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一)》说课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一)》说课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圆的面积(一)》说课稿
目录
01.
教材分析
07.
板书设计
03.
教学目标
05.
教法与学法
02.
学情分析
04.
教学重难点
06.
教学过程
08.
教学反思
敬爱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第6节《圆的面积(一)》的课程。 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以及说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01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六节课,主要内容是圆的面积(一),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估算和小组操作、讨论等探索圆的面积公式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体验推导圆面积公式时的探索性和结论的确定性,感受“化曲为直”的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02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于圆的面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同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数学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需要在本节课中得到加强和提高。
0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
(2)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3)能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03
01
02
过程与方法
STEP 03
STEP 01
STEP 02
(1)通过小组操作、讨论等方式,探索圆的面积公式的过程;
(2)体验推导圆面积公式时的探索性和结论的确定性;
(3)感受“化曲为直”的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01
(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02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03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04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05
教法与学法
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小组操作、讨论等方式,探索圆的面积公式的过程,体验推导圆面积公式时的探索性和结论的确定性,感受“化曲为直”的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也采用归纳法、演绎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观察、感受、思考,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操作,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06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教师拿出一些圆形物品,如果汁盒子、水杯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形状,并回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圆的定义和性质,如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周长等,并询问学生圆的面积是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探究圆的面积公式
1.小组操作:
(1)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拿到一些圆形物品,如各种大小的圆形盘子、圆形纸片等。
(2)教师要求学生先测量这些圆形物品的直径和周长,并记录下来。
(3)学生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这些圆形物品的面积,并记录下来。
探究圆的面积公式
2.讨论: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圆的面积公式。
(2)教师提问:圆的面积公式中,π是什么意思?r 是什么意思?学生解释公式的意义。
3.演示:
(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圆的面积公式中,π是一个无理数,其近似值约为3.14,让学生了解π的意义和应用。
练习与巩固
如果把一个半径是4厘米的圆平均分成64份后,可以拼成一个(    )形,所拼成的图形与圆的面积相比(  )(变大;变小;大小不变),周长与圆的周长相比(  )(变大;变小;大小不变)。拼成图形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07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圆的面积公式:S=πr
2.圆的直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08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通过小组操作、讨论等方式,探索圆的面积公式的过程,体验推导圆面积公式时的探索性和结论的确定性,感受“化曲为直”的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