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三第一单元 课时1 思维与科学 一轮复习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选必三第一单元 课时1 思维与科学 一轮复习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课标要求
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2.区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体悟学会科学思维的意义。3.辨析常见的逻辑错误,掌握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
明确学习目标
1.联系实际,探究人的思维的特征、思维形态的差异, 说明不同思维形态的独特功用、彼此相辅相成的关系。
2.列举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通过故事讲述、主 题演讲等形式,分享如何运用科学思维处理生活、 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联系科学思维与文学想象的差异,讨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特点,探究二者的关系。
4.结合具体案例,把握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辨识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思维导图
课时1 思维与科学思维
核心考点一 走进思维世界
【考点精讲——夯实必备知识】
1.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
①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
②“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2)方式: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
(3)思维的特征
阐释 举例
间接性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①气象工作者根据已有的气象资料就能预知今后天气的大致变化②地震工作者可以根据动物的反常现象或仪表的数据来分析与预报震情
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①人们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称之为“枣树”②人们把枣树、苹果树、梨树等依据其根、茎、叶、果等共性统称为“果树”
能动性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 举一反三、知己知彼、杯弓蛇影
提醒 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正是由于思维的能动性,人才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间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本质。
2.思维形态及其特征
(1)思维形态的类别
标准 分类 解释
从思维的方向看 发散思维 向不同方向扩散
聚合思维 向同一方向收敛
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 综合思维 整体地认识对象
分析思维 分别地认识对象
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 辩证思维 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形而上学思维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 抽象思维 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形象思维 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2)思维的基本形态
项目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区别 基本单元 概念 感性形象
思维方式 概念、判断和推理等 联想、想象和幻想等
作用 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主要特征 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联系 ①都是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而区分的②都是思维的基本形态③都在实践中产生,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④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相辅相成的
提醒 ①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在一种思维方法发挥作用时,就有另一种思维方法相助。
②对于形象思维来说,不存在固定不变的逻辑通道,这是创新的有利条件,正因为这种无常规性,也使单纯的形象思维容易出现谬误。
③抽象思维较为严密,但灵活性和新奇性较差。
【重难点突破】
深化理解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
内涵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 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 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原 因 人们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去直接感 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不可能被直接感知到
作 用 ①凭经验能认识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属性;②凭经验能认识根本不可能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的事物属性;③能在对事物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蔓延 式无止境的扩展
关键词 见 ……而知 …… ;通过 ……推断出 …… ;计划;预 测;揭示出;推断出
举例 ①人类学家根据古生物的化石及其他有关资料,就能 推知人类进化的规律;②医生根据对病人的体温、血 压、血液、尿液、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的有关资料,就 能确诊病患和病因;③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可以 推断学生的内心世界;④地震工作者可以根据动物的 反常现象或其他仪表的数据来分析与预报震情
2.概括性
内涵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 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 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作用 ①概括是形成概念的前提。同类事物总结共性;同类现象中总结本质的规律性和内在联系;②概括是思维活动的速度,迁移的程度、广度和深度;③概括是一切科研的出发点
关键词 共同之处是 … … ;整体上看 … … ;共性在于 … … ; 总结出
举例 ①人们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归一类,称之为“枣树”;②把枣树、苹果树、梨树等依 据其根、茎、叶、果等共性统称为“果树”;③每次看到“月晕”就要“刮风”,地砖“潮湿”就要“下雨”,就能得出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④人们认为“凡正常 运行的计算机都有中央处理器”
3.能动性
内涵 思维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不是机械的、消极被动 的,而是主动的或能动的;自觉的、有计划有目 的地对认识对象的属性进行抽象重组,得出既 有认识对象的痕迹,又不同于认识对象的主观 映 象
关键词 抽象;创新;有选择的;主动、自觉
举例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议题探究】
情境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结合材料,运用思维的特征有关知识,谈一谈毛泽东的这首词体现了思维的哪些特征。
提示:①思维具有间接性。它是指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毛泽东通过飞雪和梅花,预测出春天的到来,表明思维具有间接性。②思维具有概括性。它是指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毛泽东通过梅花的“俏”和“报”把共产党人积极进取、永不屈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精神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
【命题探究】
考向一 思维的特征
[典例1] 我们平时看到的树,或高或矮,或直或曲,或粗或细,或阔叶或针叶,或乔木或灌木,或落叶或常绿……具有不同的个体特征。“树”这个概念,揭示了一切树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即木本植物。这反映的思维的特征是(  )
A.间接性 B.被动性 C.概括性 D.主观性
答案 C
解析 “树”这个概念,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了一切树木所具有的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这是思维具有概括性的表现,C正确。
考查指向 考查内容
必备知识 思维的特征
关键能力 辨识与判断:辨识并分析思维的特征
学科素养 把握思维的特征,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训练1] 通过感性认识我们只能认识某只鸟的外形和活动情况,通过思维我们能把握鸟这种动物的共同本质:有羽毛,卵生。这主要说明思维具有(  )
①间接性 ②概括性 ③能动性 ④科学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人们把握鸟类动物的共同本质,就是概括性的体现,②可选。这一过程也表明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③可选。材料未强调思维的间接性,①不选。思维不一定是科学的,④排除。
考向二 思维的基本形态
[典例2] 日本文部科学省通过对日本历史上历次大地震数据的分析研究,预测日本东海、东南海、南海和宫崎县近海极有可能发生连锁地震,一旦发生连锁地震,最大震级有可能达到里氏9级。从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角度看,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研究和预测属于(  )
A.分析思维 B.综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答案 D
解析 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A、B两项排除。该信息以历史上的地震数据作为认识对象,是一系列推理的结果,答案应该选D,C不选。
[训练2] 在《和平是一棵树》这首诗中,诗人写道:“和平是白天鹅的翅膀,是翅膀掠过宁静的湖水,是水底映出的云影;和平是开向四方的门,是门里圆桌上斟满的红酒,是酒上照耀的灯……”从思维的基本形态的角度看,上述材料体现的是(  )
A.综合思维 B.分析思维 C.抽象思维 D.形象思维
答案 D
解析 思维的基本形态可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思维可分为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由材料中的诗句可知,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高考例题精析】
1.(2023·北京)画好一幅植物博物画,不仅需要精湛的绘画技艺,还需要长时间的细致观察,将所绘植物最鲜明的物种特征表现出来,植物博物画的创作(  )
【答案】D
【知识点】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解析】【分析】画好一幅植物博物画,需要长时间的细致观察,运用形象思维概括植物的形象特征,还要将所绘植物最鲜明的物种特征表现出来,运用抽象思维抽象和概括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故D正确。
逆向思维不能消除物与画之间的差别,故A错误;
博物画的创作是在思维具体中对植物的能动反映,而非复制了植物的直观的整体表象,故B错误;
题干内容没有涉及超前思维,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023·重庆模拟)唐代岑参写的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该句既形象地描写了一望无际的奇丽雪景,又用雪上马蹄遗迹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该诗句(  )
①体现出诗人的思维特征是具有思维基本单元的想象性
②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思维表达方式一致
③是反映现实与再创造的统一
④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了雪的本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解析】【分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运用了形象思维,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故②③正确。题干的诗句运用了形象思维,其基本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故①错误;
诗句表达的是思念之情,没有触及雪的本质,故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3.(2023·广东模拟)上海天文馆建筑外形从经典的“三体问题”(指质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中汲取灵感,着眼于由太阳系内多个物体的引力吸引而产生的错综复杂的编排,这反映在博物馆立面蜿蜒的建筑丝带上。
可见,上海天文馆建筑外观设计(  )
①运用头脑风暴法,使设计与宇宙的几何形状相结合
②巧妙运用发散思维方法,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③坚持辩证否定观,没有传统建筑设计的直线或直角
④坚持形象思维,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天体运动的轨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辩证否定观
【解析】【分析】上海天文馆建筑外形从经典的“三体问题”中汲取灵感,着眼于由太阳系内多个物体的引力吸引而产生的错综复杂的编排,这反映在博物馆立面蜿蜒的建筑丝带上。这坚持辩证否定观,没有传统建筑设计的直线或直角,坚持形象思维,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天体运动的轨迹,故③④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发散思维,没有涉及头脑风暴法,故①②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核心考点二 领会科学思维
【考点精讲——夯实必备知识】
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科学思维的含义
①内涵: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②基本条件: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2)科学思维的特征
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2.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1)思维素养意义
①捍卫真理: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
②把握规律: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③促进创新: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2)思想政治意义
①思想觉悟层面: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不同的社会实践中的国情和世情,准确把握我们所在的历史方位,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
②实践层面: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
【重难点突破】
深化认识科学思维
(1)科学思维的内涵: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 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 的思维。非(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测、不合逻辑的、 片面僵化的思维。
(2)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任何思维都是内 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 的两个基本条件。
(3)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 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 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的统称。
(4)科学思维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在逻辑上,要求严密的逻辑性,达到归纳和演绎的统一;在方法上, 要求辩证地分析和综合两种思维方法;在体系上,实 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议题探究】
情境一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继“2021回答2009”之后,一位中国专家2011年关于“中国空间站的未来畅想”的在线访谈也火了。对于网友“会建我们自己的空间站吗?”的提问,专家当时回答说:“天宫一号就是我们空间站的序曲啊,2020年就要建设中国自己的空间站。”联想到10年前中国专家的回答,有微博网友激动地表示:“说到做到的中国人!”
情境二 为确保天和核心舱与载人飞船顺利交会对接,工程参研人员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广泛借鉴国内外同行的经验教训,开展了“两个百分之百”的工作,即所有设计都要严慎细实,确保设计百分之百正确;所有产品的生产都要反复审查,确保质量百分之百可靠,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一项设计、每一件产品和每次实验。这样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精益求精的质量标准,为天和核心舱与载人飞船顺利交会对接构筑了坚实基础。
追根溯源:思维的特征——科学思维的特征。
探究1 中国专家为什么在2011年就能够进行中国空间站的未来畅想?
提示: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应,具有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正确的思维能够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2011年中国专家正确预见了中国空间站建设的未来体现了这一点。
探究2 上述情境体现了科学思维的哪些特征?
提示:参研人员开展“两个百分之百”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一次设计和实验,体现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中国专家在2011年就表示中国2020年就要建设中国自己的空间站,体现科学思维具有预见性。2021年神舟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成功交会,体现科学思维具有可检验性。
【命题探究】
考向一 科学思维的特征
[典例1] 医术高明的医生可以在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推断病情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而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这一事例主要体现的科学思维的特征是(  )
①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②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④结果具有预见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医生基于对患者病情的全面把握,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①符合题意。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科学推断病情可能的发展趋势并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④符合题意。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的特征,不是科学思维的特征,②与题意不符。材料并未涉及对医生治疗方案的检验,③与题意不符。
[训练1] 面对转基因产品的问世,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福音,也有人担心它将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日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这表明(  )
A.人的思维都是正确的 B.思维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为
C.思维结果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D.科学思维无需实践检验
答案 C
解析 思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科学思维才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为,故A、B两项说法错误;人们对转基因产品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到底哪一种正确要靠实践的检验,C项正确,D项说法错误。
考向二 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典例2] 数字化时代,在信息技术与商业营销的“双重驱动”下,社交网络生产与传播虚假信息的现象屡见不鲜。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前期,由于对病毒存在诸多未知,相关谣言有了生长空间。而随着政府信息披露质效提高,无论是各地的疫情通报,还是从国家到省市层面的每日新闻发布会,都一定程度化解了谣言。这说明(  )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③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捍卫真理 ④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化解谣言,就是在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就是维护了真相,捍卫了真理,故①③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预见性及创新能力,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训练2] 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创新中的思维活动离不开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思维方法。这是因为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  )
A.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思维方法,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B.驾驭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做自然的主人
C.更好地维护真理
D.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答案 A
解析 规律是客观的,我们不能做自然的主人,B项错误;题中强调的是科学思维对创新的作用,C、D两项与题意不符;A项正确且符合题意。
【高考例题精析】
1.(2023·沈阳模拟)“围墙花园”是一个控制用户对应用、网页和服务进行访问的环境,泛指各类封闭生态系统。其本质是商业公司利用自身流量来维护客户群、限制竞争、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手段,也因此时常被生态系统、用户体验甚至开放等概念模糊替代,营造出以提供更优质服务为目标的“错觉”。这说明(  )
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也是感性认识的基础和指导
②从认识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立场的制约
③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创造条件实现新旧事物的迭代进化
④应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认识的无限性;认识的反复性;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解析】【分析】①: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①错误;②④:材料中“围墙花园”是商业公司利用自身流量来维护客户群、限制竞争、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手段,但用户却认为企业为他们提供了更优质服务,强调从认识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立场的制约,说明应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④正确;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实现新旧事物的迭代进化,③错误。
故答案为:C。
2.(2023·广东模拟)针对美国对我国的“芯片围堵”,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方频繁将我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的做法,干扰中美企业间的正常经贸往来合作,违背市场规律,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损害全球和平发展利益。这充分说明科学思维的特征是(  )
①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②运行方式的想象性
③结果具有预见性 ④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方频繁将我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的做法,干扰中美企业间的正常经贸往来合作,违背市场规律,损害全球和平发展利益,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预见性, ①③正确;
形象思维具有运行方式的想象性,且与设问不符,②错误;形象思维具有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④错误。
故答案为:A。
A.以逆向思维消除了物与画之间的差别
B.是在思维具体中复制了植物直观的整体表象
C.通过超前思维展现了植物的完整生长过程
D.体现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