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学案(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学案(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1框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制作:
【复习目标】
课标要求 2.人民当家作主 2.1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核心 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地位、组成、常设机关等,坚定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及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3.法治意识:理解人大的立法权,参与民主立法,树立法治理念。 4.公共参与:密切联系人大代表,为国家和社会治理作贡献;模拟人大代表撰写议案。
重点 1.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难点 1.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2.全国人大组织系统。
【预复习案】
1.知识体系构建(要求:呈现课本内容/注意布局合理)
2.新版教材更新(要求:认真阅读/新旧融合)
P47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增加一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3.知识延伸释疑(要求:认真阅读/适当批注)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于代议制民主,也被称作“间接民主”。
提醒:权利≠权力。公民直接行使权利,国家保障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包括人大在内的国家机关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的几组概念
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 权力机关则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非执行机关和职能部门,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行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③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机关。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政 府)、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司法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在同一级别中,权力机关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权力机关产生,对前者负责。
④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
①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同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它们之间是决定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②人大产生并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其他国家机关是人大的执行机关,负责执行人大的有关政策和决定。
③人大对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既是支持,也是一种制约。 一方面使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以人大为依靠,获得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又把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置于人大的有效监督之下,防止权力滥用,保证国家权力合理配置和有效运行。
(4)如何分清全国人大的四项职权
方法一:立法权是关于“法律”的职权,任免权是关于“人事”的职权,决定权和监督权是关于“事务”的职权。那么,如何区分决定权和监督权呢 二者区别在于是“事前”还是“事中”或者“事后”。一般而言,该事务尚未发生或执行而对其进行的表决属于决定权;该事务正在执行或已经执行完毕而对其进行的讨论、审查属于监督权。
方法二:人大审议相关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是监督权,审议并通过相关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是决定权。通过预算报告是决定权,通过决算报告是监督权。
另外需注意: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基层政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立法权。
(5)我国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含义 选民通过直接投票方式进行的选举 由选民选出的代表,代表他们进行的选举
优点 是选民意志的直接表达,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能保证选举权利的实现,选举成本低、效率高
局限性 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尤其是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的情况下使用受限制 不是每个选民都能直接投票选举自己心目中的当家人,是选民意愿的间接表达
适用范围 适用于县级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 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
结论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都是选民意志的表达,无所谓最优,只有最适合。我国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6)多方面理解人大代表
①不能认为我国的国家权力属于人大代表。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人大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的权力来自人民,他们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②区分人大代表个人权利与人大的职权。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表决权、审议权和质询权等, 人大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人大代表不能行使人大这一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人大这一国家权力机关也不能行使人大代表的权利。各级人大的职权行使其实是通过人大代表权利行使聚合而成。
③人大代表不能直接处理国家问题。人大代表可以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但无权作出任何的决议、决定。人大代表不能代替人大行使立法、决定、监督、任免等职权或者处理属于人大职权范围内的事情。 人大代表不能直接处理国家问题,并不代表他们无权处理问题,他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行使提案、表决、审议、质询等职权, 向有关国家机关或组织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及其办事机构督促有关机关或组织解决问题、改进工作。
④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但普通人民群众则是通过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我的预复习疑惑
【复习探究案】
1.探究任务: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职权及工作开展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一、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二、审查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审查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四、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
五、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六、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七、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八、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九、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1)结合材料分析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如何行使职权的?
(2)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什么能够审议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3)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为期八天半时间,在其他的时间里,全国人大如何继续发挥作用呢?
2.探究任务: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为向世界奉献一场别样精彩的亚运盛会,杭州市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我为亚运添光彩、我为发展作贡献”的主题活动。代表们深入基层进行亚运场馆等调研,并利用自己的微信号、联络站等,与杭州市民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根据调研情况,代表们联名提出议案,为安全保障、环境整治等建言献策;代表们积极履职,想人民之所想,推动高质量完成各项筹办工作,助力高水平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
结合材料,运用“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的知识,说明杭州市人大代表是怎样助力杭州亚运会的。
【复习检测案】
1.2023年7月26日至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贵州开展检查。科技进步法是我国科技领域的基本性法律,这部法律的宣传贯彻和推动实施情况,是此次执法检查的重点之一。开展执法检查()
①凸显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有利于制定法律,为科技进步提供法律保障
③表明全国人大积极履行职能,推动法律实施 ④督促地方积极行动,推动法律宣传走深走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是各级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平台载体。大同市人大委会在“联络站+”上下功夫,“代表联络站+代表约见”,回应群众意见;“代表联络站+立法点”,组织代表开展法规草案意见征求、立法调研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
①丰富了人大代表履职的新模式新方法 ②能够有效地提升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
③扩大了群众参与权可以吸纳群众意见 ④助力政府出台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2023年7月1日,新修订的反间谍法正式施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了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网络安全法、香港国安法等20余部国家安全专门法律,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加速构建形成。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对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物理安全法律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维护国家安全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
4.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2023年8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以下是现场实录的部分内容:“国务院下一步将如何通过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政策,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庞某第一个发言询问。
直面问题,国务院相关负责人强调要牢记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重点介绍了下一步的工作;同时还表示,将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推进相关立法,制定实施好粮食安全保障法、耕地保护法等法律,不断强化粮食安全的法治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我国国家权力的运行机制。
我的复习收获
参考答案
【复习探究案】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2)原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履行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且根据调查委员会法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
2.①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杭州市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进行亚运场馆等调研,与杭州市民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助力杭州亚运会顺利举行。
②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杭州市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提案权,为安全保障、环境整治等建言献策,推动高质量完成各项筹办工作。
【复习检测案】
1.D。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①说法错误。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贵州开展检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未涉及制定法律,为科技进步提供法律保障,②不符合题意。③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贵州开展检查。科技进步法的宣传贯彻和推动实施情况,是此次执法检查的重点之一。开展执法检查表明全国人大积极履行职能,推动法律实施;督促地方积极行动,推动法律宣传走深走实,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A。①: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是各级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平台载体,大同市人大委会在“联络站+”上下功夫,丰富了人大代表履职的新模式新方法,①符合题意。②:“代表联络站+立法点”,组织代表开展法规草案意见征求、立法调研等活动,有效地提升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②符合题意。③:参与权是指公民有依照法律的规定参与国家公共生活的管理和决策,参与权的范围由法律规定,不能随意扩大,③说法错误。④:材料强调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与政府无关,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3.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关,具有国家立法权、监督权。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制定国家安全法律,通过行使立法权,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国家安全法律执法检查,行使监督权,保障国家安全法律的贯彻实施。
4.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大、政府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落实党的决策部署。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通过合理划分职权,将人民意愿转化为具体实践。
③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享有立法权、监督权等法定职权。
⑤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享有审议权、质询权等法定职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