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5《八角楼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按顺序、有重点观察图画的方法。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本课有关词语。会背诵课文。(二)能力训练点1、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4、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为革命日以继夜地工作,对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课文第二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通过这段的学习,理解毛主席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是怎样以忘我的工作精神,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二)难点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第二、三句话是课文的难点,理解这两句话的象征意义,以及深刻含义。(三)解决办法1、重点的解决办法。通过图文对照,从画面人物的动作、神情以及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来解决重点。2、难点的解决办法。通过图文对照,以及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来解决难点。三、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好,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六单元的学习了。这一单元的课文介绍了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故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八角楼上》。跟老师一齐读课题,看到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1、识记“楼”字。借助图片介绍“八角楼”:因为小楼的屋顶是八角形的,所以叫八角楼。“楼”为什么是木字旁?古代建楼大多用木质材料,所以“楼”是木字旁。组词“楼房、高楼、楼道”2、书写“楼”3、介绍毛主席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71页,自己读课文,要求: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自然段序号。②、边读边画出本课 10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③、检查.出示带字音的生字卡片,要求读准字音八角楼、斗争、茅坪村、夜幕降临、寒冬腊月、握着笔、文章、凝视、察觉、清油灯④、检查生字 楼争代 临腊章握视察油⑤、交流识字方法三图文结合,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介绍背景早在 1927年,伟大领袖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湖南和江西两省交界处的井冈山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毛主席就住在井冈山上的一个村子里,这个村子叫茅坪村,村子里有一座小楼,毛主席就住在那儿。毛主席白天和战友们一起紧张的`工作,每到夜晚,毛主席就在八角楼上忘我的工作。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从第一自然段获得哪些信息?故事发生的时间毛主席住的地方(2)学习第二句话。①"夜幕降临"。理解"夜幕降临"的意思。(夜:夜晚。幕:大幕。因为在夜间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样,因此叫夜幕。降临:来到。夜幕降临就是黑夜到来。)②用投影片出示第二句话。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通过对比毛主席每天夜晚都在油灯下工作,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天天如此)(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2.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语)(1)指名读。思考:有几句话?(四句话)主要说什么?(毛主席在灯下写文章)(2)引导学生看图,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哪几句话描写的是图画的内容?(前三句)(3)学习第一句话。①指名读。②板书引导"寒冬腊月"并理解词语。(腊月是指农历 12月,这正是冬天最冷的时候)在这寒冬腊月的深夜,你会做什么?(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家里有暖气空调,还有暖暖的沙发)引导学生看图。可毛主席的衣着呢?让学生自己读书,在书中找出有关词语。③用投影片出示第一句话。理解"单"和"薄"的含意。(教师板书:穿着、披着、坐在)在这寒冷的冬夜,毛主席却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这说明了什么?(当时生活条件很艰苦)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毛主席依然坐在竹椅上写文章,(教师板书:写)依然这样忘我的工作,这是多么值得我们敬佩啊!(4)学习二、三句话。①指名读。出示清油灯:这就是当时的照明工具——油灯。灯光类似蜡烛发出的微弱火光。将灯芯轻轻一拨,灯光才会更加明亮些。想想我们今天家家灯火通明,我们书桌前都有明亮的台灯,如此明显的对比,可见当时条件的艰苦。②出示图片(毛主席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即使拨了拨灯芯,灯光还是很弱的,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毛主席又是怎样做的呢?读第三句: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看着插图,猜猜“凝视”“沉思”又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老师:是的“凝视”就是聚精会神专注地看。“沉思”特别认真深入的思考。由于毛主席投入地认真地工作,所以连毯子滑落下来都不知道。毛主席穿着如此单薄的衣服,他本想披着薄毯子抵御寒冷,可是当他望着清油灯考虑到革命前途时,竟连毯子掉下来也没有觉察到,这说明毛主席沉思到什么程度?(教师板书:专心工作)③引导学生看图,毛主席如此聚精会神凝视着什么?(星星之火)看图理解"星星之火"(清油灯发出的光亮小)。对,这小小的灯火,就像星星发出的光亮,所以称它为"星星之火"。就是在这样微弱的星星之火下,毛主席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就是这样的星星之火,指引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这星星之火是那样的顽强,她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这星星之火终将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同学们看,就在这样的星星之火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先后完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名文章。这些文章指引着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腐朽的旧社会,建立新中国。所以,这些文章被称为光辉著作。这盏星星之火的明灯,照亮中国走向胜利。(教师板书:心系国家)读第四句: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三、抓住主要词语复述课文(1)学习抓住主要词语复述课文出示“毛主席穿着···,披着···,坐在···”“他右手···,左手···”“凝视、沉思、滑落、觉察”试着说说毛主席在那个夜晚是怎样工作的?(2)对照插图再讲述(3)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毛主席日夜辛苦工作,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伟大贡献)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在我们如今开启社会主义新征程的年代,我们依旧不能忘记那八角楼上微弱灯光下坚持指导革命的毛主席,更不能忘记革命先辈的艰辛岁月,要继续发扬先辈们不怕艰苦,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井冈山精神。同学们,课下你们也可以继续搜集红色故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探寻红色基地,希望你们都能为如今的幸福生活感到骄傲、白豪!老师推荐阅读《两个小八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