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
课题 《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科目 道德与法治
学段 初中 授课时间 2023.10 课时 1课时
授课班级 初一(一)班 授课教师
解读教材 教材地位和结构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价值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项目2“活出生命的精彩”分为“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和“平凡与伟大”三个子目。第一子目引导学生懂得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会影响生命的质量,引导学生学会不断充盈自己,活出生命的精彩。第二子目引导学生懂得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氛围。第三子目引导学生懂得无论平凡人还是伟人,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教学目标 1.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2. 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3. 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教学重点 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学难点 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解读学生 第八课、第九课主要从身体、社会关系、精神信念三个角度,引领学生感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独特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但每个人生命的意义是不同的。 当前,有的青少年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整日沉浸在网络游戏中,任时光流逝;有的青少年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与难题,对生活失去信心;有的青少年则好高骛远,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这些都影响到其生命的成长。因此,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并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人生道路,努力绽放属于自己的生命精彩,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解读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学案、课件;分好小组组织课前合作学习; 学生学习准备:课前通过书本自学;课前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法 探究式教学法、活动体验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情境体验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学习 《活出生命的精彩》的课本内容 课前作教学准备,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 课前自主预习《活出生命的精彩》的课本内容 让学生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并为后续教学作准备
导入 课前内容导入 播放新闻视频: “放心,我会守好庐江”, 这是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陈陆用生命兑现的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在安徽庐江县遭遇洪灾时,36 岁的他带领消防救援大队转移群众2665人,自己却在营救过程中不幸牺牲。 思考:你是如何看待陈陆的行为的? 【教师小结】陈陆用自己的生命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他在平凡的岗位中活出了生命的精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一课“活出生命的精彩”。 【学生回答】略。 借助陈陆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悟出陈陆实现的生命价值,从而引出课题。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二、自主探究,信息搜索 学生阅读教材P115—119正文及“探究与分享”板块中的材料,逐一归纳并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 如何让生命充盈? 3. 为什么要拒绝冷漠,传递生命的温暖? 4. 为什么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 【学生回答】略。 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关注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一)贫乏与充盈 三、合作探究,质难解疑 (一)贫乏与充盈 不同的16岁 事例一:16岁的时候,山西省的中学生小丽已经扛起一个家,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奶奶和生病的养父,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事例二:王某对学习不感兴趣,屡次违反校规校纪,后来辍学回家,从小偷小摸发展到盗窃抢劫。16 岁的时候,因为抢劫伤害他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教师提问】 (1)同样16岁,在他们身上有什么不同? (2)你期待自己的16 岁是什么样子? (3)你最不希望自己的16 岁是什么样子? 【教师小结】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同样是16岁,有的人选择了担当,选择了拼搏奋斗,用自己脚踏实地的行动让生命得到滋养使生命变得充盈;也有的人选择了无所事事,虚度年华,甚至违法乱纪,面对生命的选择,他们选择了贫乏。希望我们在生命面前都能作出正确选择,让自己的生命焕发青春的光彩。 看材料 悟道理 材料一 :朱彦臻,就读于惠州市第一中学,从小喜欢研究机械构造,搞电子类小发明。第一个发明“一种台灯灯具结构”获得了国家专利,那年他仅7岁;第二个发明“带有儿童娱乐和自发电装置的自行车”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为自己的第三个发明“一种空调冷凝水加湿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上个月底,他被惠州市天煜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聘为特约工程师,就太阳能台灯项目进行专项研发。 材料二:一位将军到沙漠参加演习,他的妻子塞尔玛随军驻扎在陆军基地里。沙漠中干燥高热的气候,让塞尔玛非常难受。再加上身边没有一个朋友,孤独中的她经常写信给父母,倾诉自己想要立刻回家的想法。父亲的回信很短:“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她看了信后心头一颤,决定要在沙漠中寻找星星。 从那以后,塞尔玛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她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互送礼品,研究沙漠里的仙人掌、几百万年前的海螺壳。渐渐地,她迷上了这里,后来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原本悲观消极的她看到的只是泥土,当心态发生转变后,乐观积极的她看到的就是星星。 思考问题: 材料一中的朱彦臻为什么被聘为特约工程师? (2)材料二中的塞尔玛是怎样使自己的人生变得充盈的? (3)通过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你有何感悟?(如何让生命充盈?) (4)让自己的生命充盈,你有什么好办法,说一说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师小结】让自己的生命充盈有好多办法,如:明确奋斗的目标;阅读好书,充实我们的大脑;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走出家门,了解他人不同方式的生活;外出旅行,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献爱心帮助孤寡老人,扶助老弱病残,为灾区捐款等。 【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努力学习,刻苦研,勇于创新,善于实践,广泛的兴趣爱好等良好品质促使他成长成才。 【学生回答】选择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当地人交朋友、互送礼品,研究沙漠里的仙人掌、海螺壳,写书,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学生回答】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把自己封闭起来的人,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通过展示两位16 岁中学生的事例、朱彦臻和塞尔玛的经历,启迪学生展开对自己16岁的憧憬,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是充盈的人生。
(二)冷漠与关切 (二)冷漠与关切 观察与思考 该不该扶 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 观察图片,让学生思考: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为什么生命拒绝冷漠? 结合图片,说一说应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扶或者不扶都有自己的道理所在。但是躺在地上的是生命,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到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多媒体显示为什么生命拒绝冷漠? (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 (2)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身边的感动 播放视频《好人就在身边》 视频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信息?传递生命的温暖,我们应该怎样做? 【教师小结】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回答】略。 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思考,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平凡与伟大 (三)平凡与伟大 请同学们观看教材P119正文图片和教材 P118-119“探究与分享”材料。 思考: (1)为什么伟人,名人的生命是伟大的? (2)与伟人、名人相比,平凡岗位的普通人是默默无闻的,他们的生命伟大吗? 【教师小结】伟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们被载入史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他们的人生是精彩的。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最美中国人 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材料: 克已利人,大爱无疆的公交司机李福斌:在公交司机岗位上默默奉献了28年,爱岗敬业,发放“爱心卡”,热心帮助同事和弱势乘客;本职工作外,热心扶残助困,彰显共产党员的公民意识和社会担当。自2008年起,捐款3.5万元,资助5名贫困地区学生完成中学学业并考上大学;2009年开始坚持献血,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行走在田坎上的“背篓医生”: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卫生院,50多名基层医护人员分区包片,用背篓背起医学仪器走进偏远乡村,把便民医疗送上门,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背篓医生”。8年时间里,他们为近千名村民入户进行了体检、健康干预和康复训练。 创建公益书苑惠及邻里的杨宛:杨宛牵头在社区建成一个公益共享图书馆—“兴隆书苑”,特别受社区里的孩子和家长的欢迎。目前,书苑已拥有图书3万余册,正式会员 300多人,惠及社区千余人。杨宛利用个人业余时间,在书苑定期组织家庭教育专家辅导、组织家长夜校、开展阅读小达人、家长教育沙龙等活动,在书苑成立的过程中,杨宛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大家,也带动了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到书苑建设和活动之中。目前,杨宛还在积极学习儿童心理学、萨提亚家庭教育治疗方法,希望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给更多家庭排忧解困。 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的南仁东:“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它有着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24年,8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用生命托起中国战机完美升空的罗阳: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在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战机于“辽宁舰”上成功着舰后,罗阳,这位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沈飞集团公司掌舵人,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他把时间最大限度地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却连抢救生命的几分钟都没给自己留下。 阅读材料回答:他们都是些什么人?什么被称为“最美中国人”?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他们中间有普通的劳动者,也有科学家和军人。他们的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忠于党忠于祖国和人民的高尚品质,让人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认识到了不管是伟大还是平凡人都可以实现生命的价值,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绚烂。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通过合作、讨论、探究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多地获取知识,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平凡与伟大的理解。
小结 本框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生命的价值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远离贫乏,选择充盈;拒绝冷漠,相互关切;在平凡中彰显伟大,活出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 听教师梳理并做好笔记,对已学内容进行巩固,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课后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提供条件。
板 书 设 计
课后任务 1.为什么说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 如何让生命充盈? 3. 为什么要传递生命的温暖?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贴近学生实际,活动探究较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多个活动的开展,学生思维能够得到一定的拓展,对教材内容能有更好的理解。不足之处主要是课堂容量太大,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时间有些紧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