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2熔化和凝固(2)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2熔化和凝固(2)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2.(2)节 熔化和凝固
班级 姓名 。
学习目标
1.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重点)
2.掌握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含义。(难点)
3.掌握物态变化的条件,理解图像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作用。
课前预习
阅读课本53-57页,熟悉本节内容
课堂生成
自主探究 :
1、物体在熔化时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物体叫 常见的晶体有,各种金属、冰、海波、萘。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相同或者不同)
2、物体在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物体叫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石蜡、沥青、玻璃。
3、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 。
4、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也有确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 。
(二)合作探究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现象的比较
(三)拓展延伸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有哪些呢?
1.北方的冬天气温低,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使菜窖内温度不致于太低,菜不致于冻坏。
2.北方的秋季,夜间气温会比较低,果农夜间会给果树洒水、农民夜间会给秧苗周围灌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使果实秧苗不至于被冻坏。
3.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一些冰块,并不是直接加冷水。这是因为冰块的温度更低,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的更多
4.俗话讲“下雪不冷化雪冷”中的“化雪冷”就包含了熔化吸热的道理。化雪是熔化过程,熔化是吸热过程,从周围的空气吸热,导致空气温度降低,人们感到寒冷.
(四)当堂检测
基础性检测
1、下列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 ( )
A、湿衣服晾干了 B、把白糖加入水后变成糖水
C、树叶上的露珠 D、春天到来,江河中的冰化成水
2、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 )
A、冰雪融化 B、水蒸气形成了雾
C、水蒸气形成了霜 D、熔化的铁水变成了铁锭
3、把冰水混合物拿到0℃的房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冰可以熔化,因为冰的熔点是0℃ B、水可以凝固,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
C、冰不能熔化,水也不能结冰 D、不能确定
4. 如图所示,_____图是晶体的熔化图像,_____图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______图是晶体的凝固图像,_____图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提升性检测
5、某晶体的熔化过程和牛股过程如图所示:加热阶段:
AB:从A点开始计时,B点表示t= min,温度为 ℃。
BC:此晶体吸收热量熔化,温度 表现为BC段与时间轴平行,其中B点是230℃的 态晶体,C点是230℃的 态晶体,BC之间是230℃的 态,此晶体的熔点为 ℃
CD:到C点时晶体全部 ,晶体吸热升温,CD处
于 态。
DE:从D点起停止加热,晶体放热,温度降低。
EF:当温度降低到230℃,在E点时开始 ,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 到F点是晶体全部 。
FG:固态的晶体放热,温度降低。
课后巩固
基础性检测
1.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_____、 _____和_____,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______。写出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①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_;②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
2.自然界中的固体可分为两大类:例如海波、各种金属等,尽管不断______,温度却_______,这类固体_____(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而例如蜡、松香、玻璃等,只要不断地_______,温度就不断地______,这类固体____(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非晶体。
3. 根据下表,你认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温度是700℃的铝处于_______态,当温度为 - 220℃时,处于固态的是________,当温度为1 535℃时,可能处于液态的是________。
4.如图1所示是某种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像,在图像的 AB、BC、CD、DE、EF、FG段中。
①晶体处于固态的是 和 段,处于液态的是 和 段,处于固液共存的是 段;
②温度升高的是 和 段,温度降低的是 和 段;温度不变的是 段。
③吸热的是 段,放热的是 段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像,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选填“甲”或“乙”),固体甲第6分钟的状态是________,乙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需要/不需要)吸热。
6.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则该物质所代表的物态变化过程为______(选填“熔化”或“凝固”),该过程是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这种物质的熔点或凝固点约为______。
提升性检测
7.2021年的1月2日,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遭遇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如图所示。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 )
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
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
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
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
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min甲比乙吸热多
B.4~8min甲不吸热
C.在这个熔化过程中,甲的温度始终高于乙的温度
D.在这个熔化过程中,甲的温度可能等于乙的温度
9.小华同学为了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选用A、B两种物质进行实验,得到了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甲)。
(1)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
(2)用温度计测量该晶体物质的温度,某时刻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晶体物质的温度是  ℃,处于  态。
 
10.如图所示为一固体熔化、凝固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________(吸热或放热),温度________,所以它是晶体.
(2)此晶体熔化时间为________ min,熔点为________℃
(3)EF段为________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________热.
11.刘明同学用图甲装置探究了“固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实验;
(1)甲图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的温度为 _________ ℃;
(2)刘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熔化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只需写出一点)
(3)解决问题后将两个实验连续完成,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
(4)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的沸点为 _________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