票渠道,打破了以往单一窗口排队购票的传统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网上订票、自主取票等服务。思考:我国政府大力发展高铁,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二)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的运作原则和目标材料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是对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概括规定。其中关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确立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方略,指明了今后法治政府建设的方向和基本原则。思考:你认为什么是法治政府?我们应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提示: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各项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的政府。建设法治政府要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做到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小结:(1)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2)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3)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依法行政对政府和公民的要求材料展示:材料一 在2014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提出政府要建立“三张清单”制度,用“清单”明确政府权责。材料二 2023年3月21日,2022年北京市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白皮书发布。白皮书分析了北京市行政应诉工作情况。2022年,北京市各级行政机关共发生一审行政应诉案件8 889件,全年一审行政诉讼败诉率为14.5%。思考:(1)你家当地的教育行政机关是什么?他们的“责任清单”的内容有哪些?请列举两条你最关注的内容。并说说政府的“三张清单”公开有什么意义。(2)材料二中“行政机关一审败诉率为14.5%”的数据,给我们政府以及行政机关哪些启示?提示:(1)行政机关:教育局。内容:可根据当地教育局公布的权力清单列举。意义:有利于明确政府边界,激发社会创造活力;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2)①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探究二 厉行法治(一)厉行法治的要求◆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活动(相关链接P53):阅读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某一主体厉行法治情况的了解。对空白处厉行法治的主体进行填充。教师提问:公民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如何厉行法治?提示:①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②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厉行法治需要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活动(探究与分享P55):思考:老杨的故事对我们做守法公民、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有哪些启示?提示: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厉行法治需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组织辩论:分成两个小组,围绕辩题收集材料进行辩论,进一步了解法治和德治的关系。甲: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上法律发挥的作用大。乙: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上道德发挥的作用大。小结: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二)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材料展示:《关于集中打击整治农村赌博违法犯罪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春节前后集中打击整治农村赌博违法犯罪,将操纵、经营“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黑恶势力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同时,多个地区针对春节赌博违法犯罪的专项打击行动也已经展开。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小结:法治既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和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让我们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努力奋斗!见课件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有一定难度,主要学习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法治政府,学习政府的作用和政府要依法行政;一个是厉行法治,学习厉行法治的做法,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和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其中,政府依法行政是本课的重点,要结合政府采取的创新服务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