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4.12《低碳生活每一天》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4.12《低碳生活每一天》教案

资源简介

12.低碳生活每一天(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91页,“地球‘发烧’了”。
教学目标:
1、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知道其原因及危害。
2、通过生活经验的交流、资料的搜集、设想、问题的探讨、反思等,引导学生懂得过低碳生活的意义。
3、树立危机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全球变暖的事实及其严重后果,进一步认识地球变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激发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询问父母、祖父母,看他们对气候变化有何体会。
2、调查生活中地球“发烧”的症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地球“发烧”了
师:(出示地球图片)同学们,在繁星璀璨的茫茫宇宙之中,有一个孕育了生命的蓝色星体,她就是地球。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美丽舒适的生存环境。
师:可是,有一天,地球生病了。生的什么病呢?我们来听听她的诉说。(出示苦恼的地球图片,画外音:我很难过,我觉得身上悄悄在发热,像有火炉子烤着我一样。现在冬天没有原来冷,夏天却比原来更热了。专家说,从1880年-2012年我身上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约0.85°C。1979-2012年北极海冰面积以每10年3.5%~4.1%的速度减少。我发烧啦,孩子们,快救救我吧!)
师:地球妈妈的“求救”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重要信息呢?
师:是的,地球正在悄悄变暖。有些小朋友也从生活中感受到了地球气候的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呈现教材第88页上方的图文。)
生1:近几年,夏天天气持续高温,人们开电扇、空调的时候多了,用电负荷大,闹电荒。
生2:因连续40摄氏度高温天气,高速路旁的一块广告牌发生了自燃。
生3:气象台又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了。
设疑:什么是高温预警呢?
播放音频,学生了解信高温预警信号。(高温预警信号是气象部门通过气象检测在高温到来之前作出的预警信号,提示百姓预防,尽量减少高温带来的不适,避免中暑等情况的发生。在中国气象学上,气温在35°C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黄色表示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C以上;橙色表示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C以上;红色表示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C以上。)
师:你还知道哪些地球“发烧”的症状呢?
生1:夏天的时候,很多绿化带的植物都枯萎了。
生2:经常有人在外面工作时会中暑。
生3:夏天温度高的时候,有人把鸡蛋打在地上,鸡蛋一会儿就烤熟了。
活动二:地球“发烧”的危害
师:那么,气候变暖有什么危害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师: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气候混乱异常,进而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和伤害。
活动三:地球“发烧”的原因
师:那么,地球“发烧”与什么有关呢?
师:科学观测发现,地球“发烧”与大气中逐年增加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有关。为什么叫做温室气体,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温室气体》)
师:现代人不断地制造温室气体,砍伐树林,使得地表被吸收的热量越来越多,就像暖房的玻璃罩一样,热量难以散发,因而提高了大气温度,气候也就逐步变暖了。
师:“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没得到改善,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小结:(出示P91“知识窗”)2016年“气候经济学之父”尼古拉斯·斯特恩指出:如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仍“一切照旧”,那么到21世纪末,温度上升幅度有可能超过4℃。所以,为了地球的未来,我们要低碳生活每一天。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