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导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今天让我们一起阅读一篇选自《论语》的文章,一起感受孔门几位弟子的理想抱负,看看他们是怎么“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感知《论语》对话的魅力;3、落实字词,积累文言知识,熟悉文本。2、介绍孔子和《论语》,积累重要的文化常识;壹反复诵读,熟悉文本反复诵读,把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对话中塑造的人格个性和志趣。贰知人论世,储备常识孔子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等。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 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 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父与子、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叁落实字词,积累知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而坐。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毋吾以也“以”同“已”,停止,不敢说话。也有说法认为“以”是“用”的意思,句子译为“没人用我了”。孔子问志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不吾知即“不知吾”,不了解我。如或如果有人。则就。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用。孔子问志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率尔不假思索的样子。尔,相当于“然”。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兵车。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摄夹处。子路述志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加在上面。师旅,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因,动词,接着。饥馑,饥荒。比及等到。子路述志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且连词,并且。方道,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哂微笑,这里略带讥讽。子路述志方见方,纵横。如连词,表选择,或者;以把。后边省宾语“之”。“ 求!尔何如?”对曰:“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足富足。如连词,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其那。俟等待。冉有述志能胜任,能做到。如或者。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相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公西华述志“ 赤!尔何如?”对曰:“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鼓弹奏。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铿尔铿的一声,指止瑟声。舍放下。曾皙述志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作立起来,站起身。撰才能。一说,讲述、解说。何伤何妨。莫春即暮春,指农历三月。“莫”同“暮”。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既副词,已经。曾皙述志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童子未成年的男子。五六,六七,都是虚数。风吹风。舞雩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喟然叹息的样子。与赞成。曾皙述志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皙探问,孔子评志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后动词,后出何为什么。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逊。以介词。靠,用。让礼让,谦逊。曾皙探问,孔子评志“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唯语气助词,用于句首,无实义。安见怎见得孰谁邦国家,这是指国家大事。与同“欤”,疑问语气词。总结本文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全文三部分:一、孔子问志二、学生述志三、孔子评志肆重要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鼓瑟希:莫春者:希通“ 稀”,稀疏。莫同“ 暮”,晚。二、古今异义1、如会同,端章甫古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2、加之以师旅古泛指侵略的军队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三、活用现象1、如会同,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2、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后,名作动,走在后面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三、活用现象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勇,形作名 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四、特殊句式2、不吾知也宾语前置1、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 3、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4、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状语后置三、特殊句式6、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状语后置 5、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 7、为国以礼状语后置课后作业1、完成同步练习,巩固本文的重要实词、虚词以及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2、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各有什么志向?从他们的言谈、动作和神态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